“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81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复方硫黄洗剂中加入甘油,使其吸附于固一液界面,降低了接触角,从而改善硫黄的润湿性
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用于外用或内服制剂,有些还可用作静脉乳剂的乳化剂
C.润湿剂的HLB值为7~10
D.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或渗透的作用称为润湿
E.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琼脂等可用作内服制剂的乳化剂
参考答案:C
解析:
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或渗透的作用称为润湿。例如,复方硫黄洗剂中加入甘油,使其吸附于固一液界面,降低了接触角,从而改善硫黄的润湿性,避免了混悬剂的“浮硫”现象,减少了药物粉末间的聚结。润湿剂的HLA值为7~9。
第183题 露剂实际上是
A.芳香水剂
B.酊剂
C.糖浆
D.气雾剂
E.汤剂
参考答案:A
解析:
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用水蒸气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水剂称为露剂。金银花中含有挥发性成分,所以金银花经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内服澄明液体称为露剂。
第184题 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是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药物以小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溶剂中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均相液体制剂。
第185题 油滴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是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乳浊液型液体药剂是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制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的液体药剂,又称为乳剂。所以油滴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是指乳剂而言的。
第186题 难溶性固体药物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是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也包括干混悬剂,即难溶性固体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临用时加水振摇即可分散(或崩散)成混悬液。
第187题 高分子化合物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是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质点大小在1~100nm范围的分散相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制剂。所以高分子化合物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是指胶体溶液而言的。
第188题 金银花经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内服澄明液体称为
A.酒剂
B.露剂
C.乳剂
D.酊剂
E.合剂
参考答案:B
解析: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用水蒸气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水剂称为露剂。金银花中含有挥发性成分,所以金银花经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内服澄明液体称为露剂。
第189题 芳香水剂、醑剂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溶液型药剂系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溶剂中制成供内服或外用的均相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为水、乙醇、脂肪油等。属于溶液型药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醑剂、甘油剂等。溶液型药剂中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物理稳定性较胶体溶液、混悬液、乳浊液好。
第190题 微粒在1~100nm,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有着强烈的布朗运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溶胶属于高度分散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由于其质点小,分散度大,并有着强烈的布朗运动,能克服重力作用而不下沉,因而增加了其动力学稳定性。但是在放置过程中一旦发生聚集而沉淀则往往不能恢复原态。
第192题 溶胶常采用的制备方法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高分子溶液多采用溶解法制备。将高分子化合物加水浸泡,待其自然溶胀后,搅拌使之溶解,必要时加以研磨或加热,即得。
溶胶常采用分散法和凝聚法制备。分散法,即药物借助研磨、超声波或胶溶分散于液体介质中。
第193题 将油相、水相、乳化剂混合后应用乳化机械所提供的强大乳化能而制成乳剂的制备方法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机械法:系指采用乳匀机、胶体磨、超声波乳化装置制备乳剂的方法。用机械法乳化,一般可不考虑混合次序。
第194题 将水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油相中,用力研磨使成初乳,再稀释至全量,混匀的制备方法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干胶法:系指将水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油相中,用力研磨使成初乳,再稀释至全量,混匀的制备方法。应掌握初乳中油、水、胶的比例,乳化植物油时一般为4:2:1,乳化挥发油时为2:2:1,乳化液状石蜡时为3:2:1。
第195题 乳剂放置后,有时出现分散相逐渐聚集在上层或下层的现象称为
A.乳剂破裂
B.转相
C.分层
D.絮凝
E.乳剂败坏
参考答案:C
解析:
分层系指乳剂放置后出现的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
第196题 乳剂受外界因素作用,使体系中油或乳化剂发生变质的现象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酸败:系指乳剂受外界因素(光、热、空气等)或微生物作用,使体系中油或乳化剂发生变质的现象。通常可加入抗氧剂以防止氧化变质,加入防腐剂以抑制微生物生长。
第197题 乳滴聚集成团但保持乳滴的完整分散体而不呈现合并现象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絮凝:系指分散相的液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絮凝的产生与分散相液滴表面电荷的减少有关,乳剂中加入电解质或离子型乳化剂均可能影响液滴带电荷情况。同时絮凝与乳剂的黏度、流变性等因素也有密切关系。
第198题 为非均相液体制剂,毒性药物或小剂量药物不宜采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混悬液型药剂特点
液体药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也包括干混悬剂,即难溶性固体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临用时加水振摇即可分散成混悬液。混悬微粒粒径一般:为0.5~10μm,小者可为0.1μm,大者可为50μm或更大。分散介质大多为水,也可用植物油。
适宜制成混悬液的药物有:难溶性药物或药物使用剂量超过其溶解度但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使用;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微粒;欲使药物发挥长效作用者,为安全用药,毒性药物或小剂量药物不宜制成混悬液使用。混悬液服用前应摇匀以确保服用剂量的准确。
第199题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容易产生分层、絮凝、破裂等现象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乳浊液型药剂是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制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的液体药剂,又称为乳剂。分散相以细小液滴(粒径大多在0.1~100μm之间)的形式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分散相又称为不连续相或内相,分散介质又称为连续相或外相。
乳剂由水相、油相和乳化剂组成。常用乳剂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当水相为外相,油相为内相时,形成的乳剂称为水包油(O/W)型;当油相为外相,水相为内相时,形成的乳剂称为油包水(W/O)型。
第200题
增溶剂的HLB值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水溶液中增溶剂的HLB值最适范围为15~18以上;去污剂的HLB值为13~16;O/W型乳化剂的HLB值为8~16;润湿剂的HLB值为7~9;W/O型乳化剂的HLB值为3~8;大部分消泡剂的HLB值为0.8~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