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主管中药师 中药学(中级)-专业实践能力题库(874题)


第1题

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的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医疗应用的形式,称为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剂型

D.药剂

E.制剂


参考答案:C


解析:

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


第2题 下列关于非处方药说法错误的是


A.非处方药的特点是安全、有效和使用方便

B.主要用于患者容易自我诊断和治疗的常见轻微疾病

C.非处方药有其专有标识

D.必须凭医师处方才可配制、购买和使用

E.非处方药来源于处方药


参考答案:D


解析:

凡必须凭医师处方才可配制、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称为处方药;无需医生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称为非处方药,简称OTC。非处方药来源于处方药,它们在长期用药中被证明是安全、有效和使用方便的,主要用于患者容易自我诊断和治疗的常见轻微疾病;非处方药有其专有标识,为椭圆形背景下的OTC三个英文字母。


第3题

下列错误论述中成药的是


A.有特有的名称

B.以中药材为原料,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C.有规定的处方与制法

D.都属于非处方药

E.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


参考答案:D


解析:中成药系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研究论述中成药组方原理、剂型选择、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等内容的学科,称为中成药学。


第4题 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药品则指原料药物经过加工制成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第5题 根据药品标准或其他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制剂: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为制剂,如玉屏风散、双黄连粉针等。制剂的生产一般在药厂或医院制剂室中进行。研究制剂制备工艺和理论的学科,称为制剂学。


第6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的版本是


A.1960年

B.1957年

C.1953年

D.1955年

E.1949年


参考答案:C


解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最早颁布的药典是195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第7题 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


A.《佛洛伦斯药典》

B.《本草纲目》

C.《中华药典》

D.《黄帝内经》

E.《新修本草》


参考答案:E


解析:

唐代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新修本草》或《唐本草》是我国由政府颁布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全国性药典。


第8题

解放后我国第二部药典于哪年出版


A.1959年

B.1958年

C.1953年

D.1954年

E.1963年


参考答案:E


解析:

解放后,我国第二部药典出版于1963年。


第9题 药典收载的品种不包括


A.民族药

B.兽用药

C.海洋药

D.生物制品

E.中成药


参考答案:B


解析:

我国出版的药典除1953年版为一部外,1963年版至2000年版均分为一二两部。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药成方及单方制剂,二部收载化学药、生化药、抗生素、放射性药品、生物制品等各类制剂。2005、2010年版药典分为三部。《中国药典》分别由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组成。


第10题 关于局颁标准叙述正确的是


A.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

B.由国务院编撰并颁布执行

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家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也体现出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和服务方向

D.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E.局颁标准作为药物生产、供应、使用等监督部门检验质量的法定依据


参考答案:E


解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简称《局颁药品标准》,收载《中国药典》未收载的品种,包括中药局颁标准。局颁标准原由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撰并颁布执行,称为部颁标准,其性质与《中国药典》相似,也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作为药物生产、供应、使用等监督部门检验质量的法定依据。


第11题 2002年12月应执行哪一版药典


A.1999年版

B.2000年版

C.2001年版

D.2002年版

E.1995年版


参考答案:B


解析:新中国建立以来,已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有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以及2010年版。其中除1953年版为一部外,1963年版至2000年版均分为一二两部。2002年之前所出的最新的版本就是2000年版,所以该执行2000年版的药典。


第12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何年出版


A.2000

B.1995

C.2015

D.2020

E.1997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出版于2020年。


第13题

对药典的论述错误的是


A.反映了国家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

B.药典颁布的内容,一般每隔几年修订

C.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D.一般收载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质量稳定的药物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已有8个版本


参考答案:E


解析:

①药典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⑦药典中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规定其质量标准、制备要求、检验方法等,作为药物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③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家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也体现出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和服务方向。根据我国药典颁布的时间可知,药典颁布的内容,一般每隔几年修订。其中,1953年的药典为一部,1963年至2000年版的均分为一二两部。2005年的药典分为三部。2010年药典分三部。


第14题 口服药品和呼吸道吸入给药制剂每克或每毫升均不得检出


A.大肠埃希菌

B.活螨

C.破伤风杆菌

D.真菌

E.铜绿假单胞菌


参考答案:A


解析:

口服药品每克或每毫升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含动物药及脏器的药品同时不得检出沙门菌。不得检出活螨。


第15题 溃疡用制剂不得检出


A.真菌

B.霉菌

C.活螨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酵母菌


参考答案:D


解析:

用于表皮或黏膜不完整的含药材原粉的局部给药制剂:①细菌数:每1g或10Bm2不得过1000Bfu。每1ml不得过100Bfu。②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1ml或10Bm2不得过100Bfu。③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每1g、1ml或10Bm2不得检出。


第16题 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的制剂每克或每毫升不得检出


A.肺炎球菌

B.绿脓杆菌

C.大肠埃希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破伤风杆菌


参考答案:C


解析:

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的制剂:①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00cfu。每1ml不得过1000cfu。②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不得过500cfu,每1ml不得过100cfu。③大肠埃希菌:每1g或1ml不得检出。④大肠菌群:每1g应小于100个,每1ml应小于10个。


第17题

下列不属于常用的化学消毒试剂的是


A.乳酸

B.75%乙醇

C.苯酚

D.甲酚皂溶液

E.洁尔灭溶液


参考答案:A


解析:

化学消毒剂应用时可将消毒剂配成适宜浓度,采用喷淋、涂擦或浸泡等方法对物料、环境、器具等进行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洁尔灭溶液、新洁尔灭溶液、苯酚、甲酚皂溶液、75%乙醇等。


第18题

与不含药材原粉的制剂相比,含药材原粉的制剂还需检查


A.大肠菌群

B.铜绿假单胞菌

C.大肠埃希菌

D.白色念珠菌

E.金黄色葡萄糖菌


参考答案:A


解析:

含药材原粉的制剂:①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0cfu(丸剂每1g不得过30000cfu)。每1ml不得过500cfu。②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或1ml不得过100cfu。③大肠埃希菌:每1g或1ml不得检出。④大肠菌群:每1g应小于100个,每lml应小于10个。

不含药材原粉的制剂:①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cfu(cfu为菌落数)。每1ml不得过100cfu。②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或1ml不得过100cfu。③大肠埃希菌:每1g或1ml不得检出。


第19题 下列哪个方面不是药物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A.制药环境

B.外包装材料

C.操作人员

D.药用辅料

E.制药设备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药制剂主要的污染途径有:
(1)原料药:主要指植物类和动物类药材,如含糖量较高的根茎类药材和含脂肪较多的动物类药材利于微生物和螨的生长繁殖,均直接携带多种微生物和螨。
(2)辅料:如水、蜂蜜、淀粉等常用辅料均存在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3)制药设备和器具:如粉碎机、混合机、制丸机、压片机及各种盛装物料的料桶和器具等均有可能带人微生物,成为细菌污染源。
(4)环境空气:空气中的尘粒承载多种微生物,形成不洁的环境。
(5)操作人员:操作人员的手、外表皮肤、毛发及穿戴的鞋、帽和衣服上都带有微生物。
(6)包装材料:玻璃瓶、塑料袋、包装纸等均可能带入微生物。


第20题 不能在A级操作区操作的是


A.放置胶塞桶区域

B.放置敞口西林瓶区域

C.无菌装配

D.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器具的最终清洗

E.灌装区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A、B、C、D等4个级别:
A级:相当于100级(层流)
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敞口安瓿、敞口西林瓶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通常用层流操作台(罩)来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层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
应有数据证明层流的状态并须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单向流或较低的风速。
B级:相当于100级(动态)
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E级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相当于10000级)和D级(相当于100000级)指生产无菌药品过程中重要程度较次的洁净操作区。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