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主管药师 药学(中级)-专业实践能力题库(1518题)


第161题 肠外营养液的混合过程中,磷酸盐加入


A.氨基酸溶液

B.电解质溶液

C.维生素溶液

D.葡萄糖溶液

E.全营养混合物


参考答案:D


解析:

脂肪乳剂静脉注射液的混合过程中,磷酸盐加入葡萄糖液中。


第162题 肠外营养液中维生素A的丢失量和速率赖于


A.暴露于日光的程度

B.脂肪乳浓度

C.维生素浓度

D.葡萄糖浓度

E.氨基酸浓度


参考答案:A


解析:

维生素A的丢失量和速率依赖于暴露于日光的程度,包括光照方向、一天中的时间和气候环境。


第163题 肠外营养液中,能促进维生素C的氧化分解,降低维生素B12的活性的成分是


A.锌

B.铜

C.钾

D.钙

E.磷


参考答案:B


解析:

肠外营养溶液的缓冲作用可保护硒。铜能促进维生素C的氧化分解,降低维生素B12活性。


第164题 配制肠外营养制剂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A.储存时间

B.混合容器

C.混合时间

D.混合顺序

E.配制容量


参考答案:D


解析:

肠外营养液的混合顺序非常重要,在终混前氨基酸可被加到脂肪乳剂或葡萄糖中,以保证氨基酸对乳剂的保护作用,避免因pH改变和电解质的存在而使乳剂破裂。


第165题 关于肠外营养液的使用,正确的是


A.经4℃冷藏后,取出即可使用

B.经4℃冷藏后,不能立即使用,需要加热处理

C.经4℃冷藏后,放至室温方可使用

D.冷冻储藏后,放至室温方可使用

E.冷冻储藏后,不能立即使用,需要加热处理


参考答案:C


解析:

肠外营养液配制后应立即使用,如果不能立即使用,应放置于4℃冰箱冷藏,避免冷冻。使用时需要放至室温方可使用,避免由于温度过低产生刺激。


第166题 影响脂肪乳剂颗粒变化的电解质主要是


A.一价金属离子

B.二价金属离子

C.Ca2+

D.Mg2+

E.多价金属离子


参考答案:B


解析:

主要电解质的浓度影响脂肪乳剂的颗粒变化。混合物中只有一价金属离子,放置于4℃,至少稳定9d,粒子几乎没有变化;在含有二价金属离子,如Ca2+、Mg2+的混合物中,于4℃48h后粒子增长到1.5~1.85μm,4℃9d后增大为3.3~3.5μm;室温放置24h后,再放置于4℃储存18h,有些粒子超过5μm。


第167题 肠外营养液中,稳定性受亚硫酸盐的浓度和pH影响的成分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B6

E.维生素C


参考答案:B


解析:

维生素B1在含0.1%亚硫酸盐的TNA中于30℃储存22h后丢失40%,而在含亚硫酸盐0.05%的溶液中却没有丢失。亚硫酸盐的浓度和pH会影响维生素B1的稳定性。如将维生素B1直接加到高浓度的亚硫酸盐中,会出现明显的沉淀。


第168题 关于肠外营养液配制后的使用和储存,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在常温储存48h

B.无需立即使用,只要在24~36h输完即可

C.最长使用时间是24h

D.应立即使用,并且应在24小时输完,最多不超过48小时

E.应立即使用,如果不能立即使用,应冷冻储藏


参考答案:D


解析:

肠外营养液配制后应立即使用,24小时输完,最多不超过48小时。如果不能立即使用,应于4℃冷藏,避免冷冻。


第169题 采用同一条通路输注肠外全营养液和其他治疗液时,要注意的是


A.中间要用基液冲洗过渡

B.肠外全营养液和其他治疗液可以经一条通路同时输注

C.肠外全营养液和其他治疗液不可以经一条通路输注

D.要先输注其他治疗液,再输注肠外全营养液

E.肠外全营养液和其他治疗液可以经一条通路连续输注


参考答案:A


解析:

采用同一条通路输注肠外全营养液和其他治疗液,中间要用基液冲洗过渡,避免配伍禁忌。


第170题

配制后的肠外营养液如不能立即使用储存的温度应为


A.0℃

B.4℃

C.8℃

D.常温

E.冷冻


参考答案:B


解析:

肠外营养液应先配现用,24小时输完,最多不超过48小时。如不立即使用,应将混合物置于4℃冰箱保存。


第171题 透析过程中如反复发作透析低血压且与血管反应性有关时应该


A.停止透析

B.增加钠的浓度

C.增加钙的浓度

D.降低透析液的温度

E.升高透析液的温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透析过程中通常不会对透析液温度进行调整,但如反复发作透析低血压且与血管反应性有关时,可适当调低透析液温度,对于高热患者,也可适当调低透析液温度,以达到降低体温作用。 


第172题 血液净化不包括


A.血液透析

B.淋巴液透析

C.血浆灌流

D.血浆置换

E.腹膜透析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液净化是指利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一定程序清除体内某些代谢废物或有毒物质,再将血液引回体内的过程,它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换、血浆灌流和腹膜透析等技术。


第173题 下面与pH较低的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沉淀的药物是


A.水不溶性的酸性药物制成的盐

B.水不溶性的碱性药物制成的盐

C.水溶性的碱性药物制成的盐

D.水不溶性无机盐

E.水溶性的酸性药物制成的盐


参考答案:A


解析:

水不溶性的酸性药物制成的盐,与pH较低的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沉淀。


第174题 与pH较低的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沉淀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第175题 与pH较高的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沉淀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第176题 与水溶性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沉淀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水不溶性的酸性药物制成的盐,与pH较低的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沉淀。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异戊巴比妥钠、苯妥英钠等。水不溶性的碱性药物制成的盐,与pH较高的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沉淀。如红霉素乳糖酸盐、盐酸氯丙嗪、磷酸可待因、盐酸普鲁卡因等。有机溶媒或增溶剂制成不溶性注射液(如氢化可的松),与水溶性注射剂配伍时,常由于溶解度改变而析出沉淀。该类药物有氯霉素、维生素K1、地西泮等。


第177题 两性霉素B注射剂与氯化钠注射液合用会产生


A.分解

B.沉淀

C.变色

D.气泡

E.结晶


参考答案:B


解析:

两性霉素B注射剂与氯化钠注射液合用可发生盐析作用而出现沉淀。


第178题 氯霉素注射液(含乙醇、甘油等)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可析出氯霉素沉淀,其原因是


A.注射液溶媒组成改变

B.电解质的盐析作用

C.氧化还原反应

D.聚合反应

E.pH改变


参考答案:A


解析:

某些注射剂内含有非水溶剂,目的是使药物溶解或制剂稳定,若把这类药物加入水溶液中,由于溶媒的性质改变而析出药物产生沉淀。


第179题 下列不因pH或溶解度的改变而析出沉淀的


A.水不溶性的酸性药物制成的盐

B.水不溶性的碱性药物制成的盐

C.水溶性的酸性药物制成的盐

D.有机溶媒或增溶剂制成不溶性注射液,与水溶性注射剂配伍

E.水溶性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参考答案:C


解析:

水溶性的酸性物质或制成的盐,其本身不因pH变化而析出沉淀。如葡萄糖酸钙等。 


第180题 关于注射剂配伍操作不正确的是


A.注射剂配伍组合后应进行灯检

B.注射剂配伍组合后应尽快应用

C.注射剂配伍操作可在病房进行

D.稳定性试验按照临床组合浓度进行

E.滴注过程中巡回观察配伍组合瓶内是否产生迟发型可见配伍变化


参考答案:C


解析:

注射剂配伍操作应在洁净空气100级环境下进行。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