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主管药师 药学(中级)-专业实践能力题库(1518题)


第541题 影响药物治疗有效性的药物因素是


A.药品的规格

B.药品的毒副作用

C.药品的包装

D.药品的价格

E.药品的理化性质


参考答案:E


解析:

 影响药物治疗有效性药物方面因素包括:药物的生物学特性、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剂量、给药途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542题 下列不属于药物治疗的一般性原则的是


A.科学性

B.安全性

C.经济性

D.规范性

E.有效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规范性。


第543题 给药间隔时间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式中,K为消除速率常数,Vd为表观分布容积,Cl为清除率,F为生物利用度,D为给药剂量,τ给药间隔时间。


第544题 生物利用度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第545题 表观分布容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第546题 制定给药方案时首先要确定的是


A.病人生理状况

B.药物中毒剂量

C.病人体重数据

D.药物半衰期

E.目标血药浓度范围


参考答案:E


解析:

制定给药方案时,首先明确目标血药浓度范围。目标血药浓度范围一般为文献报道的安全有效范围,特殊患者可根据临床观察的药物有效性或毒性反应来确定。 


第547题 不需要调整给药方案的情况是


A.血药浓度低于最低有效剂量

B.血药浓度波动在治疗窗范围内

C.患者用药后出现药物中毒表现

D.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肾衰竭

E.血药浓度高于治疗上限药物浓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如果出现下述情况,应对标准剂量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实行个体化治疗。治疗窗改变位置、高敏性、耐受性治疗阈与治疗上线的靶点不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改变、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整体降低或升高,或大幅波动而超出治疗窗;治疗窗和药时曲线均改变。
调整给药方案的途径包括改变每日剂量、改变给药次数,或两者同时改变。每日剂量决定药时曲线水平位置的高低,给药次数影响药时曲线上下波动的程度。


第548题 制定给药方案时,如果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且半衰期短,为了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需要


A.减少给药剂量

B.增加药物半衰期

C.增加给药次数

D.增加给药剂量

E.首剂加倍


参考答案:C


解析:

 制定给药方案时,还要考虑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如果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且半衰期短,为了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可增加给药次数。 


第549题 下列关于制定给药方案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首先明确目标血药浓度范围

B.根据半衰期制定给药方案

C.通过个体药效学和药动学对患者进行评估

D.首先考虑患者的个人意愿

E.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制定治疗方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ABCE都属于制定给药方案方法或者需要考虑的因素,D说法欠妥。


第550题 治疗药物选择是要求药物要达到


A.安全、有效、稳定

B.有效、方便、经济

C.安全、稳定、经济

D.安全、有效、经济

E.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参考答案:E


解析:

治疗药物选择的原则是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也要考虑给药的方便性。


第551题 下列哪项可能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A.规范性

B.经济性

C.有效性

D.方便性

E.安全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安全性:用药安全是药物治疗的前提;有效性:是选择药物的首要标准;经济性:治疗总成本,而不是单一的药费;方便性:可能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第552题 某药物半衰期小于30分钟,治疗指数低,此药物一般的给药方式是


A.口服给药

B.静脉滴注

C.舌下含服

D.经皮给药

E.肠道给药


参考答案:B


解析:

半衰期小于30分钟:维持药物有效治疗浓度有较大困难。治疗指数低的药物一般要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指数高的药物也可分次给药,但维持量要随给药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这样才能保证血药浓度始终高于最低有效浓度。


第553题 不属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原则的是


A.确定合适的疗程

B.确定治疗目的

C.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

D.尽可能多的选择配伍,达到治疗目的

E.强调早治疗


参考答案:D


解析:

制定药物治疗方案的原则:
1.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改善环境、改善生活方式。
2.确定治疗目的,选择合适药物“消除疾病、去除诱因、预防发病、控制症状、治疗并发症,为其他治疗创造条件或增加其他疗法的疗效”。
3.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强调早治疗。
4.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案。
5.选择合理配伍用药。
6.确定合适的疗程。
7.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


第554题

决定药时曲线水平位置高低的是


A.患者肝脏功能

B.半衰期

C.给药次数

D.每日剂量

E.给药途径


参考答案:D


解析:

调整给药方案的途径包括改变每日剂量、改变给药次数,或两者同时改变。每日剂量决定药时曲线水平位置的高低,给药次数影响药时曲线上下波动的程度。 


第555题 治疗药物选择的原则是指应用的药物要达到


A.安全、有效、稳定

B.安全、有效、经济

C.有效、方便、经济

D.安全、有效、方便、经济

E.先安全、有效、稳定


参考答案:D


解析:

治疗药物选择的原则是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也要考虑给药的方便性。


第556题 半衰期在30min-8h的药物制定给药方案主要考虑


A.治疗指数和用药的方便性

B.规范性

C.有效性

D.方便性

E.经济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半衰期在30min-8h的药物在制定给药方案时主要考虑治疗指数和用药的方便性。治疗指数低的药物,每个半衰期给药1次;治疗指数高的药物可每1-3个半衰期给药1次。


第557题 主要考虑治疗指数和用药方便性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半衰期制定给药方案
(1)半衰期小于30分钟:维持药物有效治疗浓度有较大困难。治疗指数低的药物一般要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指数高的药物也可分次给药,但维持量要随给药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这样才能保证血药浓度始终高于最低有效浓度。
(2)半衰期在30分钟~8小时:主要考虑治疗指数和用药的方便性。治疗指数低的药物,每个半衰期给药1次,也可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指数高的药物可每1~3个半衰期给药1次。
(3)半衰期在8~24小时:每个半衰期给药1次,如果需要立即达到稳态,可首剂加倍。
(4)半衰期大于24小时:每天给药1次较为方便,可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如果需要立即达到治疗浓度,可首剂加倍。


第558题 维持药物有效治疗浓度有较大困难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第559题 可以每个半衰期给药一次,可首剂加倍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第560题 关于药物不良反应自愿呈报系统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现罕见ADR

B.简单易行,资料可有偏差

C.药物不良反应不能够得到早期警告

D.不存在资料偏差和漏报现象

E.监测范围窄,覆盖面小


参考答案:B


解析:

自愿呈报系统的优点:简单易行,监测覆盖面大,耗资少,可发现罕见的ADR;缺点:资料可有偏差,有漏报现象,且难于避免。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