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主管药师 药学(中级)-专业实践能力题库(1518题)


第621题 队列研究与临床试验的不同之处在于


A.用很小的样本获得由价值的结果

B.反映疾病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剖面

C.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D.是从是否暴露的两组研究人群中研究结果

E.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不是随机的


参考答案:E


解析:

队列研究是在未患所要研究疾病的人群中将暴露于某药物的人群作为暴露组,未暴露于某药物者作对照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将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第622题 药物流行病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描述性研究方法

B.实验性研究方法

C.分析性研究方法

D.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E.集中监测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E


解析: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其中分析性研究方法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实验性研究方法包括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实验。


第623题 与发生药源性疾病无关的因素是


A.药品质量

B.医疗质量

C.医疗技术

D.病人家属

E.药品数量


参考答案:D


解析:

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包括患者的因素和药物的因素两个方面,患者的因素包括:年龄因素、性别因素、遗传因素、基础疾病因素、过敏反应、不良生活方式;药物方面的因素包括:与药理作用有关的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因素、药物制剂因素、药物使用因素。病人家属不属于这两方面的因素,所以选D。


第624题 药物流行病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描述性研究方法

B.前瞻性队列研究法

C.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D.实验性研究方法

E.集中监测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E


解析: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其中分析性研究方法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法。


第625题 队列研究与病例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


A.用很小的样本获得有价值的结果

B.反映疾病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剖面

C.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D.是从是否暴露的两组研究人群中研究结果

E.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不是随机的


参考答案:D


解析:

队列研究是从是否暴露的两组研究人群中研究结果,而病例研究是从不同结果中研究其暴露因素。


第626题 美国全国门诊医疗调查,要求医师报告1星期内治疗的门诊病人和处方,属于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


A.描述性研究方法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D.分析性研究方法

E.实验性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要求医师报告1星期内治疗的门诊病人和处方反映疾病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剖面,是横断面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方法。


第627题 药源性疾病最多见的类型是


A.致畸、致癌

B.过敏反应

C.特异质反应

D.后遗效应

E.毒性反应


参考答案:B


解析:

药源性疾病与病理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基本一致,各系统器官都可受累,异常病理体征与受累器官损害程度一致,检查和判定指标相同,其中最多见的是过敏反应(各型皮疹、哮喘、休克等都与其他过敏性疾病体征一样)。


第628题 属于药源性疾病治疗原则的是


A.减量继续用药

B.停药几天后恢复用药

C.立即停药,对因对症治疗

D.换用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继续使用

E.加用保护受损器官的药物


参考答案:C


解析:

发生药源性疾病要立即停药,同时对因对症治疗。停药是消除病因的第一步。


第629题 药源性疾病防治原则错误的是


A.用药有明确的指证

B.了解患者不良反应史

C.个体化给药

D.提倡联合用药

E.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或迟发反应


参考答案:D


解析:

用药品种应合理,应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还应了解患者自用药品的情况,以免发生药物不良的相互作用。


第630题 常见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不包括


A.遗传因素

B.药物相互作用因素

C.性别因素

D.药物制剂因素

E.药物制备的条件因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患者因素和药物因素。


第631题 下列药源性疾病防治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A.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

B.个体化给药

C.提倡联合用药

D.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或药物不良反应史

E.肝病和肾病患者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用药品种应合理,应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还应了解患者自用药品的情况,以免发生药物不良的相互作用。


第632题 高尿酸血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氢氯噻嗪与尿酸竞争同一分泌机制,减少尿酸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


第633题 突发性耳聋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呋塞米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均具有耳毒性,两者合用更易发生耳毒性。


第634题 耐药菌株迅速出现,变态反应发生率提高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耐药性是由于在化学治疗中,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因此,滥用抗生素可导致耐药菌株迅速出现。


第635题 青霉素与某些药物合用会引起药效降低,该药物是


A.红霉素

B.阿司匹林

C.吲哚美辛

D.保泰松

E.丙磺舒


参考答案:A


解析:

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可竞争抑制青霉素类抗生素从肾小管的分泌,使之排泄减慢,而血药浓度增高,可增强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作用,并延长作用时间。而红霉素是快效抑菌剂,青霉素类是繁殖期杀菌药。当服用红霉素等药物后,细菌生长受到抑制,使青霉素无法发挥杀菌作用,从而降低药效。 


第636题 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


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D.排泄速度不变

E.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参考答案:A


第637题 以下酶抑制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A.利福平

B.水合氯醛

C.氯霉素

D.苯妥英钠

E.苯巴比妥


参考答案:C


解析:

氯霉素具有很强的酶抑制作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苯妥英钠、利福平都具有酶诱导作用。 


第638题 苯妥英钠与双香豆素合用,后者作用


A.增强

B.减弱

C.吸收增加

D.作用时间长

E.起效快


参考答案:B


解析:

双香豆素与药酶诱导剂(如苯妥英钠等巴比妥类)合用,加速其代谢,抗凝作用减弱。


第639题

尿液pH影响药物排泄是由于它改变了药物的


A.脂溶性

B.水溶性

C.pKa

D.解离度

E.溶解度


参考答案:D


第640题 下列药物能抑制肝药酶对甲苯磺丁脲的代谢,与肝药酶合用易引起低血糖反应的是


A.氯霉素

B.水杨酸类

C.呋塞米

D.普萘洛尔

E.长效磺胺类


参考答案:A


解析:

 口服降血糖药甲苯磺丁脲不宜与长效磺胺类、水杨酸类、保泰松、呋塞米等合用,这些药物可将其置换,降血糖作用增强,引起低血糖反应。氯霉素、保泰松能抑制肝药酶对甲苯磺丁脲的代谢,增强其降血糖作用明显,引起低血糖反应。降血糖药不宜与普萘洛尔合用,因其可掩盖低血糖先兆。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