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2题 下列关于高分子溶液性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高分子溶液为均相液体制剂
B.高分子溶液为热力学稳定体系
C.高分子溶液的黏度与其分子量无关
D.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
E.高分子溶液中加入大量电解质,产生沉淀的现象称为盐析
参考答案:C
解析:
高分子溶液的黏度与分子量:高分子溶液是黏稠性流体,其黏度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可用式[η]=KMa表示。
第104题 关于芳香水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备芳香水剂时多采用溶解法和稀释法
B.芳香水剂不得有异臭、沉淀和杂质
C.芳香挥发性药物多数为挥发油
D.芳香水剂适宜大量配制和久贮
E.芳香水剂浓度一般都很低
参考答案:D
解析:
芳香水剂:芳香水剂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用乙醇和水混合溶剂制成的含大量挥发油的溶液,称为芳香水剂。芳香挥发性药物多数为挥发油。在制备芳香水剂时,如果以挥发油和化学药物作原料多采用溶解法和稀释法,以药材作原料时多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应注意的问题:芳香水剂应澄明,与原有药物具有相同的气味,不得有异臭、沉淀和杂质;芳香水剂多数易分解、变质甚至霉变,所以不宜大量配制和久贮;芳香水剂浓度一般都很低,可矫味、矫臭并作为分散剂使用。
第105题 有关糖浆剂制备贮存过程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生产中需采用蒸气夹层锅加热
B.生产所用容器应灭菌处理
C.可添加乙醇作为稳定剂
D.应在30℃以下密封贮存
E.制剂中不可添加防腐剂
参考答案:E
解析:
糖浆剂易被微生物污染,低浓度的糖浆剂中应添加防腐剂。
糖浆剂制备方法有溶解法(包括热溶法、冷溶法)和混合法。糖浆剂中必要时可添加适量的乙醇、甘油和其他多元醇作稳定剂;如需加入防腐剂,羟苯甲酯的用量不得超过0.05%,山梨酸和苯甲酸的用量不得超过0.3%;必要时可加入色素。
第106题 以g/g为单位,单糖浆的浓度为
A.64.7%
B.70%
C.75%
D.80%
E.85%
参考答案:A
解析:
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供口服用。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为单糖浆或糖浆,浓度为85%(g/ml)或64.7%(g/g)。
第107题 下列不属于溶胶剂特性的是
A.胶粒带电
B.热力学不稳定
C.能通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
D.具有布朗运动
E.不具丁达尔现象
参考答案:E
解析:
溶胶的性质:
(1)光学性质:当强光线通过溶胶剂时,从侧面可见到圆锥形光束,称为丁铎尔效应。溶胶剂的混浊程度用浊度表示,浊度愈大表明散射光愈强。
(2)电学性质:在电场的作用下胶粒或分散介质产生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称为界面动电现象。溶胶的电泳现象就是界面动电现象所引起的。
(3)动力学性质:溶胶剂中的胶粒受溶剂水分子不规则地撞击产生的不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溶胶粒子的扩散速度、沉降速度及分散介质的黏度等都与溶胶的动力学性质有关。
(4)稳定性:溶胶剂属热力学不稳定系统,主要表现为聚结不稳定性和动力不稳定性。但由于胶粒表面电荷产生静电斥力以及胶粒荷电所形成的水化膜,都增加了溶胶剂的聚结稳定性。
第108题 固体药物微细粒子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状态的分散体系
A.胶浆剂
B.溶胶剂
C.乳剂
D.酊剂
E.溶液剂
参考答案:B
解析:
溶胶剂指固体药物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状态的液体分散体系,又称胶体溶液。
第109题 于溶胶剂中加入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使溶胶剂具有亲水胶体的性质而增加稳定性,这种胶体称为
A.助悬剂
B.絮凝剂
C.脱水剂
D.保护胶体
E.乳化剂
参考答案:D
解析:
助悬剂是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药物微粒的亲水性的附加剂;向混悬剂中加入适当电解质,使混悬剂微粒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从而使混悬剂处于稳定状态,此时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能破坏高分子水化膜的物质如乙醇、丙酮为脱水剂;乳化剂是乳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10题 下列关于絮凝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絮凝度越小,絮凝效果越好
B.絮凝度不能用于预测混悬剂的稳定性
C.絮凝度是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的重要参数,用β表示
D.絮凝度表示由絮凝所引起的沉降物容积减少的倍数
E.絮凝度不能用于评价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参考答案:C
解析:
絮凝度是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的重要参数,用β表示,表示由絮凝所引起的沉降物容积增加的倍数,絮凝度越大,絮凝效果越好,用絮凝度评价絮凝剂的絮凝效果、预测混悬剂的稳定性,有重要的价值。
第111题 下列关于助悬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助悬剂可降低微粒的ξ电位
B.助悬剂可减少药物微粒的亲水性
C.助悬剂是乳剂的一种稳定剂
D.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可作助悬剂
E.助悬剂可以减少分散介质的黏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助悬剂是混悬剂的一种稳定剂,是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药物微粒的亲水性的附加剂。降低微粒的ξ电位是絮凝剂的作用。
第112题 混悬剂中使微粒Zeta电位降低的电解质是
A.絮凝剂
B.反絮凝剂
C.助悬剂
D.稳定剂
E.润湿剂
参考答案:A
解析:
使微粒Zeta电位降低的电解质是絮凝剂;使微粒Zeta电位增高的电解质是反絮凝剂。
第113题 下列能作助悬剂的是
A.磷酸盐
B.枸橼酸钾
C.酒石酸钠
D.吐温80
E.糖浆
参考答案:E
解析:
作助悬剂的物质一般为具有黏性的物质,糖浆是低分子助悬剂。酒石酸钠、枸橼酸钾、磷酸盐是有机酸的盐,不能作助悬剂,只能作絮凝剂。吐温80是表面活性剂,作润湿剂。
第114题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单凝聚法
B.复凝聚法
C.干胶法
D.湿胶法
E.分散法
参考答案:E
解析: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最常用的是分散法。单凝聚法、复凝聚法是制备微囊的常用方法。干胶法、湿胶法是制备乳剂常用的方法。
第115题 关于微粒ζ电位,错误的是
A.相同条件下微粒越小,ζ电位越高
B.加入絮凝剂可降低微粒的ζ电位
C.微粒ζ电位越高,越容易絮凝
D.从吸附层表面至反离子电荷为零处的电位差
E.某些电解质既可能降低ζ电位,也可升高ζ电位
参考答案:C
解析:
微粒ζ电位越低,越容易絮凝。
第116题 增加疏水性药物微粒被水湿润的作用是
A.去污作用
B.润湿作用
C.乳化作用
D.增溶作用
E.消泡作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润湿剂:润湿剂系指能增加疏水性药物微粒被水湿润的附加剂。最常用的润湿剂是HLB值在7~11之间的表面活性剂,如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蓖麻油类、泊洛沙姆等。
第117题
使微粒双电层的ξ电位降低的电解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如在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电解质,可能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降低表面所荷的电量,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从而使微粒的物理稳定性下降,出现絮凝状态,即微粒呈絮状,形成疏松的纤维状结构,但振摇可重新分散均匀。这种作用叫做絮凝作用,加入的电解质称絮凝剂。
第120题 制备混悬液时,加入亲水高分子材料,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的物质称为
A.乳化剂
B.助悬剂
C.增溶剂
D.润湿剂
E.絮凝剂
参考答案:B
解析:
助悬剂系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