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主管药师 药学(中级)-基础知识题库(754题)


第381题 目前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是


A.注射HBsAg基因工程疫苗

B.避免与乙型肝炎患者接触

C.消毒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和物品

D.避免使用公用剃须刀、牙刷等

E.注射丙种球蛋白


参考答案:A


解析: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第382题 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粪-口途径

B.血液传播

C.接触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垂直传播


参考答案:D


解析:

肝炎病毒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型别,其中甲型、戊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胃肠道途径,乙型、丁型、丙型肝炎病毒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垂直传播等。肝炎病毒通常不通过呼吸道传播。


第383题 有关乙型肝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肝癌无任何关系

B.抗-HBs保护作用不强

C.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D.核酸是RNA

E.主要经粪-口传播


参考答案:C


解析:

错误选项分析:
A.HBV感染后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表现为重症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其中部分慢性肝炎可演变成肝硬化或肝癌
B.HBV可诱导机体产生抗HBs抗体,能阻止HBV与肝细胞结合,清除细胞外的HBV;细胞内的病毒主要通过细胞免疫清除

D.核酸为双股闭合的DNA

E.传染途径有:①血液及血液制品;②母婴传播


第384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是


A.春夏季

B.秋冬季

C.夏秋季

D.冬春季

E.四季


参考答案:C


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需节肢动物——蚊虫作为媒介,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流行特点。


第385题 对易感人群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最关键的措施是


A.注射干扰素

B.注射抗生素

C.注射抗病毒血清

D.注射免疫球蛋白

E.防蚊、灭蚊和接种疫苗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属黄病毒科。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蚊子及家畜体内。蚊子是该病毒的传播媒介,防蚊、灭蚊和易感人群的预防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386题 与人类出血热病毒无关的疾病是


A.回归热

B.新疆出血热

C.埃博拉热

D.马堡热

E.肾综合征出血热


参考答案:A


解析:

病毒性出血热主要是指某些由节肢动物或啮齿类动物等传播的具有出血和发热等症状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已发现的出血热病毒主要有汉坦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堡病毒等。由于发病迅速、病情严重和死亡率极高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回归热由回归热螺旋体引起。


第387题 关于单纯疱疹病毒,正确的是


A.致病能力较弱

B.易潜伏感染

C.宿主局限

D.引起带状疱疹

E.复制周期长


参考答案:B


解析:

单纯疱疹病毒(HSV)是疱疹病毒的典型代表,由于在感染急性期发生水疱性皮疹而得名。病毒的主要特点是宿主范围广,复制周期短,致病作用强,在神经节中易形成潜伏感染等;人是单纯疱疹病毒的自然宿主,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病毒携带者,通过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染。


第388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潜伏部位是


A.三叉神经节

B.局部淋巴结

C.脊髓后根神经节

D.骶神经节

E.迷走神经节


参考答案:C


解析: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在儿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恢复后病毒潜伏在体内,少数患者在成人后病毒再发而引起带状疱疹,故被称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曾患过水痘的患者,少量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外伤、发热等因素能激活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活化的病毒经感觉神经纤维轴突下行至所支配的皮肤区,增殖后引起带状疱疹。


第389题 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成分的组合物为


A.有效成分

B.有效部位

C.活性成分

D.活性部分

E.药用部位


参考答案:B


解析:

有效成分:具有生理活性、能够防病治病的单体物质。
有效部位: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成分的组合物。


第390题 下列溶剂极性最弱的是


A.乙酸乙酯

B.乙醇

C.水

D.甲醇

E.丙酮


参考答案:A


解析:

常用溶剂极性大小顺序: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乙醚>苯>己烷(石油醚)


第391题 下列溶剂能与水互溶的是


A.石油醚

B.乙醚

C.氯仿

D.苯

E.甲醇


参考答案:E


解析:

常用溶剂极性大小顺序: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乙醚>苯>己烷(石油醚)。正丁醇之前的几个溶剂可以与水相互溶,正丁醇及其后面的溶剂与水混合后将分层。


第392题 系统溶剂分离法采取的溶剂,其极性顺序是


A.从大到小

B.从小到大

C.先从大到小,后从小到大

D.先从小到大,后从大到小

E.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


参考答案:B


解析:

系统溶剂萃取法利用各组分极性差别,依次以正己烷(或石油醚)、氯仿(或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然后分别减压回收各有机层溶媒,则得到相应极性的中药成分。


第393题 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大分子宜采用哪种方法进行分离


A.酸碱沉淀法

B.水/醇法

C.醇/水法

D.醇/醚(丙酮)法

E.盐析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水/醇法:药材水提取浓缩液加入数倍量乙醇,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大分子被沉淀;醇/水法:药材醇提取浓缩液加入数倍量水,静置,沉淀除去树脂、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醇/醚(丙酮)法:药材醇提取浓缩液加入数倍量醚(或丙酮),可使皂苷析出,脂溶性杂质等留在母液中。


第394题 提取黄酮、蒽醌、有机酸等酸性成分,可采用


A.水/醇法

B.升华法

C.醇/水法

D.醇/醚(丙酮)法

E.碱提酸沉法


参考答案:E


解析:

酸碱沉淀法:某些酸、碱或两性化合物可采用加入酸或碱调节溶液的pH,分子的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发生变化,而使其溶解度改变。如提取黄酮、蒽醌、有机酸等酸性成分,可采用碱提取酸沉淀法。如一些生物碱的提取可以采用酸提取碱沉淀法。


第395题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方法是


A.盐析法

B.溶剂萃取法

C.升华法

D.溶剂沉淀法

E.酸碱沉淀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溶剂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方法。


第396题 苷类指的是


A.糖与苷元通过糖的2位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B.糖与苷元通过糖的6位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C.糖与苷元通过糖的1位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D.氨基酸与苷元通过糖的1位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E.脂肪酸与苷元通过糖的1位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参考答案:C


解析:

苷类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第397题 根据形成苷键的原子分类,属于S-苷的是


A.山慈菇苷

B.萝卜苷

C.巴豆苷

D.天麻苷

E.毛莨苷


参考答案:B


解析:

糖端基羟基与苷元上巯基缩合而成的苷称为硫苷。萝卜苷、芥子苷属于S-苷。


第398题 酶水解后可产生氢氰酸的苷是


A.硫苷

B.氰苷

C.酯苷

D.酚苷

E.碳苷


参考答案:B


解析:

主要是指一类α-羟腈的苷,易水解,尤其在酸和酶催化时水解更快,如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存在于苦杏仁中,它是α-羟腈苷。在体内缓慢水解生成很不稳定的α-羟基苯乙腈,继续分解成苯甲醛(具有杏仁味)和氢氰酸,其中氢氰酸具有镇咳作用,但大剂量时有毒。


第399题

属于氮苷类化合物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第400题

属于碳苷类化合物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