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药师 药学(师)-基础知识题库(982题)


第401题 细菌的侵袭力不包括


A.荚膜

B.溶菌酶

C.透明质酸酶

D.链激酶

E.菌毛


参考答案:B


解析:

侵袭力:包括细菌的黏附与定植、侵入、繁殖与扩散的能力。①菌体表面结构:包括菌荚膜、菌毛和黏附素;②侵袭性酶:属胞外酶,包括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病原菌侵入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并扩散,导致机体的靶器官损伤产生疾病。溶菌酶属于机体的正常的细胞成分。


第402题 关于细菌外毒素,正确的是


A.细菌的菌体成分

B.性质稳定

C.可引起DIC

D.选择性作用

E.抗原性弱


参考答案:D


解析:

外毒素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是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外毒素的毒性非常强且作用具有选择性,只作用于特定的靶组织;外毒素的抗原性较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称为抗毒素),也可脱毒为类毒素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第403题

与细菌致病作用有关的代谢产物不包括


A.热原质

B.细菌素

C.内毒素

D.外毒素

E.侵袭性酶


参考答案:B


解析:

致病物质主要是:其一为细菌的侵袭力,侵袭力是指细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其二为细菌进入宿主体内所产生的毒素。
(1)侵袭力
(2)毒素:1)外毒素2)内毒素


第404题 下述哪项不参与构成非特异性免疫


A.皮肤黏膜

B.胎盘屏障

C.B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单核巨噬细胞


参考答案:C


解析:

非特异性免疫由屏障结构、吞噬细胞、正常体液和组织中的免疫分子等组成;B淋巴细胞是特异性免疫细胞,负责体液免疫。


第405题 病毒中和抗体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阻止病毒吸附

B.抑制病毒脱壳

C.抑制病毒复制

D.抑制病毒释放

E.直接杀伤病毒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和抗体作用于病毒表面抗原,封闭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阻止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中和病毒毒力。


第406题

由病毒刺激人和动物组织细胞产生的一类糖蛋白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①干扰素是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小分子糖蛋白。②中和抗体作用于病毒表面抗原,封闭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阻止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阻断病毒感染。③由于病毒是在细胞内复制,因此细胞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至关重要,其中细胞毒性T细胞(CTL)是主要效应细胞。④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淋巴细胞是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第407题

防止病毒经血液扩散最有效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①干扰素是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小分子糖蛋白。②中和抗体作用于病毒表面抗原,封闭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阻止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阻断病毒感染。③由于病毒是在细胞内复制,因此细胞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至关重要,其中细胞毒性T细胞(CTL)是主要效应细胞。④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淋巴细胞是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第408题

抗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主要依赖的细胞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①干扰素是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小分子糖蛋白。②中和抗体作用于病毒表面抗原,封闭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阻止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阻断病毒感染。③由于病毒是在细胞内复制,因此细胞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至关重要,其中细胞毒性T细胞(CTL)是主要效应细胞。④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淋巴细胞是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第409题

能提呈抗原表位的细胞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①干扰素是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小分子糖蛋白。②中和抗体作用于病毒表面抗原,封闭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阻止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阻断病毒感染。③由于病毒是在细胞内复制,因此细胞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至关重要,其中细胞毒性T细胞(CTL)是主要效应细胞。④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淋巴细胞是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第410题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立克次体

B.钩端螺旋体

C.HIV病毒

D.肺炎支原体

E.沙眼衣原体


参考答案:C


解析:

病毒是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专一性活细胞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对抗生素不敏感。


第411题 能抑制病毒复制的是


A.细菌素

B.抗生素

C.抗毒素

D.干扰素

E.类毒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细菌素、抗生素仅对细菌有抑制或杀伤作用,抗毒素是细菌毒素的抗体,类毒素是经甲醛脱毒后的外毒素,只有干扰素具有抗病毒作用。


第412题 属于真菌的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立克次体

D.皮肤癣菌

E.螺旋体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中只有皮肤癣菌属于真菌,其他的均不属于真菌范畴。


第413题 真菌的最适宜的温度是


A.4℃~9℃

B.10℃~15℃

C.16℃~21℃

D.22℃~28℃

E.29℃~36℃


参考答案:D


解析:

真菌的培养:真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成分简单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培养真菌的温度为22~28℃,最适pH为4.0~6.0。


第414题 单细胞真菌的繁殖方式是


A.二分裂

B.芽生

C.复制

D.有丝分裂

E.孢子生殖


参考答案:B


解析:

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椭圆形,以芽生方式繁殖


第415题 关于真菌,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B.单细胞生物

C.营养要求高

D.繁殖方式多样

E.嗜碱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真菌是一大类不含叶绿素,不分根、茎、叶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两大类,具有多种繁殖方式,单细胞真菌以出芽方式繁殖,多细胞真菌则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真菌的营养要求不高,培养真菌的最适pH为4.0~6.0。


第416题 致盲的最主要病原体是


A.沙眼衣原体

B.埃及嗜血杆菌

C.腺病毒

D.新型隐球菌

E.衣氏放线菌


参考答案:A


解析:

衣原体是一类严格在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沙眼亚种A、B、Ba和C血清型引起。主要通过眼-眼或眼-手-眼的途径进行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结膜上皮细胞后,在其中繁殖并在细胞浆内形成包涵体,引起局部炎症。沙眼的早期症状是流泪、有黏液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及滤泡增生。后期出现结膜瘢痕、眼睑内翻、倒睫以及角膜血管翳引起的角膜损害,影响视力或致盲,是目前世界上致盲的第一位病因。


第417题 关于衣原体,正确的是


A.可独立生活

B.具有独特发育周期

C.含一种类型核酸

D.原体无感染性

E.不引起肺部感染


参考答案:B


解析:

衣原体是一类体积微小、专性活细胞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繁殖发育周期内,可见有2种形态:①原体,存在于细胞外,是衣原体的典型形态,有感染性;②始体,存在于细胞内,为衣原体的分裂象,无感染性。引起的疾病常见沙眼、肺炎等。


第418题 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A.螺旋体

B.支原体

C.衣原体

D.病毒

E.立克次体


参考答案:B


解析:

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态性,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病毒虽然比支原体小,但它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第419题 引起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微生物是


A.立克次体

B.支原体

C.衣原体

D.螺旋体

E.细菌


参考答案:A


解析:

立克次体是一类体积微小、专性活细胞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种类较多,常见的主要有普氏立克次体、恙虫热立克次体,分别引起流行性斑疹伤寒和恙虫病。


第420题

能通过细菌滤器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形态呈多形性,可以通过细菌滤器。螺旋体在胞壁与胞膜间有轴丝结构,称为“内鞭毛”,借助它的收缩与弯曲能自由活泼的运动。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