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61题 与人类出血热病毒无关的疾病是
A.肾综合征出血热
B.回归热
C.新疆出血热
D.埃博拉热
E.马堡热
参考答案:B
解析:
病毒性出血热主要是指某些由节肢动物或啮齿类动物等传播的具有出血和发热等症状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已发现的出血热病毒主要有汉坦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堡病毒等。由于发病迅速、病情严重和死亡率极高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回归热由回归热螺旋体引起。
第462题 关于单纯疱疹病毒,正确的是
A.致病能力较弱
B.易潜伏感染
C.宿主局限
D.引起带状疱疹
E.复制周期长
参考答案:B
解析:
单纯疱疹病毒(HSV)是疱疹病毒的典型代表,由于在感染急性期发生水疱性皮疹而得名。病毒的主要特点是宿主范围广,复制周期短,致病作用强,在神经节中易形成潜伏感染等;人是单纯疱疹病毒的自然宿主,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病毒携带者,通过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染。
第463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潜伏部位是
A.局部淋巴结
B.脊髓后根神经节
C.骶神经节
D.迷走神经节
E.三叉神经节
参考答案:B
解析: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在儿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恢复后病毒潜伏在体内,少数患者在成人后病毒再发而引起带状疱疹,故被称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曾患过水痘的患者,少量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外伤、发热等因素能激活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活化的病毒经感觉神经纤维轴突下行至所支配的皮肤区,增殖后引起带状疱疹。
第464题 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成分的组合物为
A.有效成分
B.有效部位
C.活性成分
D.活性部分
E.药用部位
参考答案:B
解析:
有效成分:具有生理活性、能够防病治病的单体物质。有效部位: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成分的组合物
第465题 下列溶剂极性最弱的是
A.乙酸乙酯
B.乙醇
C.水
D.甲醇
E.丙酮
参考答案:A
解析:
常用溶剂极性大小顺序: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醚>氯仿>苯>己烷(石油醚)。
第466题 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
A.水
B.甲醇
C.二氧化碳
D.三氧化二铝
E.二氧化硅
参考答案:C
解析:
常用的超临界流体物质是二氧化碳,常用的夹带剂是乙醇。此法优点是提取物中不残留溶剂,适于对热不稳定成分的提取。
第467题 下列溶剂能与水互溶的是
A.乙醚
B.氯仿
C.苯
D.石油醚
E.甲醇
参考答案:E
解析:
常用溶剂极性大小顺序: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醚>氯仿>苯>己烷(石油醚)。正丁醇之前的几个溶剂可以与水相互溶,正丁醇及其后面的溶剂与水混合后将分层。
第468题 系统溶剂分离法采取的溶剂,其极性顺序是
A.从大到小
B.从小到大
C.先从大到小,后从小到大
D.先从小到大,后从大到小
E.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
参考答案:B
解析:
系统溶剂萃取法利用各组分极性差别,依次以正己烷(或石油醚)、氯仿(或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然后分别减压回收各有机层溶媒,则得到相应极性的中药成分。
第469题 渗漉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A.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适用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中药
B.常温下不断向粉碎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溶剂,消耗溶剂量大、费时、操作麻烦
C.加水煮沸,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适用
D.用易挥发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缺点是对热不稳定成分不适用,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
E.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操作,优点省溶剂,操作简单,缺点耗时较长
参考答案:B
解析:
渗漉法:是将药材装入渗滤筒中,不断向其上端添加新鲜的浸出溶剂,使溶剂渗过药材,从渗滤筒下端出口流出浸出液的方法。但该法消耗溶剂量大,费时长,操作比较麻烦。
第470题 水蒸气蒸馏法的适用范围
A.适用于酸性成分提取
B.适用于碱性成分提取
C.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D.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成分提取
E.适用于水溶性成分提取
参考答案:C
解析:
水蒸气蒸馏法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且不被破坏的成分的提取。主要用于挥发油的提取。
第471题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方法是
A.溶剂萃取法
B.升华法
C.溶剂沉淀法
D.酸碱沉淀法
E.盐析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溶剂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方法。
第472题 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大分子宜采用哪种方法进行分离
A.酸碱沉淀法
B.水/醇法
C.醇/水法
D.醇/醚(丙酮)法
E.盐析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水/醇法:药材水提取浓缩液加入数倍量乙醇,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大分子被沉淀;醇/水法:药材醇提取浓缩液加入数倍量水,静置,沉淀除去树脂、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醇/醚(丙酮)法:药材醇提取浓缩液加入数倍量醚(或丙酮),可使皂苷析出,脂溶性杂质等留在母液中
第473题 提取黄酮、蒽醌、有机酸等酸性成分,可采用
A.水/醇法
B.升华法
C.醇/水法
D.醇/醚(丙酮)法
E.碱提酸沉法
参考答案:E
解析:
酸碱沉淀法:某些酸、碱或两性化合物可采用加入酸或碱调节溶液的pH,分子的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发生变化,而使其溶解度改变。如提取黄酮、蒽醌、有机酸等酸性成分,可采用碱提取酸沉淀法。如一些生物碱的提取可以采用酸提取碱沉淀法。
第474题 苷类指的是
A.糖与苷元通过糖的2位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B.糖与苷元通过糖的6位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C.糖与苷元通过糖的1位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D.氨基酸与苷元通过糖的1位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E.脂肪酸与苷元通过糖的1位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参考答案:C
解析:
苷类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第475题 根据形成苷键的原子分类,属于S-苷的是
A.山慈菇苷
B.萝卜苷
C.巴豆苷
D.天麻苷
E.毛莨苷
参考答案:B
解析:
糖端基羟基与苷元上巯基缩合而成的苷称为硫苷。萝卜苷、芥子苷属于S-苷。
第476题 以下属于醇苷类化合物的是
A.强心苷
B.天麻苷
C.萝卜苷
D.苦杏仁苷
E.芦荟苷
参考答案:A
解析:
醇苷:是通过醇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缩合而成的苷。其中强心苷、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是醇苷中的重要类型。
第480题 酶水解后可产生氢氰酸的苷是
A.硫苷
B.氰苷
C.酯苷
D.酚苷
E.碳苷
参考答案:B
解析:
主要是指一类α-羟腈的苷,易水解,尤其在酸和酶催化时水解更快,如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存在于苦杏仁中,它是α-羟腈苷。在体内缓慢水解生成很不稳定的α-羟基苯乙腈,继续分解成苯甲醛(具有杏仁味)和氢氰酸,其中氢氰酸具有镇咳作用,但大剂量时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