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药师 药学(师)-基础知识题库(982题)


第541题 挥发油易溶于


A.水

B.丙酮

C.乙醚

D.正丁醇

E.甲醇


参考答案:C


解析:

挥发油极性小,根据相似相溶的规律,所以挥发油易溶于极性小的乙醚中;水、丙酮、正丁醇、甲醇是极性溶剂。


第542题 稳定结构挥发油组分的提取方法是


A.95%乙醇回流

B.甲醇回流

C.乙酸乙酯回流

D.热水提取

E.水蒸气蒸馏


参考答案:E


解析:

水蒸气蒸馏法:将药材用水浸泡后,采用直接加热蒸馏或通入水蒸气蒸馏,使挥发油与水一同蒸馏出来,收集蒸馏液,冷却后分取油层。该法操作简单,收率较高,但受热时间较长,对有些挥发油的质量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第543题 挥发油的沸点为


A.70~300℃

B.95~300℃

C.250~300℃

D.200~300℃

E.150~300℃


参考答案:A


解析:

挥发油的沸点一般在70~300℃之间。


第544题 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多元酚类

B.糖类化合物

C.脂肪族化合物

D.单萜和倍半萜

E.芳香族化合物


参考答案:D


解析:

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萜类化合物中的单萜和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仅次于萜类,还有一些小分子的脂肪族化合物在挥发油中也常有存在。


第545题 下列关于挥发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与水混溶

B.可以随水蒸气蒸馏

C.具有芳香嗅味

D.挥发性液体

E.具有止咳平喘等多种作用


参考答案:A


解析:

挥发油的一般性质
(1)性状:①挥发油大多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些挥发油溶有色素因而显特殊颜色。②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在低温放置,挥发油所含主要成分可能析出结晶,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如薄荷脑(薄荷醇)、樟脑等;滤去析出物的油称为“脱脑油”。③挥发油具有特殊的气味,大多数为香味。也有少数挥发油具有异味,如鱼腥草挥发油有鱼腥味。
(2)挥发性:挥发油均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该性质不但用于区别脂肪油,还可以用于提取。
(3)溶解性;挥发油难溶于水,可溶于高浓度乙醇,易溶于乙醚、二硫化碳、石油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在低浓度乙醇中溶解度较小。


第546题 区分甲型强心苷和乙型强心苷应选用的呈色反应是


A.醋酐-浓硫酸反应

B.三氯醋酸反应

C.三氯化锑反应

D.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

E.三氯化铁-冰醋酸反应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亚硝酰铁氰化钠(Legal)反应的过程中,甲型强心苷会产生活性次甲基,从而能够与试剂反应而显色,乙型强心苷不会产生活性次甲基,所以无此类反应。


第547题 不易被碱催化水解的苷是


A.醇苷

B.酚苷

C.烯醇苷

D.酯苷

E.β位吸电子基取代的苷


参考答案:A


解析:

由于一般的苷键属缩醛结构,对稀碱较稳定,多数采用酸催化水解或酶水解。但酯苷、酚苷、烯醇苷和β位吸电子基团的苷类易为碱催化水解。


第548题 强心苷元是甾体母核C-17侧链为不饱和内酯环,甲型强心苷元17位侧链为


A.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B.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C.五元饱和内酯环

D.六元饱和内酯环

E.七元不饱和内酯环


参考答案:B


解析:

强心苷元的类型:依据不饱和内酯环的特点分为两类。
1)甲型强心苷元:由23个碳原子组成,C-17位结合有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也称为强心甾烯。天然存在的强心苷类大多属于此种类型。如洋地黄毒苷元。
2)乙型强心苷元:由24个碳原子组成,C-17位结合有六元不饱和内酯环称为海葱甾烯或蟾酥甾烯。此种类型在自然界中较少。如海葱苷元等。


第549题

可区分黄酮和二氢黄酮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Keller-Kdiani反应用于检测2-去氧糖和在反应过程中能水解出2-去氧糖的化合物。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可发生Llebermann-Burchard反应,反应显现不同。NaBH4反应专属性鉴别二氢黄酮,可以用来区分黄酮和二氢黄酮。


第550题

四环三萜苷元可发生的反应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Keller-Kdiani反应用于检测2-去氧糖和在反应过程中能水解出2-去氧糖的化合物。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可发生Llebermann-Burchard反应,反应显现不同。NaBH4反应专属性鉴别二氢黄酮,可以用来区分黄酮和二氢黄酮。


第551题

2-去氧糖可发生的反应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Keller-Kdiani反应用于检测2-去氧糖和在反应过程中能水解出2-去氧糖的化合物。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可发生Llebermann-Burchard反应,反应显现不同。NaBH4反应专属性鉴别二氢黄酮,可以用来区分黄酮和二氢黄酮。


第552题 强心苷能发生温和酸水解的原因是


A.分子中含有2-去氧糖

B.分子中含有2-羟基糖

C.分子中含有蔗糖

D.分子中含有棉子糖

E.分子中含有芸香糖


参考答案:A


解析:

温和的酸水解法:用稀酸如0.02~0.05mol/L的盐酸或硫酸,在含水醇中经短时间(半小时至数小时)加热回流,可使Ⅰ型强心苷中苷元与2-去氧糖或2-去氧糖之间的苷键进行酸水解,但葡萄糖与2-去氧糖之间的苷键在此条件下不易断裂;


第553题 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结构主要区别点是


A.不饱和内酯环

B.侧链连接位置

C.A/B环稠合方式

D.内酯环的构型

E.内酯环的位置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型强心苷17-位是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乙型强心苷17-位是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第554题 强心苷通过水解反应常得到脱水苷元的反应是


A.温和的酸水解

B.强烈的酸水解

C.温和的碱水解

D.强烈的碱水解

E.酶水解


参考答案:B


解析:

强烈的酸水解反应条件比较剧烈,常引起苷元的脱水,产生脱水苷元。


第555题 Ⅰ型强心苷是


A.苷元-(D-葡萄糖)y

B.苷元-(6-去氧糖甲醚)x-(D-葡萄糖)y

C.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糖)y

D.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

E.苷元-(D-葡萄糖)y-(2,6-二去氧糖)x


参考答案:C


解析:

苷元与糖的连接方式:
Ⅰ型: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糖)y,如毛花苷C。
Ⅱ型: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如真地吉他林。
Ⅲ型:苷元-(D-葡萄糖)y,如绿海葱苷。
其中x=1~3,y=1~2。天然存在的强心苷类以Ⅰ型及Ⅱ型较多,Ⅲ型较少。


第556题 作用于强心苷五元不饱和内酯的反应是


A.三氯乙酸反应

B.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

C.Keller-Kiliani反应

D.对硝基苯肼反应

E.亚硝酰铁氰化钠(Legal)反应


参考答案:E


解析:

作用于强心苷五元不饱和内酯的反应有Legal反应、Raymond反应、Kedde反应、Baljet反应。


第557题 强心苷元部分的结构特点是


A.由25个碳原子构成的甾体衍生物

B.具有羰基的甾体衍生物

C.具有双键的甾体衍生物

D.具有27个碳原子的六环母核

E.具不饱和内酯环的甾体衍生物


参考答案:E


解析:

强心苷元特点:可分为甾体母核、不饱和内酯环两部分。强心苷苷元属于C17侧链为不饱和内酯环的甾体化合物。甾体母核中C3、C14位常各有一个羟基,C3位羟基与糖结合成苷。甾核C10、C13、C17位上有三个侧链;C17位侧链为不饱和内酯环。


第558题 强心苷苷键温和酸水解的条件为


A.1%HCl/Me2CO

B.0.02~0.05mol/LHCl

C.β-葡萄糖苷糖

D.3%~5%HCl

E.5%NaOH


参考答案:B


解析:

温和的酸水解法:用稀酸如0.02~0.05mol/L的盐酸或硫酸,在含水醇中经短时间(半小时至数小时)加热回流,可使Ⅰ型强心苷中苷元与2-去氧糖或2-去氧糖之间的苷键进行酸水解,但葡萄糖与2-去氧糖之间的苷键在此条件下不易断裂。


第559题 甾体皂苷元


A.由20个碳原子组成

B.由25个碳原子组成

C.由27个碳原子组成

D.由28个碳原子组成

E.由30个碳原子组成


参考答案:C


解析:

甾体皂苷元的结构特征:甾体皂苷元由27个碳原子组成,共有A、B、C、D、E、F六个环,E环与F环以螺缩酮形式连接,共同组成螺甾烷。


第560题 下列化合物的水溶液强烈振摇后,会产生持久性的泡沫的是


A.醌类化合物

B.黄酮类化合物

C.香豆素类化合物

D.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E.生物碱类化合物


参考答案:D


解析:

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水溶液振摇后产生肥皂水溶液样泡沫,故这类成分称为皂苷。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