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药师 药学(师)-基础知识题库(982题)


第341题 休克时儿茶酚胺增加微循环障碍,使组织灌流量减少的作用机制是


A.仅对血管α受体作用

B.仅对血管β受体作用

C.对α、β受体均起作用

D.对α、β受体都不起作用

E.仅对腹腔血管起作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使儿茶酚胺增加,作用于α受体,使皮肤、内脏血管痉挛;作用于β受体,使A-V短路开放;微循环处于严重的缺血、缺氧状态。


第342题 休克Ⅱ期血压下降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心功能不全

B.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

C.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

D.血液重新分布

E.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引起衰竭


参考答案:B


解析:

休克Ⅱ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
(1)微循环的改变
1)血管运动现象消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等痉挛减轻;
2)真毛细血管网大量开放。
(2)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1)酸中毒:由于微循环持续的缺血缺氧,导致乳酸酸中毒,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使微血管舒张;
2)局部舒血管代谢产物增多:组胺:激肽、腺苷等代谢产物堆积;
3)血液流变学改变;
4)内毒素等的作用。


第343题 引起DIC最常见病因


A.恶性肿瘤

B.产科意外

C.大手术

D.创伤

E.感染性疾病


参考答案:E


解析:

引起DIC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细菌、病毒等感染和败血症等。其次为恶性肿瘤。产科意外、大手术和创伤也较常见。


第344题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


A.微循环灌流量减少引起的细胞损伤

B.缺血后恢复血液灌流损伤加重

C.缺血后恢复血流引起的变化

D.用高钙灌注液灌流引起的细胞损伤

E.缺血损伤经再灌注后减轻


参考答案:B


解析:

缺血组织器官恢复血液再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345题 钙超载引起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不包括


A.线粒体功能障碍

B.膜脂质过氧化增强

C.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D.肌原纤维过度收缩

E.促进氧自由基生成


参考答案:B


解析:

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称为钙超载,严重者可造成细胞死亡。
钙超载引起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1)线粒体功能障碍;
(2)激活多种酶;
(3)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4)促进氧自由基生成;
(5)肌原纤维过度收缩。


第346题 下列可引起右心室前负荷增大的是


A.肺动脉高压

B.肺动脉栓塞

C.室间隔缺损

D.心肌炎

E.肺动脉瓣狭窄


参考答案:C


解析:

室间隔缺损时,由于左心室压力大于右心室,故血流从左向右分流,使右心室前负荷增加。


第347题 以下哪项不是心肌舒张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


A.胞外钙外流障碍

B.钙离子复位延缓

C.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

D.心室舒张势能减少

E.心室顺应性降低


参考答案:A


解析:

心肌舒张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是:
(1)钙离子复位延缓:心肌缺血缺氧时ATP不足,钙泵功能障碍,不能将胞浆内的钙及时排出,肌浆网也不能将胞浆内的钙重摄取回去,肌钙蛋白与钙离子仍处于结合状态,心肌无法充分舒张。
(2)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正常心肌的舒张过程要求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的解离,这是一个耗能的主动过程,需要ATP参加。因此,任何心肌能量的缺乏都可导致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3)心室舒张势能减少:心室的舒张势能来自心肌的收缩,凡是削弱心肌收缩性的病因都可通过减少心室舒张势能而影响心室的舒张。此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也影响心室的舒张。
(4)心室顺应性降低:心室顺应性是指心室在单位压力变化下所引起的容积的改变,即心室扩张的难易程度。因此,心室的顺应性降低可使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心室顺应性下降的常见原因有:心肌肥大引起的室壁增厚、心肌炎症、水肿、纤维化及间质增生等。


第348题 有关心力衰竭发病的机制描述错误的是


A.心肌能量代谢紊乱

B.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C.钙离子复位延缓

D.心房舒张势能增高

E.心室顺应性降低


参考答案:D


解析: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引起心力衰竭的各种病因都是通过削弱心肌的舒缩功能引起心力衰竭发病,这是心力衰竭最基本的发病机制。
1.心肌收缩性减弱(1)收缩相关蛋白质破坏(2)心肌能量代谢紊乱(3)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2.心室舒张功能异常(1)钙离子复位延缓(2)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3)心室舒张势能减少(4)心室顺应性降低
3.心脏各部舒缩活动的不协调性


第349题 导致DIC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

B.凝血物质被大量消耗

C.凝血因子Ⅻ被激活

D.抗凝血酶物质增加

E.血管通透性增高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DIC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血液进入低凝状态,容易引起出血。


第350题

下列不是心力衰竭时肺循环淤血表现的是


A.劳力性呼吸困难

B.端坐呼吸

C.心源性哮喘

D.颈静脉怒张

E.肺水肿


参考答案:D


解析:D提示体循环瘀血。A.B.C.E提示肺循环淤血。
肺循环淤血为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肺淤血所致的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①劳力性呼吸困难;②端坐呼吸;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④心源性哮喘。
(2)肺水肿:是急性左心衰竭最严重的表现,其发生机制与毛细血管压升高、通透性加大等因素有关。


第351题 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钙离子复位延缓

B.心室血液过于充盈

C.心室舒张势能减少

D.心室顺应性降低

E.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


参考答案:B


解析:

没有正常的舒张,心室就没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心排出量必然减少。因此,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对正常心排出量是同等重要的。心肌舒张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是:(1)钙离子复位延缓;(2)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3)心室舒张势能减少;(4)心室顺应性降低。


第352题 下列属于心力衰竭时肺循环瘀血表现的是


A.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B.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C.下肢水肿

D.肝肿大、压痛

E.颈静脉怒张


参考答案:B


解析:

夜间阵发生呼吸困难是肺循环淤血的表现。


第353题

下列属于心力衰竭时肺循环淤血表现的是


A.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B.端坐呼吸

C.下肢水肿

D.肝肿大、压痛

E.颈静脉怒张


参考答案:B


解析:

肺循环淤血为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肺淤血所致的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①劳力性呼吸困难;②端坐呼吸;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④心源性哮喘。
(2)肺水肿:是急性左心衰竭最严重的表现,其发生机制与毛细血管压升高、通透性加大等因素有关。


第354题 下列不属于心排出量不足表现的是


A.尿多

B.嗜睡

C.失眠

D.皮肤苍白

E.心源性休克


参考答案:A


解析:

心排出量不足:1.皮肤苍白或发绀;2.疲乏无力、失眠、嗜睡;3.尿量减少;4.心源性休克


第355题 下列可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增大的疾病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B.严重贫血

C.心肌炎

D.心肌梗死

E.高血压病


参考答案:E


解析:

高血压病因周围小动脉收缩,阻力加大,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增加。


第356题 下列不是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减少征象的是


A.皮肤苍白

B.失眠

C.心源性休克

D.尿多

E.嗜睡


参考答案:D


解析:

心排出量不足:1.皮肤苍白或发绀;2.疲乏无力、失眠、嗜睡;3.尿量减少;4.心源性休克


第357题 死腔样通气


A.肺泡血流不足

B.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C.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不能充分利用

D.肺泡通气不足,血流正常

E.肺泡完全无血流而通气正常


参考答案:C


解析: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见于DIC、肺动脉栓塞、肺动脉炎及肺血管收缩等。病变部位的肺泡血流量减少,使VA/Q大于正常,患部肺泡通气不能充分利用,类似生理性死腔(死腔样通气)。


第358题 呼吸衰竭最常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参考答案:E


解析:

呼吸衰竭最常引起两种或以上的酸碱中毒,如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而成为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第359题 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患者出现精神错乱和谵妄时,下列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A.防治原发病

B.改善肺的通气功能

C.使用中枢镇静剂

D.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E.应用THAM治疗


参考答案:C


解析:

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患者出现精神错乱和谵妄与血中PaCO2。过高及脑脊液pH过低有关,治疗措施包括防治原发病、改善通气、应用呼吸兴奋剂及THAM,但不能使用中枢镇静剂,因为中枢镇静剂可抑制呼吸中枢,使病情恶化。


第360题 有关呼吸衰竭导致机体代谢和功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造成呼吸系统变化

B.可造成循环系统变化

C.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D.可造成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E.肾功能无特殊变化


参考答案:E


解析:

呼吸衰竭时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
1.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2.呼吸系统变化
3.循环系统变化
4.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5.肾功能变化
6.胃肠变化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