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药士 药学(士)-专业实践能力题库(1356题)


第761题 肝功能不全患者的选药错误的是


A.抗生素对肝脏毒性较大

B.慎用可诱发肝性脑病的药物

C.可选用代谢物经肾脏排泄的药物

D.禁用或慎用肝毒性药物

E.可选用经肝脏代谢活化后方起效的药物


参考答案:E


解析:

慎用经肝脏代谢且不良反应多的药物,尽量用主要经肾脏消除的药物;
禁用或慎用可诱发肝性脑病的药物;
禁用或慎用经肝脏代谢活化后方起效的药物;
禁用或慎用肝毒性药物,避免肝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在所有药物性肝病中,抗生素所致者居首位,其次是抗肿瘤药物,磺胺、异烟肼等化学抗菌药,肝功能不全时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延长,对肝的毒性也更大。


第762题 肝功能不全时对药动学的影响错误的是


A.胆汁排泄减少

B.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

C.生物利用度降低

D.代谢减少

E.首过效应降低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慢性或严重肝病时,由于有效肝血流量降低,也可使一些口服药物肝脏首过效应减少,生物利用度提高,血药浓度上升,如水杨酸类、利多卡因、氯丙嗪、吗啡、哌替啶、丙氧酚、喷他佐辛、哌甲酯、异丙肾上腺素、可乐定、维拉帕米、普萘洛尔、阿普洛尔、氯美噻唑等。


第763题 肾衰竭时须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的药物是


A.克林霉素

B.地西泮

C.氯霉素

D.红霉素

E.苯巴比妥


参考答案:E


解析:

原形或活性代谢产物主要从肾脏排出的药物须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如巴比妥、氨基苷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利福平、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螺内酯、依他尼酸、二羟丙茶碱、丙磺舒、别嘌醇、水杨酸盐、非甾体抗炎药、丙氧酚、哌替啶、甲氨蝶呤、磺酰脲类、地高辛、普鲁卡因胺、硝普钠。
其余选项都是主要经肝脏代谢可以使用常量剂量的药物。 


第764题 在较低浓度即可生效或毒性较低的药物,可以在肾功能不全时增加剂量但是不良反应较少增加的是


A.呋塞米

B.多西环素

C.两性霉素B

D.肼屈嗪

E.顺铂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较低浓度即可生效或毒性较低的药物:如强利尿剂中呋塞米毒性较依他尼酸钠低,尤其在肾衰竭时使用,增加剂量一般药效增加而不良反应较少增加;抗生素中可选用红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尤以第三代头孢菌素肾毒性更小)。


第765题 肝功能不全病人的选药原则


A.选用以原形经肾脏直接排泄的药物

B.合用肝药酶诱导剂

C.选用代谢物经肾脏排泄的药物

D.选用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

E.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


参考答案:A


解析:

原形经肾脏直接排泄的药物不经过肝脏代谢,可用于肝功能不全的病人。


第766题 肾衰时蛋白质流入及摄入减少,引起低蛋白血症时,对药物药动学有以下影响


A.药物总浓度降低,游离药物浓度增高

B.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游离药物浓度增高

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增高,游离药物浓度增高

D.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增高,游离药物浓度降低

E.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游离药物浓度降低


参考答案:B


解析:

肾衰时因蛋白质流失及摄入减少,引起低蛋白血症,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使活性的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药物的滤过排泄增多。


第767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时


A.经肾小球滤过的药物血药浓度下降

B.肾小球滤过膜完整性破坏

C.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E.药效下降


参考答案:D


解析:

急性肾小球肾炎(AGN)及肾脏严重缺血时,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低,使主要经肾小球滤过的药物血药浓度和药效相应增加;低蛋白血症时,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使活性的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药物的滤过排泄增多;肾病综合征时,肾小球滤过膜完整性破坏,无论结合型或游离型药物均可滤出。 


第768题 肾衰竭时仍可使用常用剂量的药物是


A.硝普钠

B.阿米卡星

C.氯霉素

D.别嘌醇

E.司可巴比妥


参考答案:C


解析: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从体内清除、仅有15%以下原型由肾排出的药物,肾衰对其影响较小,可用常用剂量,如地西泮、硝西泮、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华法林、肝素等。 


第769题 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宜选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是


A.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B.β受体阻断剂

C.神经节阻断药

D.中枢降压药

E.钙通道拮抗剂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用疗效易衡量判断或毒副反应易辨认的药物:如选用抗高血压药时,宜选用其剂量易通过测定血压降低程度来决定,副作用易辨认并在用药前即可预知的药物,一般不选神经节阻断药,因其毒副反应复杂。 


第770题 由肾脏排出的毒性大的药物,最理想的给药调整方法是


A.列线图法

B.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C.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D.减少药物剂量

E.根据肾功能试验进行剂量估算


参考答案:C


解析:

减少药物剂量与延长药物给药时间的方法简便,适用于主要由肾排泄的药物,但未考虑年龄、体重、性别及肾外排泄等因素,准确性欠佳。对毒性大的氨基苷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是最理想的方法。可按峰-谷浓度法估算剂量或按药动学方法计算给药剂量及间隔。 


第771题 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首选


A.苯唑西林

B.去甲万古霉素

C.多西环素

D.红霉素

E.万古霉素


参考答案:A


解析:

 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首选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首选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第772题 男性20岁,发热寒战3天,体温39.5℃,胸部X线示右上肺大片阴影,痰涂片见较多革兰阳性成对或短链状球菌,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可首选的药物是


A.青霉素

B.丁胺卡那

C.红霉素

D.诺氟沙星

E.头孢唑啉


参考答案:A


解析:

该患者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不需住院,无基础疾病,青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可以选择的药物有青霉素、氨苄(阿莫)西林±大环内酯类。


第773题 诊断应首先考虑


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支气管哮喘

C.社区获得性肺炎

D.医院获得性肺炎

E.肺结核


参考答案:C


解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会环境中患的感染性肺实质性炎症。


第774题 为该患者指导用药应立即做


A.血电解质检查

B.血沉检查

C.PPD试验

D.痰细菌学检查

E.血培养检查


参考答案:D


解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原则: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经验治疗。住院治疗患者入院后应立即采取痰标本,做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及培养。


第775题 针对该患者,入院治疗手段不正确的是


A.阿奇霉素抗感染

B.阿司匹林赖氨酸盐退热

C.盐酸氨溴索化痰

D.地塞米松抗炎

E.头孢呋辛抗感染


参考答案:D


解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需要住院患者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对症处理,退热、化痰。


第776题 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


A.万古霉素

B.阿莫西林

C.多西环素

D.红霉素

E.青霉素


参考答案:A


解析:

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首选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首选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第777题 患者女,70岁,入院7日后,肺部听诊:右下肺湿哕音,肺CT:右下肺炎症,诊断为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革兰阴性杆菌

B.厌氧菌

C.革兰阳性球菌

D.真菌

E.病毒


参考答案:A


解析:

 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革兰阴性杆菌)。


第778题 女性,20岁,咽痛、发热、畏寒,起病急。检体: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伴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首选的抗菌药物是


A.复方新诺明

B.阿莫西林

C.氨曲南

D.庆大霉素

E.甲硝唑


参考答案:B


解析:

 急性扁桃体炎首选青霉素类,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大环内酯类,其他可选择口服一二代头孢菌素,磺胺类不宜清除咽部细菌。


第779题 关于肺炎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根据获病方式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B.根据病原体种类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等

C.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及慢性肺炎

D.根据获病菌种类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E.根据病理形态学分为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获病方式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会环境中患的感染性肺实质性炎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之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第780题 下列关于肺炎合理用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依据病原菌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抗生素

B.重视病原检查

C.24小时后应对病情进行评价

D.宜采用注射剂

E.重症肺炎首选广谱强力抗生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肺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
1.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重症肺炎首选广谱强力抗生素。
2.应重视病原检查,给予抗菌治疗前先采取痰标本进行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及培养,体温高、全身症状严重者同时送血培养。有阳性结果时做药敏试验。
3.48~72小时后应对病情进行评价,并根据培养结果选择针对性抗生素。
4.疗程根据不同病原菌、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等因素而定。宜采用注射剂,病情显著好转或稳定后并能口服时改用口服药。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