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21题 易致血管、神经、肌腱断裂的损伤是
A.挫伤
B.挤压伤
C.火器伤
D.擦伤
E.切割伤
参考答案:E
解析:
皮肤、皮下组织或深层组织受到玻璃碎片、刀刃等锐器划割而发生的破损裂伤,可造成血管、神经和肌腱等深部组织损伤。故答案为E。挤压伤: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四肢、躯干受重物长时间挤压后造成的损伤。挫伤:由钝器直接作用于人体软组织而发生的损伤。擦伤:皮肤与表面较粗糙的物体快速摩擦造成的损伤。
第622题 护理疑有腹腔内脏器损伤的患者,错误的是
A.注射镇痛剂
B.安置半卧位
C.禁食、输液
D.注射广谱抗生素
E.尽量少搬动患者
参考答案:A
解析:
对于疑有腹腔内脏器损伤的患者,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不能应用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症状,影响诊断。
第623题 患者男,55岁。车祸造成多发性损伤,急救车首先要处理的情况是
A.腹部外伤后肠管脱出
B.外伤性大出血
C.颅脑外伤
D.膀胱破裂
E.开放性骨折
参考答案:B
解析:
处理复杂伤情时,优先抢救生命;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实施其他治疗措施,该患者为车祸后造成多发性损伤,外伤性大出血是首先处理的,以免大出血出现休克危及生命。故答案为B。
第624题 对严重腹部损伤,首要的急救措施是
A.吸氧
B.预防休克
C.使用吗啡类止痛药
D.物理降温
E.禁食,输液
参考答案:B
解析:
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一般伴有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此外肠道细菌侵入腹腔,造成弥漫性腹膜炎,导致感染性休克。故首要的措施是防治休克。
第627题 对于该患儿,不正确的急救措施是
A.创面涂抹甲紫
B.用自来水大量冲洗双下肢
C.大量补液
D.迅速送往医院
E.迅速脱离热源
参考答案:A
解析:
创面涂抹甲紫可能会影响烧伤深度判断,因此是不正确的急救措施。
第628题 该患儿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应补的晶体和胶体液总量为
A.1950ml
B.3312ml
C.3680ml
D.3860ml
E.1080ml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儿烧伤面积:46-(12-5)=39
第一个24小时内,每1%面积、公斤体重补液量(为额外丢失):成人1.5ml、小儿1.8ml、婴儿2.0ml,该患儿5岁,属于小儿,根据小儿烧伤的补液公式可得(烧伤后第1个24h输液量=体重×烧伤面积×1.8ml),该患儿第一个24小时所需晶体和胶体的总量为39×25×1.8=1755(ml)。选项A最接近。
第629题 患者男,60岁。意外事故中致胫骨开放性骨折伴大出血,面色苍白,脉细速。现场急救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输液
B.止血
C.止痛
D.立即转送
E.固定骨折
参考答案:B
解析:
骨折急救的目的是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迅速转运、以便尽快得到妥善处理,开放性骨折,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创口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包扎,减少再污染;发生休克时补液抢救休克;妥善固定,送至医院经清创处理后,再行复位,故选B。
第630题 创伤的全身性反应,不包括
A.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B.代谢变化
C.免疫功能变化
D.创伤性炎症
E.体温反应
参考答案:D
解析:
创伤性全身反应包括:(1)发热;(2)神经内分泌反应;(3)代谢反应;(4)免疫反应。
第631题 在皮肤切开及缝合前,再次消毒切口及其周围皮肤时应用
A.2.5%酒精
B.70%酒精
C.10%酒精
D.0.1%酒精
E.3%酒精
参考答案:B
解析:
病人皮肤切开和缝合之前,常规用70%酒精再次消毒切口及周围裸露区皮肤一次。
第632题 清创术的最好时机是伤后
A.8~10小时内
B.10~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8小时内
E.6~8小时内
参考答案:E
解析:
伤后6~8小时内,伤口内的病原微生物还未大量生长繁殖,伤口仅是污染伤口,一旦超过6~8小时,伤口内的病原微生物可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从而引起感染。
第633题 患者,1周前工作时受外伤,今日为清创缝合后5天,护士在检查伤口时发现有一针眼发红并且有小脓疱,护士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拆除缝线,置管引流
B.提前拆去此缝线
C.70%乙醇湿敷
D.拆除缝线,敞开引流
E.局部热敷
参考答案:B
解析:
切口感染常发生于术后3~5日,病人自述切口疼痛加重或减轻后又加重,局部出现红、肿、压痛或有波动感;伴体温升高、脉率加快及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全身表现。处理:感染早期予以局部热敷或理疗,使用有效的抗菌药,促使炎症消散吸收。明显感染或脓肿形成时,应拆除局部缝线,故正确答案为B。
第634题 处理肉芽过度增生的药物是
A.3%氯化钠
B.5%氯化钠
C.0.1%依沙吖啶
D.3%过氧化氢
E.2%硝酸银
参考答案:E
解析:
2%硝酸银可以用于烧灼过度增生肉芽组织的创面,使肉芽组织与创面平齐,利于缝合和植皮。
第635题 面部开放性损伤,受伤后12小时就诊,局部处理
A.清创后不予缝合
B.清创后延期缝合
C.清创后一期缝合
D.以上都不是
E.按感染伤口处理,换药,不清创
参考答案:C
解析:
面部开放性损伤12小时,尚无明显感染时,应给予清创后一期缝合。不清创、不缝合或延迟缝合、置引流条均有可能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和使伤口愈合的瘢痕变大。
第636题 外科病房护士梁某,在为多位患者换药时,她首先应安排换药的伤口是
A.甲状腺手术后拆线
B.胃手术后拔腹腔引流管
C.压疮创面
D.破伤风伤口
E.脓肿切开引流的伤口
参考答案:A
解析:
换药顺序:根据伤口清洁或污染程度,先换清洁伤口如甲状腺手术后拆线,再换污染伤口如胃手术后拔腹腔引流管、感染伤口如脓肿切开引流的伤口,最后换特异性感染伤口如破伤风伤口。因此首先换药的是甲状腺手术后拆线。答案为A。
第637题 头皮裂伤经清创后,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包扎
A.螺旋形
B.螺旋反折形
C.“8”字形
D.回反形
E.蛇形
参考答案:D
解析:
常用包扎方法:回反形包扎法用于头和断肢残端的包扎,故选D。蛇形包扎用于固定夹板绷带的衬垫材料。螺旋形包扎法用于掌部和尾部等的包扎。螺旋反折包扎法用于肢体粗细不等的部位,如小腿、前臂等处。“8”字形包扎法多用于肘、膝、踝、肩、髋等关节处。
第640题 患者,男性,27岁。建筑工人,劳动时示指被割伤,肌肉外翻。争取清创的时间是
A.伤后3~5小时
B.伤后6~8小时
C.伤后8~10小时
D.伤后<24小时
E.伤后1~2小时
参考答案:B
解析:
清创的目的是清除异物,彻底切除污染和遭严重破坏失去活性的组织,使污染伤口变成清洁创口,避免感染,达到一期愈合。手部外伤后应争取在伤后6~8小时进行清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