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121题 颈外静脉穿刺时其正确的进针角度是持穿刺针与皮肤呈
A.25°角进针,人皮后呈45°角穿刺
B.60°角进针,入皮后呈15°角进针
C.15°角进针,人皮后呈60°角进针
D.30°角进针,入皮后呈30°角进针
E.45°角进针,入皮后呈25°角穿刺
参考答案:E
解析:
颈外静脉在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之上1/3处,颈外静脉外缘为穿刺点进针。一般与皮肤成45度角进针,入皮后呈25度角沿静脉方向穿刺。
第1123题 患者,男性,69岁。多日来输液较多,今日输液过程中出现气促、剧咳、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护士立即停止输液,其后应给予最简便、有效的措施是
A.测量血压、呼吸
B.四肢轮流用止血带结扎
C.使患者端坐位,两腿下垂
D.静脉缓慢注射强心药
E.高流量给氧
参考答案:C
解析:
患者发生了输液反应,应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以阻断静脉血流,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步解除止血带。
第1124题 发生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体位是
A.左侧头低足高卧位
B.右侧头高足低卧位
C.左侧头高足低卧位
D.平卧位
E.右侧头低足高卧位
参考答案:A
解析:
此体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处于低位,利于气泡漂移至右心室尖部,从而避开肺动脉口。随着心脏的舒缩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第1125题 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B.补充蛋白质
C.补充营养和水分
D.供给热能
E.降低血液黏稠度
参考答案:E
解析:
低分子右旋糖酐属于胶体溶液,分子量较中分子右旋糖酐小,其溶液在血管内存留的时间长,因此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红细胞聚集,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灌输量。
第1126题 可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和抗血栓形成的药物是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低分子羟乙基淀粉
C.浓缩白蛋白注射液
D.水解蛋白注射液
E.中分子右旋糖酐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分子右旋糖酐可扩充血容量;低分子羟乙基淀粉增加胶体渗透压及循环血量;浓缩白蛋白注射液和水解蛋白注射液能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减轻组织水肿;只有低分子右旋糖酐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第1127题 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发冷、寒战、体温39℃,患者最可能的情况是
A.循环负荷过重
B.空气栓塞
C.发热反应
D.静脉炎
E.药物过敏反应
参考答案:C
解析:
发热反应多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又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
第1128题 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是
A.发热反应
B.输液微粒污染
C.静脉炎
D.急性肺水肿
E.空气栓塞
参考答案:A
解析:
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见于输液器灭菌不彻底或再次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液体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不彻底或已经过期、变质;输液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
第1129题 输入下列哪种溶液有助于增加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
A.50%葡萄糖
B.11.2%乳酸钠
C.脂肪乳注射剂
D.浓缩白蛋白
E.5%葡萄糖
参考答案:D
解析:
输液时常用的溶液包括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和静脉高营养液三种,晶体溶液可有效纠正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如5%葡萄糖、11.2%乳酸钠、其中5%的葡萄糖用于补充水分和热量,50%葡萄糖用于利尿脱水,有助于减轻脑水肿;11.2%乳酸钠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胶体溶液由于其分子大,在血管中存留时间长,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如右旋糖酐、代血浆、浓缩白蛋白制剂,其中浓缩白蛋白有助于维持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脂肪乳注射剂属静脉高营养液能供给病人热能和必要的脂肪酸。所以D选项为正确答案。
第1130题 下列有关输入库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置于37℃温水中加热后再输入
B.取血时应严格“三查七对”
C.库血中的血小板含量较少
D.输血前由操作护士一人进行
E.库血变质后分两层
参考答案:C
解析:
含有血液的各种成分,但白细胞、血小板、凝血酶原等成分破坏较多,钾离子含量增多,酸性增高。大量输注时,可引起高钾血症和酸中毒。库存血在4℃的冰箱内可保存2~3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正常血液分为两层,上层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层血细胞均匀,呈暗红色,两者之间界线清楚,无凝血块。如血浆变红,血细胞呈暗紫色,界线不清,提示血液变质,不能使用。
第1131题 病人可疑发生了
A.过敏反应
B.溶血反应
C.枸橼酸钠中毒
D.循环负荷过重
E.空气栓塞
参考答案:C
解析:
枸橼酸钠中毒表现为手足抽搐、出血倾向、血压下降、心率缓慢,心室颤动,甚至发生心脏停搏。
第1132题 导致的原因主要是
A.输血量过多引起
B.库血保存过久
C.血型不合
D.血液变质
E.输血过快
参考答案:A
解析:
与大量输血后血钙下降有关,因大量输血随之输入大量枸橼酸钠,如肝功能不全,枸橼酸钠尚未氧化即和血中游离钙结合而使血钙下降,以至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张力减低、血管收缩不良和心肌收缩无力等。
第1133题 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的目的是
A.改善微循环
B.增加营养
C.增加胶体渗透压
D.维持酸碱平衡
E.扩充血容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分子右旋糖酐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
低分子右旋糖酐有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第1135题 静脉输液时溶液不滴的原因不包括
A.静脉痉挛
B.针头阻塞
C.针头紧贴血管壁
D.针头滑出血管外
E.压力过高
参考答案:E
解析:
溶液不滴的原因:
1.针头:①针头滑出血管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有肿胀、疼痛,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②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妨碍液体滴入,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滴注通畅为止;③针头阻塞,折叠滴管下输液管,同时挤压近针头端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且无回血,则表示针头已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2.压力:压力过低,输液瓶位置过低或病人肢体位置过高所致,可适当提高输液瓶位置或降低肢体位置。
3.血管:静脉痉挛,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注射部位上端血管,以缓解静脉痉挛。
第1136题 下列输液速度宜快的病人是
A.严重脱水的病人
B.输入升压药物的病人
C.静脉补钾的病人
D.静脉补充高渗液体的病人
E.心功能衰竭抢救的病人
参考答案:A
解析:
严重脱水的病人输液速度宜快。
第1137题 下列有关急性肺水肿病人酒精湿化的浓度和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A.20%~30%,预防肺部感染
B.50%~70%,预防肺部感染
C.20%~30%,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D.50%~70%,减少肺泡内液体的渗出
E.20%~30%,减轻肺内充血水肿
参考答案:C
解析:
高流量氧气吸入,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给予20%~30%乙醇溶液湿化吸氧,因乙醇能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第1138题 输液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包括
A.引起血管栓塞和静脉炎
B.引起过敏反应
C.出现血小板减少症、肺内肉芽肿
D.以上全部
E.堵塞血管致组织缺血、缺氧以及坏死
参考答案:D
解析:
液体中微粒过多,可直接堵塞血管,引起局部血管阻塞而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以及坏死。由于红细胞集聚在微粒上,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塞和静脉炎。微粒本身是抗原,可引起过敏反应及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微粒作为异物进入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包围微粒,造成肺内肉芽肿。受微粒阻塞损害的脏器有肺、脑、肝、肾等器官。
第1139题 输液引起肺水肿的典型症状是
A.胸痛、咳嗽
B.心悸,烦躁不安
C.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D.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E.发绀、胸闷
参考答案:C
解析:
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血痰是输液引起肺水肿的典型症状。
第1140题 输液时处理因静脉痉挛导致滴注不畅的方法是
A.加压输液
B.局部热敷
C.适当更换肢体位置
D.降低输液瓶位置
E.减小滴液速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静脉痉挛时会导致滴液不畅,回抽时有回血,可局部热敷缓解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