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22题 病室温度过高时使患者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从而使人烦躁。湿度过低时才会产生黏膜干燥、咽痛。
第523题 孙女士,40岁,发热、咳嗽,左侧胸痛,病人多采取左侧卧位休息,自诉此卧位时胸部疼痛减轻,呼吸稍通畅。此时卧位性质属于
A.被动卧位
B.被迫卧位
C.习惯卧位
D.特异卧位
E.主动卧位
参考答案:B
第525题 患者李女士,75岁,体重约40kg,某护士独自为病人翻身时,下面操作不正确的是
A.让病人两腿屈曲
B.将病人两下肢移向护士侧
C.将病人肩部外移
D.一手扶肩一手扶膝,轻推病人,使其面对护士
E.让病人仰卧,两手放于腹部
参考答案:D
解析:
正确的方法是
(1)一人法:适合于体重较轻的病人。向病人解释说明目的及方法,以取得病人的合作。病人仰卧,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曲,将病人两下肢外移向护士侧,再将肩部外移,一手扶肩一手扶膝轻推病人转向对侧,使其背向护士。按侧卧位法安置好病人,使病人安全、舒适。
(2)两人法:两护士站在床的同侧,一人托住病人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病人臀部和腘窝部,两人同时抬起病人移向自己,分别扶托病人的肩、腰、臀和膝部轻推病人转向对侧。
第526题 患者王先生,60岁,体重约70kg,两护士共同为病人翻身,下面操作不正确的是
A.一人托病人臀部和腘窝
B.一人托病人腰背部
C.两人同时抬起病人
D.轻推病人转向对侧
E.两护士站在床的同侧
参考答案:B
解析:
两人法为病人翻身应注意:一个托病人的颈肩部和腰部,另人一托住病人的臀部和腘窝。
第527题 某破伤风患者,神志清楚,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抽搐,下列有关病室环境安排,不符合要求的是
A.相对湿度50%~60%
B.门、椅脚钉橡皮垫
C.保持病室光线充足
D.护士要做到“四轻”
E.室温18~22℃
参考答案:C
解析:
破伤风患者应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遮光,避免刺激。
第528题 李先生,70岁,因呼吸功能减退,行气管切开术,进行人工呼吸,病人的病室环境应特别注意
A.调节适宜的温、湿度
B.加强通风
C.合理采光
D.适当绿化
E.保持安静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者为气管切开病人,应选择适宜湿度,以50%~60%为宜。
第529题 患者,女性,53岁,近感排尿疼痛合并血尿,来院就诊,入院后医生建议进一步行膀胱镜检查,护士嘱患者取截石位候检,此种体位属于
A.被动卧位
B.被迫卧位
C.强迫卧位
D.舒适卧位
E.主动卧位
参考答案:B
解析:
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楚,也有变换体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痛苦或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体位。
第532题 张某,6岁,因发热、皮疹前来就诊,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该护士应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水痘出疹期 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
1.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2.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瘢痕。
3.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数目由数个至数千个不等。
4.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5.口腔、外阴、眼结合膜等处粘膜可发生浅表疱疹,易破溃形成浅表性溃疡,有疼痛。
由此可见病人可能是水痘,所以要C.安排到隔离门诊就诊。
第533题 患者王某,既往有下腹疼痛史,遵医检查后发现有肾结石,遂住院诊治,昨日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后护士指导患者采取哪种体位
A.半坐卧位
B.患侧卧位
C.健侧卧位
D.平卧位
E.端坐位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于巨大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嘱病人向患侧卧位48~72小时,以后逐渐间断起立,以防碎石屑快速排出形成石街。
第538题 昏迷病人应采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去枕仰卧位是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将枕横立置于床头。适用于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病员,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而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用于脊椎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可预防脑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