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乡村执业助理医师-全科医疗题库(1212题)


第181题 小儿常用的给药方法除了


A.含漱

B.口服法

C.注射法

D.外敷

E.雾化吸入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年龄、疾病及病情选择给药途径、药物剂型和用药次数,以保证药效和尽量减少对患儿的不良影响。口服法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注射法,注射法比口服法奏效快,但对小儿刺激大,肌内注射次数过多还可造成臀肌挛缩,影响下肢功能,故非病情必需不宜采用。外用药,以软膏为多,也可用水剂、混悬剂、粉剂等。要注意小儿用手抓摸药物,误入眼、口引起意外。其他方法雾化吸入、灌肠法较常用;含剂、漱剂很少采用。


第182题

有关合理用药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能被充分、快速吸收而无刺激性的药物,可在饭前口服

B.一种药物的用量,是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和大量的临床研究确定的

C.OTC标志为处方药,需凭医师或其它有处方权的医疗专业人员开具处方才能购买

D.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症

E.对症下药是合理用药的首要原则


参考答案:C


解析:

所有非处方药药盒的右上角均有OTC标识,在自我药疗的时候,只有使用非处方药才是安全的,无需凭医师处方购买,故C错误。


第183题 老年人一般常规用药剂量为成人剂量的


A.1/3

B.3/4

C.1.5

D.1/2

E.与成人一样


参考答案:B


解析:

老人年用药剂量个体化:

从小剂量开始,以成人用量的1/2、2/3、3/4顺序逐渐增加至个体最合适的获得满意疗效的治疗剂量。


第184题 9个月婴儿,发热3天,烦躁、流涎1天。查体:一般状态可,前囟平坦,咽部充血,咽峡及软腭部可见直径2~3mm的疱疹及溃疡,颈部无抵抗,心、肺听诊正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其病原体最可能为


A.流感杆菌

B.副流感病毒

C.溶血性链球菌

D.柯萨奇病毒E组

E.腺病毒


参考答案:D


解析:

疱疹性咽峡炎系柯萨奇E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第185题

患儿,女,2岁半,因“发热2天,咳嗽伴腹痛1天”就诊。查体:T 38.4℃,神志清,扁桃体Ⅱ°肿大,颈软,颈部可触及黄豆大淋巴结3~4个,活动度好,有触痛。心肺(-),腹稍胀,质软,全腹痛,以脐周为主,无腹肌紧张和固定压痛点。血常规WBC 11.2×109/L,N 65%,L35%,Hb 12.8g/L。可能的诊断是


A.上呼吸道感染并肠系膜淋巴结炎

B.急性阑尾炎

C.肠套叠

D.急性胰腺炎

E.梅克尔憩室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儿发热、咳嗽伴腹痛就诊,扁桃体肿大,考虑是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结肿大,活动度好,触痛,腹痛,考虑是上呼吸道感染并肠系膜淋巴结炎。


第186题 4岁小儿,春季发病。体温39.1℃,咽部充血,眼部刺痛,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幼儿园同班有数人有相同症状。本题最主要的病原体为


A.柯萨奇病毒E组

B.溶血性链球菌

C.副流感病毒

D.流感杆菌

E.腺病毒3、7


参考答案:E


解析:

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3、7型所致,常发生于春夏季,可在儿童集体机构中流行。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有时伴胃肠道症状。病程1~2周。


第187题

3岁幼儿,高热3天入院。伴咽痛,轻度腹泻。查体:咽部充血,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剥离。双侧结膜充血,有滤泡。耳后淋巴结黄豆大小。血常规:白细胞7.6×109/L,L72%,N26%。该患儿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肺炎支原体

B.腺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疱疹病毒

E.溶血性链球菌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患儿病史,诊断考虑为咽-结合膜热,感染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第188题 患儿男,6岁。因受凉后发热1天,呼吸困难、喘憋2小时,吸气时喘憋明显,院外诊断“急性喉炎”,给予泼尼松后患儿仍喘憋。查体:T 38℃,R 40次/分HR 120次/分,3度吸气性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流涎拒吞咽,哭闹不安,其声音响亮,无明显犬吠样咳嗽,咽部轻度充血,无水肿,无异物,无伪膜,喘鸣音明显,心(-)该患儿可能诊断为


A.气管异物

B.支气管异物

C.急性喉炎

D.急性会厌炎

E.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


参考答案:D


解析:

急性会厌炎又称急性声门上喉炎,多见于3~7岁,婴儿较少见,一旦患病病情发展极快,可危及生命,常可因喉阻塞而窒息死亡,增大、红肿、呈樱桃样的会厌,是本病的特征。


第189题 有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婴幼儿不易出现并发症

B.多由细菌感染引起

C.年长儿症状重,而婴幼儿较轻

D.特殊类型的上感包括疱疹性咽峡炎和咽结合膜热

E.婴幼儿全身症状轻


参考答案:D


解析:

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病毒感染,婴幼儿全身症状相对重而且容易出现并发症。


第190题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并发症


A.急性肾炎

B.中耳炎

C.颈淋巴结炎

D.肺炎

E.手足口病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性上呼道感染的并发症在婴幼儿多见。上呼吸道感染可波及邻近器官,或向下蔓延;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年长儿若患链球菌性上感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热等。手足口病多以肠道病毒感染为主。


第191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可有阵发性肠痉挛或肠系膜淋巴结炎

B.婴幼儿局部症状重而全身症状不显著

C.肠道病毒感染可有不同形态的皮疹

D.受凉后1~3天起病,病程约3~5天

E.早期可有阵发性脐周痛


参考答案:B


解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局部症状不显著而全身症状重,可骤然起病,高热、咳嗽。食欲差,可伴有呕吐、腹泻、烦躁,甚至高热惊厥。


第192题 链球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后2~3周可引起下列哪种疾病


A.颈淋巴结炎

B.咽后壁脓肿

C.川崎病

D.急性肾小球肾炎

E.中耳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年长儿若患链球菌性感染可以起急性肾炎、风湿热等。


第193题 本题最可能的诊断为


A.疱疹性咽峡炎

B.川崎病

C.化脓性扁桃体炎

D.咽结合膜热

E.流行性感冒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儿高热、咽部有疱疹及溃疡,考虑为疱疹性咽峡炎。


第194题 针对上述诊断最常见的致病菌为


A.柯萨奇病毒A组

B.溶血性链球菌

C.副流感病毒

D.流感杆菌

E.腺病毒


参考答案:A


解析:

疱疹性咽峡炎系柯萨奇病毒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


第195题 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是


A.麻疹病毒

B.偏肺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埃可病毒

E.科萨奇病毒


参考答案:E


解析:

疱疹性咽峡炎是科萨奇E组病毒所致。


第196题 下列哪项不是咽-结合膜热典型的临床表现


A.咽部充血

B.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

C.眼结合膜炎

D.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屑

E.发热


参考答案:D


解析:

咽-结合膜热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有时伴胃肠道症状。病程1~2周。“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屑”是川崎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第197题 患儿,3岁,发热38℃,咽痛,咳嗽2天,无痰。查体: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处可见散在小疱疹及溃疡,其病原体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


第198题 患儿男,4岁,发热,咽痛,眼刺痛3天。查体:双眼结膜充血,咽充血,颈淋巴结肿大,其病原体应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是腺病毒3、7型。


第199题

患儿,女,2岁,高热伴咽痛4天,伴流涎、厌食。查体:体温39.8℃,咽部充血,软腭和悬雍垂处可见数个2mm大小灰白色疱疹及溃疡。肺呼吸音粗糙,无啰音。血常规:白细胞8.1×109/L,L58%,N42%。该患儿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柯萨奇病毒

B.溶血性链球菌

C.肺炎支原体

D.腺病毒

E.疱疹病毒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患儿病史,诊断应为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


第200题

患儿3岁,夏季发病,急性起病,高热1天,食欲减退,咽痛,检查:咽部充血,在咽弓、悬雍垂黏膜上可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小疱疹,周围有红晕,血象白细胞4×109/L,分类正常。则患儿诊断为


A.疱疹性口炎

B.咽结合膜炎

C.疱疹性咽峡炎

D.流行性感冒

E.急性咽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疱疹性咽峡炎系柯萨奇E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