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题库(641题)


第541题 下列哪些不是血鼓的特征


A.青筋显露

B.痛如针刺

C.面颈部赤丝血缕

D.腹膨大如蛙腹

E.脘腹坚满


参考答案:D


解析:

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腹内积块痛如针刺,面颈部赤丝血缕,是为“血鼓”。


第542题 中满分消丸主要用于


A.鼓胀之水热蕴结证

B.鼓胀之水湿困脾证

C.鼓胀之阳虚水盛证

D.鼓胀之阴虚水停证

E.鼓胀之气滞湿阻证


参考答案:A


解析:

水热蕴结证
证候: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第543题 下列哪项不是聚证的特征


A.包块聚散无常

B.痛无定处

C.病在气分

D.是为脏病

E.结块无形


参考答案:D


解析:

聚病主症特点为:望之有形,但按之无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多在气分,多属于腑,病机以气机逆乱为主。


第544题 胁痛的基本治则是


A.清热利湿止痛

B.祛瘀通络止痛

C.养阴柔肝止痛

D.疏肝和络止痛

E.疏肝理气止痛


参考答案:D


解析:

胁痛之治疗原则当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结合肝胆的生理特点,灵活运用。


第545题 下列哪项不是鼓胀的病因


A.情志刺激

B.外感六淫

C.病后续发

D.虫毒感染

E.酒食不节


参考答案:B


解析:

鼓胀的发生,来势缓慢,病因虽与酒食不节,情志所伤,血吸虫感染等有关,但它的直接原因当责之于黄疸、胁痛、积聚等病迁延日久,使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水瘀积于腹内,以致腹部日渐胀大,而成鼓胀。


第546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肝胆湿热胁痛的特点


A.口苦口黏

B.小便黄赤

C.舌红少苔

D.脉弦滑数

E.胁肋灼热胀痛


参考答案:C


解析:

肝胆湿热胁痛是舌红苔黄腻,舌红少苔是肝络失养证的表现。


第547题 积聚的病机主要是


A.虫阻脉道,血络受阻

B.气滞血瘀,水停腹中

C.气机阻滞,瘀血内结

D.痰湿内阻,瘀血内结

E.湿痰内聚,气血瘀滞


参考答案:C


解析:

聚证以气机阻滞为先,积证以瘀血凝结为要。


第548题 下列积聚的病变脏腑不常见的是


A.肝

B.脾

C.肠

D.胃

E.心


参考答案:E


解析:

积聚的病机关键总不离气滞血瘀,其病变脏腑亦多属肝脾胃肠,积聚的形成每与正气亏虚密切相关。


第549题 鼓胀的病变脏器主要在于


A.脾肾

B.肝脾

C.肺脾肾

D.肝脾肾

E.肝肾


参考答案:D


解析:

鼓胀形成,肝、脾、肾功能失调是关键。


第550题 左某,男,42岁。患慢性肝炎十余年。近一周来出现腹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疼痛,纳食减少,食后作胀,嗳气不爽,小便短少,苔白腻,脉弦。治宜选用


A.五苓散

B.实脾饮

C.调营饮

D.中满分消丸

E.柴胡疏肝散


参考答案:E


解析:

气滞湿阻证
证候: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腻,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运脾利湿。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第551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肝络失养胁痛的特点


A.悠悠不休

B.遇劳加重

C.舌红少苔

D.头晕目眩

E.胁肋灼热疼痛


参考答案:E


解析:

肝络失养证
证候: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治法:养阴柔肝。
方药:一贯煎加减。
E项胁肋灼热疼痛为肝胆湿热证的特点。


第552题 胁是指以下什么部位


A.上腹部

B.右上腹部

C.左上腹部

D.侧胸部

E.胸部


参考答案:D


解析:

胁是指侧胸部。


第553题 肝胆湿热证的胁痛,治疗主方为


A.大承气汤

B.甘露消毒丹

C.龙胆泻肝汤

D.三仁汤

E.小承气汤


参考答案:C


解析:

胁痛肝胆湿热证
证候: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第554题 患者梁某,男,52岁。近来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治法宜选用


A.祛瘀通络

B.清热利湿

C.养阴柔肝

D.疏肝理气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


解析:

胁痛之肝络失养证
证候: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治法:养阴柔肝。
方药:一贯煎加减。


第555题 下列哪项不属积聚范围的病证


A.癥瘕

B.癖块

C.痃癖

D.痞满

E.痞块


参考答案:D


解析:

积聚亦称为“癥瘕”,此外,《诸病源候论》记载的“癖块”、《外台秘要》记载的“痃癖”、《丹溪心法》记载的“痞块”等,按其性质和临床表现,亦均可归入“积聚”的范围。


第556题 夏某,男,38岁。症见腹中积块,胀满疼痛,按之软而不坚,固定不移,舌苔薄白,脉弦。治宜选用


A.逍遥散

B.膈下逐瘀汤

C.少腹逐瘀汤

D.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

E.六磨汤


参考答案:D


解析:

积证之气滞血阻证
证候: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舌苔薄,脉弦。
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第557题 患者女,症见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闷纳呆,舌苔白腻,脉象弦缓。治宜选用


A.金铃子散

B.失笑散

C.木香顺气散

D.柴胡疏肝散

E.八珍汤


参考答案:C


解析:

聚证之肝气郁结证
证候: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脘胁胀闷不适,苔薄,脉弦等。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药: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


第558题 朱某,患鼓胀病多年,现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舌质红绛少津、苔少,脉弦细数。治法宜用


A.滋肾柔肝,养阴利水

B.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C.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D.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解析:

阴虚水停证
证候: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
治法:滋肾柔肝,养阴利水。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第559题 患者,女,40岁,水肿多年,腰以下为甚,按之不易复起,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弱,治疗用何方最佳


A.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B.胃苓汤合五皮饮

C.参苓白术散

D.越婢加术汤

E.实脾饮


参考答案:E


解析:

阴水-脾阳虚衰证
证候:水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呆便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治法: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方药:实脾饮加减。


第560题 水肿辩证首辩


A.寒热

B.虚实

C.表里

D.急缓

E.阴阳


参考答案:E


解析:

水肿的辨证以阴阳为纲,首辨阳水、阴水,区分其病理属性。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