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考试试题(4456题)


第4021题 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可以调整期应纳税额(    )


A.购销业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

B.提供劳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劳务费用

C.融通资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超过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所能同意的数额

D.融通资金利率超过或者低于同类业务的正常利率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可以调整其应纳税额:
(1)购销业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
(2)融通资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超过或者低于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所能同意的数额,或者利率超过或者低于同类业务的正常利率。
(3)提供劳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劳务费用。
(4)转让财产、提供财产使用权等业务往来,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或者收取、支付费用。
(5)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的其他情形。


第4022题 某市税务局查实甲企业偷税(逃税)200万元,根据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规定,税务局向企业追征税款的时限( )


A.1年

B.3年

C.5年

D.没有追征期限限制


参考答案:D


解析:

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5年

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纳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骗取的税款,不受前述规定期限的限制。



第4023题 纳税人已缴纳税款但是拒不缴纳滞纳金,税务机关不能对此滞纳金采取强制措施(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纳税人已缴纳税款但拒不缴纳滞纳金的,税务机关可以单独对纳税人应缴未缴的滞纳金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第4025题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甲企业与其关联企业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支付价款、费用的,税务机关自该业务往来发生的纳税年度起多少(     )年内进行调整


A.1年

B.3年

C.2年

D.5年


参考答案:B


解析:

纳税人甲企业与其关联企业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支付价款、费用的,税务机关自该业务往来发生的纳税年度起3  年内进行调整,有特殊情况的,可以自该业务发生的纳税年度起10年内进行调整。


第4026题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经税务机关同意或者确认可以责令提供纳税担保方式的是()。


A.保证

B.扣押

C.抵押

D.质押


参考答案:B


解析:

纳税担保,是指经税务机关同意或确认,纳税人或其他自然人、法人、经济组织以保证、抵押、质押的方式,为纳税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及滞纳金提供担保的行为。包括经税务机关认可的有纳税担保能力的保证人为纳税人提供的纳税保证,以及纳税人或者第三人以其未设置或者未全部设置担保物权的财产提供的担保。


第4027题 税务检查中,税务机关不可进行检查的场所是(    )。


A.货物存放地

B.纳税人经营地

C.纳税人生活区

D.纳税人生产地


参考答案:C


解析:

税务机关有权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检查扣缴义务人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经营情况。


第4028题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


A.擅自销毁账簿的

B.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C.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

D.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参考答案:ABD


解析:

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第4029题 税收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期限一般不超过(  );重大案件需要延长的,应当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A.3个月

B.6个月

C.10个月

D.12个月


参考答案:B


解析:

税收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重大案件需要延长的,应当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第4030题 纳税人对税务检查人员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有权拒绝检查。(   )



参考答案:对


解析:

根据税收征管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对税务检查人员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有权拒绝检查。


第4031题 下列税务机关进行的各项税务检查中,正确的有(  )。


A.税务机关有权到车站检查纳税人托运的应纳税商品

B.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C.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被检查人有权拒绝检查

D.税务机关调查税务违法案件时,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但不得复制


参考答案:AC


解析:

选项B: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选项D:税务机关调查税务违法案件时,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复制。



第4032题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税务机关派出人员在税务检查中应履行的职责有(    )。


A.出示税务检查通知书

B.出示税务机关组织机构代码证

C.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

D.出示税务检查证


参考答案:ACD


解析:

税务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



第4033题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信用评级直接判为D级(   )


A.存在偷税(逃税)行为,经判决构成涉税犯罪的

B.规定期限内未按税务机关处理结论缴纳或者足额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的

C.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或者拒绝、阻挠税务机关依法实施税务稽查执法行为的

D.提供虚假申报材料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纳税信用级别分别:A、B、C、M、D级,D级为最低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直接判为D级:

存在偷税(逃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行为,经判决构成涉税犯罪的

存在前项所列行为,未构成犯罪,但偷税(逃税)金额10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或者存在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税收违法行为、已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的

规定期限内未按税务机关处理结论缴纳或者足额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的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或者拒绝、阻挠税务机关依法实施税务稽查执法行为的

存在违反增值税发票管理规定或者违反其他发票管理规定的行为,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

提供虚假申报材料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被停止出口退(免)税资格未到期的

有非正常户记录或者由非正常户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

由D级纳税人的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

存在税务机关依法认定的其他严重失信情形的




第4035题 税收违法行为的检举人必须实名检举(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检举人可以实名检举,也可以匿名检举。


第4036题 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     )



参考答案:对


解析:

税务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一证一书”);未出示的,纳税人可以拒绝检查。




第4038题 根据税务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可以选择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A.确认适用税率

B.收缴发票

C.确认计税依据

D.加收税收滞纳金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规定,税务行政复议中,对下列行为不服的,应当先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退税、抵扣税款、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以及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和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及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征收的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代征行为等。


第4039题 申请人对下列( )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确认征税对象

B.加收滞纳金行为

C.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为

D.不依法确认纳税担保行为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该题全选。


第4040题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税务机关作出的下列行政行为中,纳税人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再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A.加收税款滞纳金

B.没收财物和违法所得

C.罚款

D.停止发售发票


参考答案:A


解析:

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退税、抵扣税款、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以及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和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及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代征行为等不服的,应当先行政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再提起诉讼。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