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1题 对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A.E/G比值倒置
B.酶胆分离
C.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
D.血清转肽酶活性明显升高
E.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参考答案:E
解析:
肝脏为多种凝血因子合成的场所,如果肝实质广泛而严重损伤时,凝血因子缺乏,PT明显延长,PTE下降。PTE≤40%为肝细胞大量坏死的肯定界限,为重型肝炎诊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如PTE<20%则预后不良。
第162题 艾滋病期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病原菌为
A.白色念珠菌
B.结核杆菌
C.疱疹病毒
D.隐孢子虫
E.肺孢子菌
参考答案:D
解析:
消化系统并发症:念珠菌(假丝酵母菌)食道炎,巨细胞病毒性食道炎、肠炎,沙门菌、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及隐孢子虫性肠炎。其中肠道隐孢子虫感染较为常见。
第163题 EICS患者肺部继发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是
A.肺炎球菌
B.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军团菌
E.肺孢子菌
参考答案:E
解析:
艾滋病期可并发各系统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呼吸系统:肺孢子菌肺炎最为常见。
第164题 下述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
B.注射及输血和血制品
C.母婴传播
D.器官移植
E.消化道
参考答案:E
解析:
艾滋病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是本病主要传播途径。
(2)血源传播:通过输血、器官移植、药瘾者共用针具等方式传播。
(3)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产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哺乳等传给婴儿。
(4)其他途径接受HIV感染者的人工授精,医务人员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皮肤破损处受污染等。目前尚无证据证明一般日常生活接触、食物、水、昆虫能够传播本病。
第165题 关于HIV急性感染期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通常为HIV复制开始阶段
B.可以出现发热、全身不适、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C.多数急性感染者有临床症状
D.血中可以检测出p24
E.发热最为常见
参考答案:C
解析:
HIV急性感染期少数急性感染者有临床症状。
第166题 HIV对下列哪种消毒措施不敏感
A.高压蒸气消毒法
B.75%乙醇
C.0.2%次氯酸钠
D.焚烧
E.紫外线
参考答案:E
解析:
HIV对热敏感,对甲醛、紫外线和γ射线不敏感。56℃30分钟能使HIV在体外对人的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l00℃20分钟能使HIV完全灭活;75%乙醇、0.2%次氯酸钠、2%戊二醛及0.1%漂白粉5~10分钟能使HIV灭活。
第167题 HIV主要感染下列哪种细胞
A.BC4+T淋巴细胞
B.A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神经胶质细胞
E.直肠黏膜上皮细胞
参考答案:A
解析: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以侵犯辅助性T淋巴细胞(BC4+TlymphoBytDs,Th)为主,造成细胞免疫功能缺损为基本特征的传染性疾病。
第168题 关于HIV无症状感染期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年或更长
B.血中一般检测不出HIV
C.抗-HIV阴性
D.无传染性
E.常出现口腔毛状白斑
参考答案:A
解析:
无症状感染,可由原发感染或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延伸而来,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短可数月,长可达15年。临床无明显症状,但血中可检出病毒及抗体,有传染性。
第169题 有关HIV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为RNE病毒
B.有包膜
C.有两个抗原型(HIV-Ⅰ和HIV-Ⅱ)
D.加热100℃20分钟不能灭活
E.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参考答案:D
解析:
HIV对热敏感,对甲醛、紫外线和γ射线不敏感。56℃30分钟能使HIV在体外对人的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100℃20分钟能使HIV完全灭活;75%乙醇、0.2%次氯酸钠、2%戊二醛及0.1%漂白粉5~10分钟能使HIV灭活。
第170题 伤寒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
A.病前1周
B.病程第1周
C.病程第2周
D.病程第4周
E.病程第8周
参考答案:D
解析:
肥达反应对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常在病程第1周末出现阳性,第3~4周阳性率可达90%,其效价随病程的演变而递增,第4~5周达高峰,至恢复期应有4倍以上升高。
第171题 关于伤寒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血培养阳性即可确诊
B.肥达反应有辅助诊断意义
C.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有助于诊断
D.“Vi”抗体的检测常用于慢性带菌者的调查
E.伤寒杆菌的外毒素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伤寒杆菌内毒素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伤寒的持续性发热是由于伤寒杆菌及其内毒素激活了伤寒病灶内的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产生并释放致热源所致,内毒素还可诱发CIB。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吞噬作用增加及内毒素等的作用可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或贫血等。
第174题
伤寒溃疡多发生于
A.病程的第1周
B.病程的第2周
C.病程的第3周
D.病程的第4周
E.恢复期
参考答案:C
解析:
伤寒病程第一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纽扣样突起,第二周淋巴组织坏死,第三周坏死组织开始脱落,形成溃疡,第四周以后溃疡组织逐渐愈合,一般不留瘢痕。
第175题 伤寒第一次菌血症相当于临床上的哪一期
A.潜伏期
B.初期
C.极期
D.缓解期
E.恢复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伤寒杆菌由口入胃,进入小肠,经肠粘膜侵入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繁殖,再经门静脉或胸导管进入血流,形成初期菌血症。如机体免疫力弱,则细菌扩散至骨髓、肝、脾及淋巴结等组织大量繁殖,至潜伏期末再次大量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菌血症而开始出现发热、皮疹及肝脾肿大等伤寒表现。
第180题 具有减少肠道分泌作用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檗碱(黄连素)有减少肠道分泌的作用,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使用,每次0.1~0.3g,每日3次,7日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