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题库(444题)


第321题 患儿,男,9岁。发热,咽痛1天后出疹。查体:T39.5℃,额面潮红,环口苍白圈,咽充血,扁桃体肿大,可见脓液,颈部,躯干四肢见弥漫性红色丘疹,以皮肤皱褶处为多。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血常规:WBC18.5×109/L,N85%,其病证诊断为


A.麻疹,见形期

B.风疹,邪侵肺卫证

C.猩红热,邪侵肺卫证

D.猩红热,毒在气营证

E.猩红热,疹后阴伤证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该患儿可诊断为猩红热的邪侵肺卫证。
证候:发热骤起,头痛,恶寒,灼热无汗,或伴呕吐,咽部红肿疼痛,上腭有粟粒样红疹,皮肤潮红,丹疹隐隐,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有力。


第322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病理产物是


A.热、毒

B.痰、瘀

C.火、毒

D.痰、热

E.瘀、火


参考答案:B


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卫、气、营、血的规律进行传变,热、毒是主要病因;痰、瘀是主要病理产物。


第323题 患儿,男,5岁,发热2天后出疹,查:T38.5℃,精神尚可,咽充血,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颜面、躯干散在淡红色丘疹。现发热恶风,流涕喷嚏,胃纳欠佳,舌质偏红,苔薄白,脉浮数。其病证诊断应考虑为


A.风疹,邪郁肺卫证

B.麻疹,初热期

C.麻疹,见形期

D.风疹,邪热炽盛证

E.幼儿急疹,肺胃蕴热证


参考答案:A


解析:

风疹邪郁肺卫证。
证候:发热恶风,喷嚏流涕,轻微咳嗽,胃纳欠佳,精神倦怠,疹色淡红,稀疏细小,分布均匀,微有痒感,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第324题

患儿,女,5岁。发热一天,颜面,躯干见丘疹及水疱疹。现低热恶寒,鼻塞流涕,疹色红润,疮浆清亮,点粒稀疏,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其病证诊断为


A.麻疹,初热期

B.水痘,邪郁肺卫证

C.幼儿急疹,肺卫蕴热证

D.猩红热,毒在气营证

E.风疹,邪郁肺卫证


参考答案:B


解析:

水痘邪郁肺卫证。
证候:发热轻微,或无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起病后1~2天出皮疹,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皮疹瘙痒,分布稀疏,多见于躯干、颜面及头皮,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数。


第325题 下列关于各感染性疾病的潜伏期叙述错误的是


A.麻疹潜伏期一般为6~18天

B.风疹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

C.水痘潜伏期一般为12~21天

D.猩红热潜伏期一般为7~14天

E.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至1~2天


参考答案:D


解析:

猩红热潜伏期通常为2~3天,短者1天,长者5~6天。故根据题干要求,此题潜伏期的叙述错误的是D选项。


第326题 风疹出疹首先出现的部位是


A.耳部

B.面部

C.颈部

D.小腿部

E.胸背部


参考答案:B


解析:

风疹出疹期:多数病人发热1~2天后出疹,皮疹多为散在淡红色斑丘疹,也可呈大片皮肤发红或针尖状猩红热样皮疹。先见于面部,一天内波及全身,1~2天后,发热渐退,皮疹逐渐隐没,皮疹消退后,可有皮肤脱屑,但无色素沉着。


第327题 幼儿急疹最多见的发病年龄是


A.小于6个月

B.2岁以下

C.1~3岁

D.3~5岁

E.5~7岁


参考答案:B


解析: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第328题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防治脑水肿脱水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A.甘露醇

B.呋塞米

C.氯噻嗪

D.螺内酯

E.氢氯噻嗪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防治脑水肿治疗中脱水治疗首选20%甘露醇,每次0.5~1g/kg,静脉注入,必要时6~8小时重复一次,或与利尿剂交替使用,以降低颅内压。


第329题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为


A.1~2天

B.3~5天

C.6~18天

D.12~21天

E.14~21天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为2~3周。故根据所给选项,最佳的是E。


第330题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临床上主要分为四型,其中不包括的是


A.脑型

B.肺型

C.肝型

D.混合型

E.休克型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临床上按主要表现分为四型:
(1)休克型(皮肤内脏微循环障碍型):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
(2)脑型(脑循环障碍型):以神志改变、反复惊厥为主要表现。
(3)肺型(肺微循环障碍):又称呼吸窘迫综合征,以肺微循环障碍为主。
(4)混合型。


第331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阴虚为主型的正虚邪恋证的首选方为


A.茵陈蒿汤

B.竹叶石膏汤

C.青蒿鳖甲汤

D.蒿芩温胆汤

E.补中益气汤


参考答案:C


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之正虚邪恋证。
证候:病程日久,发热渐退,或低热不退,精神软弱,疲乏气弱,口干唇红,大便或干或稀,小便短黄,咽部稍红,淋巴结、肝脾肿大逐渐缩小,舌红绛或淡红,苔少或剥苔,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兼清余热,佐以通络化痰。
方药:气虚为主,宜竹叶石膏汤加减;阴虚为主,宜青蒿鳖甲汤加减。


第332题 流行性腮腺炎温毒在表证首选方剂为


A.普济消毒饮

B.五味消毒饮

C.仙方活命饮

D.柴胡葛根汤

E.黄连解毒汤


参考答案:D


解析:

流行性腮腺炎温毒在表证。
证候:轻微发热,一侧或双侧耳下腮部或颌下漫肿疼痛,边缘不清,触之痛甚,咀嚼不便,或有咽红。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方药:柴胡葛根汤加减。


第333题 治疗麻疹麻毒攻喉证的首选方剂是


A.宣毒发表汤

B.清解透表汤

C.沙参麦冬汤

D.麻杏石甘汤

E.清咽下痰汤


参考答案:E


解析:

麻疹之麻毒攻喉证。
证候:身热不退,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声重浊,状如犬吠,喉间痰鸣,甚则吸气困难,胸高胁陷,面唇紫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药:清咽下痰汤加减。


第334题 下列不属于手足口病常见并发症的是


A.急性无菌性脑膜炎

B.脊髓灰质炎样麻痹

C.神经源性肺水肿

D.暴发性心肌炎

E.脑膜脑炎


参考答案:E


解析:

手足口病常见并发症: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等。
(2)脊髓灰质炎样麻痹。
(3)神经源性肺水肿。
(4)循环障碍:暴发性心肌炎。


第335题 流行性腮腺炎的肿胀部位以下列哪项为中心


A.颌下

B.颈下

C.耳后

D.耳垂

E.面颊部


参考答案:D


解析:

腮腺肿胀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张口、咀嚼困难。腮肿约3~5天达高峰,1周左右逐渐消退。


第336题 治疗麻疹邪毒闭肺证的首选方剂是


A.宣毒发表汤

B.清解透表汤

C.沙参麦冬汤

D.麻杏石甘汤

E.清咽下痰汤


参考答案:D


解析:

麻疹之邪毒闭肺证。
证候:高热不退,疹点不多,或疹点早回,或疹点密集,疹色紫暗,咳嗽气促,鼻翼扇动,唇周发绀,喉间痰鸣,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第337题 猩红热的病原菌是


A.麻疹病毒

B.风疹病毒

C.大肠杆菌

D.柯萨奇病毒

E.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参考答案:E


解析:

猩红热的病原菌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第338题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


A.脑膜脑炎

B.多发性神经炎

C.病毒性肺炎

D.病毒性心肌炎

E.病毒性肠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流行性腮腺炎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一般发生在腮腺炎发病后4~5天,个别患儿脑膜脑炎先于腮腺炎。一般预后良好。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嗜睡、颈强直等。重症患儿有高热、谵妄、抽搐、昏迷,甚至可引起死亡。


第339题 麻疹的病因是


A.麻疹病毒

B.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C.风疹病毒

D.腺病毒

E.溶血性链球菌


参考答案:A


解析:

麻疹的发病原因是感染麻疹病毒导致的。传播方式主要为空气飞沫传染。


第340题 猩红热邪侵肺卫证治以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猩红热邪侵肺卫证。
证候:发热骤起,头痛,恶寒,灼热无汗,或伴呕吐,咽部红肿疼痛,上腭有粟粒样红疹,皮肤潮红,丹疹隐隐,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有力。
治法: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方药:解肌透痧汤加减。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