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题库(444题)


第361题 患儿,男,3岁。因右侧腮部肿胀2天就诊。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辨证为温毒在表,其首选方剂是


A.柴胡葛根汤

B.普济消毒饮

C.仙方活命饮

D.五味消毒饮

E.荆防败毒散


参考答案:A


解析:

流行性腮腺炎温毒在表证。
证候:轻微发热,一侧或双侧耳下腮部或颌下漫肿疼痛,边缘不清,触之痛甚,咀嚼不便,或有咽红。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方药:柴胡葛根汤加减。


第362题 患儿,3岁,一周前曾与患有手足口病的玩伴接触,前日,突然出现发热,流涕咳嗽,纳差恶心、呕吐泄泻,口腔内出现疱疹,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流涎,不欲进食,手掌、足跖部出现疱疹,分布稀疏,疹色红润,根盘红晕不著,疱液清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数。中医治疗首选方为


A.茵陈蒿汤

B.甘露消毒丹

C.清瘟败毒饮

D.普济消毒饮

E.黄连解毒汤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诊断该患儿为手足口病之邪犯肺脾证。
证候:发热轻微,或无发热,或流涕咳嗽、纳差恶心、呕吐泄泻,1~2天后或同时出现口腔内疱疹,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流涎,不欲进食。随病情进展,手掌、足跖部出现米粒至豌豆大斑丘疹,并迅速转为疱疹,分布稀疏,疹色红润,根盘红晕不著,疱液清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清热化湿。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第363题 患儿,5岁。西医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症见发热,皮肤发黄,小便短黄,肝脾肿大明显,胸胁胀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治疗首选方剂是


A.茵陈蒿汤

B.竹叶石膏汤

C.青蒿鳖甲汤

D.蒿芩温胆汤

E.补中益气汤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该患儿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之热瘀肝胆证。
证候:发热,皮肤发黄,小便短黄,肝脾肿大明显,胸胁胀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或溏或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化瘀。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第364题 患儿,男,8岁。诊断为猩红热。现身热渐退,咽喉糜烂,疼痛减轻,皮疹渐消,唇口干燥,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脉细。其证型是


A.邪侵肺卫证

B.毒在气营证

C.肺脾气虚证

D.疹后伤阴证

E.阴虚火旺证


参考答案:D


解析:

猩红热疹后伤阴证。
证候:丹痧布齐后1~2天,身热渐退,咽部糜烂疼痛减轻,见低热,唇口干燥,或伴有干咳,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苔剥脱,脉细数。


第365题 幼儿急疹邪蕴肌腠证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幼儿急疹邪蕴肌腠证。
证候:热退身凉,周身出现红色丘疹,针尖大小,从颈部延及全身,压之退色,一二日即消退,不留疤痕,舌红苔薄黄,指纹紫滞。
治法:疏风透疹,清热解毒。
方药:化斑解毒汤加减。


第366题 麻疹见形期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麻疹邪入肺胃(见形期)。
证候:发热持续,起伏如潮,每潮一次,疹随外出,依序而现,疹点细小,由疏转密,稍觉凸起,触之碍手,疹色先红后暗红,伴烦渴嗜睡,目赤眵多,咳嗽加剧,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佐以透发。
方药:清解透表汤加减。


第367题 患儿,4岁,数日前与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有过接触,昨日突然出现了发热,体温高达38.7℃,微恶风寒,咳嗽鼻塞,流涕,头身痛,咽红疼痛,颈部淋巴结肿大,舌尖稍红,苔薄黄,脉浮数。西医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其中医治疗方剂宜选用


A.银翘散

B.茵陈蒿汤

C.甘露消毒丹

D.普济消毒饮

E.清瘟败毒饮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判断该患儿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之邪郁肺卫证。
证侯:发热,微恶风寒,微有汗,咳嗽鼻塞,流涕,头身痛,咽红疼痛,舌边或舌尖稍红,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清肺利咽。
方药:银翘散加减。


第368题 风疹邪入气营证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风疹邪入气营证。
证候:壮热口渴,烦躁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糙,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透疹。
方药:透疹凉解汤加减。


第369题 幼儿急疹邪郁肺卫证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幼儿急疹邪郁肺卫证。
证候:突然高热,纳差,尿黄,或见呕吐,腹痛,泄泻,咽红目赤,但精神如常,舌红,苔薄黄,指纹浮紫。
治法:辛凉解表,清宣肺卫。
方药:银翘散加减。


第370题 水痘毒炽气营证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水痘毒炽气营证。
证候:壮热烦躁,口渴引饮,面赤唇红,口舌生疮,痘疹密布,疹色紫暗,疱浆混浊,甚至出现出血性皮疹,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绛,舌苔黄糙而干,脉洪数。
治法:清气凉营,化湿解毒。
方药:清营汤加减。


第371题 水痘邪郁肺卫证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水痘邪郁肺卫证。
证候:发热轻微,或无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起病后1~2天出皮疹,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皮疹瘙痒,分布稀疏,多见于躯干、颜面及头皮,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银翘散加减。


第372题 水痘患儿,低热恶寒,鼻塞流涕,疹色红润,疱浆清亮,点粒稀疏,根盘红晕不明显,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其证型是


A.风热重证

B.肺胃蕴热证

C.毒热重证

D.邪郁肺卫证

E.毒在气营证


参考答案:D


解析:

水痘的邪郁肺卫证。
证候:发热轻微,或无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起病后1~2天出皮疹,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皮疹瘙痒,分布稀疏,多见于躯干、颜面及头皮,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数。


第373题 流行性腮腺炎邪陷心肝证的首选方剂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流行性腮腺炎邪陷心肝证。
证候:在腮部尚未肿大或腮肿后5~7天,壮热不退,头痛项强,嗜睡,严重者昏迷,惊厥,抽搐,舌质绛,舌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息风开窍。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第374题 流行性腮腺炎毒窜睾腹证的首选方剂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行性腮腺炎毒窜睾腹证。
证候:腮部肿胀渐消,男性多有一侧或两侧睾丸肿胀疼痛,女性多有一侧或两侧少腹疼痛,伴有发热、呕吐,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第375题 治疗蛔虫病之蛔厥证的首选方剂是


A.乌梅丸

B.消乳丸

C.健脾丸

D.使君子散

E.人参乌梅汤


参考答案:A


解析:

蛔厥证证候:具有蛔虫证的一般症状。突然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弯腰曲背,辗转不安,恶心、呕吐,肢冷汗出,常吐出蛔虫。重者腹痛持续,时轻时剧,畏寒发热,甚则出现黄疸。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安蛔定痛,继以驱虫。
方药:乌梅丸加减。


第376题 蛔虫病的治疗原则是


A.安蛔定痛,调理脾胃

B.通腑驱蛔,调理脾胃

C.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D.暖中安蛔,调理脾胃

E.通腑散结,调理脾胃


参考答案:C


解析:

蛔虫病治疗原则为驱蛔杀虫,调理脾胃;出现蛔厥证时先安蛔止痛,继以驱蛔杀虫。


第377题 患儿,男,6岁。症见:脐周腹痛,时作时止,饮食不振,面色萎黄,睡眠不安,寐中磨牙,粪便镜检有蛔虫卵。中医治疗首选方剂是


A.消乳丸

B.乌梅丸

C.使君子散

D.人参乌梅汤

E.保和丸


参考答案:C


解析:

此患儿的表现为蛔虫病之蛔虫证。
蛔虫证证候:脐周腹痛,时作时止,饮食不振,日见消瘦,大便不调,面色萎黄,或恶心、呕吐,或吐蛔虫,或大便下虫。睡眠不安,寐中磨牙,甚则爱挖鼻孔,咬衣角,嗜食泥土等;有的患儿面部出现淡色白斑,巩膜出现蓝色斑点,或下唇出现颗粒样大小白点。粪便镜检有蛔虫卵。
治法: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方药:使君子散加减。


第378题 治疗蛔虫病之蛔虫证的首选方剂是


A.消乳丸

B.健脾丸

C.使君子散

D.人参乌梅汤

E.乌梅丸


参考答案:C


解析:

蛔虫证证候:脐周腹痛,时作时止,饮食不振,日见消瘦,大便不调,面色萎黄,或恶心、呕吐,或吐蛔虫,或大便下虫。睡眠不安,寐中磨牙,甚则爱挖鼻孔,咬衣角,嗜食泥土等;有的患儿面部出现淡色白斑,巩膜出现蓝色斑点,或下唇出现颗粒样大小白点。粪便镜检有蛔虫卵。
治法: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方药:使君子散加减。


第379题 下列关于蛲虫病的感染途径,叙述错误的是


A.虫卵可经空气吸入传播

B.虫卵抵抗力强,在室内可存活6周

C.主要经口食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D.主要经口食入被虫卵污染的手指而感染

E.蛲虫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参考答案:B


解析:

蛲虫病的感染途径:蛲虫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经口食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及手指而感染。虫卵可散落在衣裤、被褥玩具或食物上,而且抵抗力强,在室内可存活3周,经吞食或空气吸入等方式传播。虫卵可在肛周皮肤上自行孵化成幼虫,再经肛门入肠内发育为成虫,称为逆行感染。


第380题 蛔厥证的治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蛔厥证证候:具有蛔虫证的一般症状。突然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弯腰曲背,辗转不安,恶心、呕吐,肢冷汗出,常吐出蛔虫。重者腹痛持续,时轻时剧,畏寒发热,甚则出现黄疸。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安蛔定痛,继以驱虫。
方药:乌梅丸加减。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