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题库(444题)


第341题 猩红热疹后伤阴证治以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猩红热疹后伤阴证。
证候:丹痧布齐后1~2天,身热渐退,咽部糜烂疼痛减轻,见低热,唇口干燥,或伴有干咳,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苔剥脱,脉细数。
治法: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味。


第342题 手足口病之邪犯肺脾证,其治法宜选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手足口病之邪犯肺脾证
证候:发热轻微,或无发热,或流涕咳嗽、纳差恶心、呕吐泄泻,1~2天后或同时出现口腔内疱疹,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流涎,不欲进食。随病情进展,手掌、足跖部出现米粒至豌豆大斑丘疹,并迅速转为疱疹,分布稀疏,疹色红润,根盘红晕不著,疱液清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清热化湿。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第343题 手足口病之湿热蒸盛证,其治法宜选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手足口病之湿热蒸盛证
证候:身热持续,烦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手、足、口部及四肢、臀部疱疹,痛痒剧烈,甚或拒食,疱疹色泽紫暗,分布稠密,或成簇出现,根盘红晕显著,疱液浑浊,舌质红绛,苔黄厚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营,解毒祛湿。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第344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之热瘀肝胆证,治法宜选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之热瘀肝胆证
证候:发热,皮肤发黄,小便短黄,肝脾肿大明显,胸胁胀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或溏或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化瘀。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第345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之正虚邪恋证,治法宜选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之正虚邪恋证
证候:病程日久,发热渐退,或低热不退,精神软弱,疲乏气弱,口干唇红,大便或干或稀,小便短黄,咽部稍红,淋巴结、肝脾肿大逐渐缩小,舌红绛或淡红,苔少或剥苔,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兼清余热,佐以通络化痰。
方药:气虚为主,宜竹叶石膏汤加减;阴虚为主,宜青蒿鳖甲汤加减。


第346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之邪郁肺卫证,治法宜选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之邪郁肺卫证
证侯:发热,微恶风寒,微有汗,咳嗽鼻塞,流涕,头身痛,咽红疼痛,舌边或舌尖稍红,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清肺利咽。
方药:银翘散加减。


第347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之热毒炽盛证,治法宜选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之热毒炽盛证
证侯:壮热烦渴,咽喉红肿疼痛,乳蛾肿大,甚则溃烂,口疮口臭,面红唇赤,皮疹显露,颈、腋、腹股沟处浅表淋巴结肿大,胁下痞块,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利咽。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第348题

中医认为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是


A.风温邪毒

B.暑温邪毒

C.麻毒时邪

D.风寒之邪

E.风热之邪


参考答案:A


解析:

流行性腮腺炎为感受风温时邪,从口鼻而入,侵犯足少阳胆经,邪毒壅阻于足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结于耳下腮部所致。


第349题 治疗麻疹中医历代医家最推崇的方法是


A.升

B.清

C.透

D.散

E.和


参考答案:C


解析:

麻疹以外透为顺,内传为逆,若正虚不能托邪外泄,或因邪盛化火内陷,均可导致麻疹透发不顺,形成逆证、险证。


第350题 下列属于手足口病的病变部位的是


A.心肺

B.脾胃

C.肝脾

D.肺脾

E.肺肾


参考答案:D


解析: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因为感受手足口病时邪,其病变部位在肺脾二经。


第351题 下列关于麻疹流行病学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春秋季多见

B.传染性极强

C.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D.多见于6个月以上5岁以下小儿

E.以发热、流涕、流泪、口腔麻疹黏膜斑为特征


参考答案:A


解析:

麻疹临床以发热、流涕、流泪、咳嗽、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见,传染性较强,多见于6个月以上5岁以下小儿,传播方式主要为空气飞沫传染。故根据题干要求,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


第352题 下列不属于麻疹收没期表现的是


A.发热持续

B.舌红少津

C.脉细数

D.胃纳增加

E.皮肤呈糠麸状脱屑


参考答案:A


解析:

麻疹阴津耗伤(收没期)。
证候:疹点出齐后,发热渐退,咳嗽渐减,胃纳增加,精神好转,疹点依次渐回,皮肤呈糠麸状脱屑,留有色素沉着,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选项A可见于见形期。


第353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的病原体为


A.病毒

B.葡萄球菌

C.肺炎支原体

D.衣原体

E.立克次氏体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


第354题 下列各项中,关于麻疹邪陷心肝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疹点密集成片,色泽紫暗

B.高热不退,烦躁谵妄

C.舌红绛,苔黄糙,脉数

D.治法为清热解毒,息风开窍

E.方剂首选镇肝熄风汤


参考答案:E


解析:

麻疹邪陷心肝证。
证候:疹点密集成片,色泽紫暗,高热不退,烦躁谵妄,甚则神昏,抽搐,舌红绛,苔黄糙,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息风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加减。


第355题 麻疹临床表现中分为四期,其中不包括的是


A.潜伏期

B.前驱期

C.发作期

D.出疹期

E.恢复期


参考答案:C


解析:

麻疹临床表现的四个期分别为: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故只有C选项不属于麻疹临床分期。


第356题

风疹出疹期多数患儿出疹时间为


A.发热后1~2天

B.发热后1~3天

C.发热后2~3天

D.发热后2~4天

E.发热后3~5天


参考答案:A


解析:

风疹出疹期:多数病人发热1~2天后出疹,皮疹多为散在淡红色斑丘疹,也可呈大片皮肤发红或针尖状猩红热样皮疹。先见于面部,一天内波及全身,1~2天后,发热渐退,皮疹逐渐隐没,皮疹消退后,可有皮肤脱屑,但无色素沉着。


第357题 风热感冒的首选方剂是


A.桂枝汤

B.葱豉汤

C.三拗汤

D.银翘散

E.杏苏散


参考答案:D


解析:

风热感冒的证候: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鼻流浊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咽红肿痛,口干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加减。


第358题 患儿,男,3岁6个月。麻疹已6日,现高热不退,咳嗽气急,鼻翼扇动,口渴烦躁,疹点密集色暗,舌红苔黄,脉数。其证型是


A.麻疹顺证,初热期

B.麻疹顺证,见形期

C.麻疹逆证,邪毒闭肺证

D.麻疹逆证,热毒攻喉证

E.麻疹逆证,邪陷心肝证


参考答案:C


解析:

麻疹邪毒闭肺证。
证候:高热不退,疹点不多,或疹点早回,或疹点密集,疹色紫暗,咳嗽气促,鼻翼扇动,唇周发绀,喉间痰鸣,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数。


第359题 患儿,男,8个月。突发高热,体温39.5℃~40℃,已持续3天,现热退身凉,全身出现出现红色丘疹,针尖大小,压之退色,舌红,苔黄,指纹紫滞。其病证诊断是


A.麻疹、初热期

B.幼儿急疹,邪蕴肌腠证

C.幼儿急疹,肺胃蕴热证

D.风疹,邪郁肺卫证

E.猩红热,毒在气营证


参考答案:B


解析:

幼儿急疹邪蕴肌腠证。
证候:热退身凉,周身出现红色丘疹,针尖大小,从颈部延及全身,压之退色,一二日即消退,不留疤痕,舌红苔薄黄,指纹紫滞。


第360题 患儿,女,5岁。因右侧腮部肿痛5天就诊。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辨证为热毒蕴结证,其首选方剂是


A.仙方活命饮

B.普济消毒饮

C.黄连解毒汤

D.三仁汤

E.银翘散


参考答案:B


解析:

流行性腮腺炎热毒蕴结证。
证候:高热不退,多见两侧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口渴引饮,烦躁不安,或伴头痛,咽红肿痛,食欲不振,呕吐,便秘溲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