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题库(526题)


第161题

患者女性,64岁,右下肢出现片状红疹、边缘清楚、略为隆起、局部有烧灼样疼痛,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疥

B.痈

C.疽

D.丹毒

E.急性蜂窝织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丹毒的临床表现:好发部位为下肢和头面部。起病急,病人常有头痛、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局部表现呈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略为隆起。手指轻压可使红色消退,松压后很快又恢复鲜红色。红肿向四周扩展时,中央红色逐渐消退、脱屑,转为棕黄色。红肿区有时有水疱形成,局部有烧灼样疼痛。常伴有附近淋巴结肿大、疼痛。病人常有头痛、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第162题 治疗火陷证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火陷证的证候:局部疮顶不高,根盘散漫,疮色紫滞,疮口干枯无脓,灼热疼痛;伴有壮热口渴,便秘溲赤,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发痉;舌质红绛,苔黄燥或黄腻,脉洪数或滑数。
治法:凉血解毒,泄热养阴,清心开窍。
方药:清营汤加减。


第163题 治疗干陷证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干陷证的证候:局部脓腐不透,疮口中央糜烂,脓少而薄,疮色灰暗,肿势平塌,散漫不聚,胀闷或微痛不甚;全身发热或恶寒,神疲纳少,自汗,胁痛,神昏谵语,气息短促;舌质淡红,脉虚数;或体温反而不高,肢冷,大便溏薄,小便频数;舌质淡,苔灰腻,脉沉细。
治法:补养气血,托毒透邪,佐以清心安神。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第164题 在原发病灶的基础上突然疮顶陷黑无脓,肿势软漫,迅速向周围扩散,皮色暗红,所属的中医证型为


A.疔疮走黄证

B.火陷证

C.干陷证

D.虚陷证

E.红丝疔


参考答案:A


解析:

疔疮走黄证:在原发病灶的基础上突然疮顶陷黑无脓,肿势软漫,迅速向周围扩散,皮色暗红;并伴有寒战高热,头痛,烦躁不安;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洪数。


第165题 治疗局部肿势已退,疮口腐肉已尽,而脓水稀薄色灰,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不知疼痛,选用的治法为


A.凉血清热解毒

B.泻热养阴

C.清心开窍

D.补养气血

E.温补脾肾


参考答案:E


解析:

该症状为虚陷证。
证候:局部肿势已退,疮口腐肉已尽,而脓水稀薄色灰,或偶带绿色,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不知疼痛;全身热不退,形神委顿,纳食日减,或有腹痛便泻,自汗肢冷,气息短促;舌淡,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细或虚大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第166题 治疗腋痈选用的治法是


A.清热解毒

B.清热利湿解毒

C.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D.清肝解郁,消肿化毒

E.和营祛瘀,清热利湿


参考答案:D


解析:

腋痈证候:初起腋下可触及肿块,皮色不变,灼热疼痛,同时上肢活动不利;伴有恶寒发热,纳呆;舌红,苔薄白,脉滑数。
治法:清肝解郁,消肿化毒。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


第167题 暑疖的常用治法为


A.祛风清热利湿

B.健脾和胃

C.托毒生肌

D.补益气血

E.清热利湿解毒


参考答案:E


解析:

暑疖的证候:初起局部皮肤潮红,次日发生肿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直径多在75px左右。舌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清暑汤加减。


第168题 “发”是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发是指皮下筋膜下蜂窝组织急性炎症。


第169题 “红丝疔”是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红丝疔多发于下肢小腿部,先有足部疔或足癣感染,上延红丝,常伴有发热,头痛,行动不便;局部肿胀、压痛;重者畏寒,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数。


第170题 深部脓肿的临床表现是


A.局部红肿明显

B.可扪到波动

C.局部水肿,压痛明显,穿刺有脓

D.患处无活动障碍

E.病程长,发展慢,无红肿热痛


参考答案:C


解析:

深部脓肿则红肿和波动感不明显,但局部疼痛、水肿、有压痛,患处可发生功能障碍,穿刺有脓。


第171题 脓肿正虚邪恋证宜用方药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正虚邪恋证的证候:一处肿块渐退,他处肿块又起;兼有壮热不退,身体消瘦,面色无华;舌红,苔薄腻,脉虚数。
治法:益气补血,清热托毒。
方药:托里透毒散加减。


第172题 脓肿余毒流注证宜用方药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余毒流注证的证候:起病急,初起一处或数处肌肉疼痛,漫肿色白,逐渐肿胀、疼痛,可触及肿物;兼有恶寒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第173题 下列哪项证候表现为疮形肿势虽小,但根脚坚硬,未破如蟮拱头


A.暑疖

B.疖病

C.腓发

D.蝼蛄疖

E.锁喉痈


参考答案:D


解析:

蝼蛄疖的证候:疮形肿势虽小,但根脚坚硬,未破如蟮拱头。
治法:补益气血,托毒生肌。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第174题 治疗蝼蛄疖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蝼蛄疖的证候:疮形肿势虽小,但根脚坚硬,未破如蟮拱头。
治法:补益气血,托毒生肌。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第175题 治疗疖病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疖病的证候:好发于项后、背部、臀部等处,疖数个到数十个,反复发作,缠绵经年不愈。阴虚者兼有口渴唇燥,舌红,苔薄,脉细数;脾虚者兼有面色萎黄,纳少便溏,舌淡或有齿痕,苔薄,脉濡。
治法:祛风清热利湿。
方药:防风通圣散加减。


第176题 治疗痈之阴虚火盛证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阴虚火盛证的证候:局部疮形平塌、根盘散漫,疮色紫滞,不易化脓腐脱,溃出脓水稀少或带血水,疼痛剧烈;伴有高热,唇燥咽干,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滋阴生津,清热托毒。
方药:竹叶黄芪汤加减。


第177题 治疗痈之气血两虚证首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气血两虚证的证候:局部疮形平塌散漫,疮色晦暗,化脓迟缓,腐肉难脱,脓水清稀,闷肿胀痛,疮口易成空壳;兼有发热,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腻,脉数无力。
治法:调补气血。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


第178题 症状体征发展较慢,主要表现为细菌性腹膜炎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结肠与直肠损伤主要表现为细菌性腹膜炎。开放性损伤引起的结肠损伤一般在探查时可以确诊。闭合性结肠损伤由于肠内容物呈半流体甚至呈固体形态,流动性小,化学刺激性也小,因而症状体征发展缓慢,为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第179题 主要表现为腹腔内出血和腹膜刺激征,且有右肩放射痛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肝破裂主要表现为腹腔内出血和腹膜刺激征,常引起出血性休克,右肩部放射性疼痛。


第180题 闭式胸膜腔引流,引流中液体的穿刺部位一般选在


A.腋中线第6肋间

B.腋后线第7肋间

C.腋中线第7肋间

D.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

E.腋后线第8肋间


参考答案:D


解析:

闭式胸膜腔引流的穿刺部位:液体一般选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插管引流。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