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题 某患者,刷牙时牙龈出血半年。检查:牙面菌斑量多,牙龈色红,探诊出血,初步印象为慢性龈缘炎。为与早期牙周炎鉴别,最重要的临床检查是
A.探诊深度
B.龈沟液量
C.拍全口曲面断层X线片
D.牙动度
E.有无附着丧失
参考答案:E
解析:
有无附着丧失,即上皮附着水平是否位于正常的釉牙骨质界处,是区别牙龈炎与早期牙周炎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2题 牙龈炎症程度的敏感指标是
A.牙龈发红
B.牙龈自发出血
C.牙龈溢脓
D.龈沟液量增加
E.牙龈肿胀
参考答案:D
解析:
龈沟液渗出增多的牙龈炎症的重要指征之一,测定龈沟液的量可以作为炎症程度的一个较敏感的客观指标。故选D。
第5题
妊娠期龈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在妊娠期龈炎,中间普氏菌常为主要优势菌,因岁妊娠期孕激素增多,可利用孕激素来满足其对维生素K的需要,导致其明显增加,分娩后会减少。
第11题 下列哪项不会造成真性牙周袋的形成
A.牙龈炎症
B.单纯性牙龈增生
C.牙龈结缔组织的破坏
D.牙槽骨的吸收
E.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
参考答案:B
解析:
单纯性牙龈增生形成的是假性牙周袋。故选B。
第12题 牙周组织愈合中只有下列哪种细胞首先附着于根面,才有可能在牙周治疗后实现牙周组织的新生及新附着的形成
A.牙骨质细胞
B.成骨细胞
C.破骨细胞
D.牙周膜细胞
E.牙龈结缔组织细胞
参考答案:D
解析:
牙周组织愈合过程中只有牙周膜细胞具有牙周组织再生的潜能。故选D。
第13题 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病始动因素的证据之一,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牙周病必须用抗生素治疗
B.刷牙后牙面会形成菌斑
C.牙周炎与全身疾病相关
D.局部机械治疗无效
E.实验性龈炎
参考答案:E
解析:
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病始动因素的证据包括:①实验性龈炎观察。②流行病学调查。③机械除菌或抗菌治疗效果。④动物实验研究。⑤宿主免疫反应。
第14题 关于牙菌斑致病学说以下不正确的是
A.是菌斑内总体微生物联合效应的结果
B.口腔微生物中绝大多数为正常菌群,少数具有毒力能损害防御功能的致病菌起关键作用
C.牙周炎是一种机会性感染
D.牙周炎的实质是菌群失调
E.牙周炎是某些致病菌引起的特异性感染
参考答案:E
解析:
菌斑致病学说包括非特异性菌斑学说、特异性菌斑学说、菌群失调学说,非特异性菌斑学说认为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菌斑内总体微生物联合效应的结果;特异性菌斑学说认为菌斑不是均质的细菌团块,在牙周健康区与病损区、不同类型牙周病的病损区之间,菌斑微生物的构成不同,在为数众多的口腔微生物中,绝大多数细菌是正常菌丛,仅有少数具有毒力能损害防御功能的致病菌起关键作用;菌群失调学说认为牙周炎是由于口腔中的正常菌群在龈下定居,其中毒力较大的细菌出现的频率高,所占的比例和绝对数也高,并具有干扰宿主防御系统的能力,因此在发病中起的作用较另一些细菌大,实质上就是菌群失调的观点,也就是说,牙周炎是一种机会性感染。
第15题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应除外
A.牙石
B.食物嵌塞
C.创伤性袷力
D.细菌
E.不良修复体
参考答案:D
解析: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包括牙石、解剖因素、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 牙合 畸形)、其他诱因(治疗等)、 牙合 创伤、食物嵌塞、不良习惯、牙面着色。细菌是牙周病的主要病因而不是促进因素。
第16题 牙周病预防重点集中在
A.牙石的控制
B.消除菌斑
C.控制致病菌
D.控制唾液菌量
E.控制菌斑
参考答案:E
解析:
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牙菌斑,因此牙周病的预防重点集中在控制菌斑,因此A、D错误。菌斑不能消除,因为菌斑在被完全消除后会很快再形成,消除菌斑是不可能的,只要控制菌斑即可预防牙周病,因此B错误。牙周病的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也存在于口腔中,因此控制致病菌也是不可行的,所以C错误。
第17题 下列是引起牙齿松动的原因,除外
A.牙合 创伤
B.牙周袋深部刮治
C.牙周膜急性炎症
D.牙周翻瓣术后
E.牙槽骨吸收达1/2以上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生理状态下牙有一定的动度,主要是水平方向,但在病理情况下牙松动超过生理范围。引起牙齿松动的原因包括:牙槽骨吸收、 牙合 创伤、牙周膜急性炎症、牙周翻瓣手术后及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因此A、C、D、E均正确。但牙周袋深部刮治,不会引起牙松动,本题应选B。
第18题 对牙周组织损伤最大的是
A.牵引力
B.斜向力
C.垂直压力
D.水平压力
E.扭力和旋转力
参考答案:E
解析:
牙周膜内的纤维有5组:牙槽嵴组、水平组、斜行组、根尖组及根间组。牵引力、斜向力、垂直压力、水平压力均能通过这5组纤维得到缓冲。但是这5组纤维中没有缓冲扭力和旋转力的纤维,因此扭力和旋转力对牙周组织损伤最大。
第19题 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与牙周病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PMN是牙周组织重要的防御细胞
B.PMN不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
C.PMN可穿越袋上皮进入龈沟
D.PMN的数量与功能不足与牙周病有关
E.局部和全身因素可通过影响PMN的功能影响牙周病的发生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在控制牙周微生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吞噬和杀死细菌的同时,通过释放组织降解酶造成局部组织的损害。故选B。
第20题 由牙周引起牙髓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
A.根尖孔
B.副根尖孔
C.侧支根管
D.牙本质小管
E.发育缺陷的结构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尖孔是牙周组织和牙髓的重要通道,血管、神经和淋巴通过根尖孔互相交通,使感染和炎症容易交互扩散。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