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口腔执业医师 牙体牙髓病学题库(227题)


第21题 36颊抬面洞是G.V Black分类的


A.第Ⅰ类洞

B.第Ⅱ类洞

C.第Ⅲ类洞

D.第Ⅳ类洞

E.第V类洞


参考答案:A


解析:

I类洞为发生在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洞。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 牙合 面洞、上前牙腭面洞、下磨牙颊面 牙合 2/3的颊面洞和颊 牙合 面洞、上磨牙腭面洞 牙合 2/3的腭面洞和腭 牙合 面洞。


第22题 患者,女性,30岁。右下后牙进食嵌塞痛2周,偶有喝冷水疼痛。无自发痛。检查发现右下第一磨牙猞面深龋洞,冷测反应正常,冷刺激人洞出现一过性敏感,叩痛(一),去净腐质后洞底无穿髓孔,该患牙应做的治疗是


A.双层垫底后充填

B.安抚治疗以消除症状

C.活髓切断

D.直接盖髓

E.根管治疗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牙无自发痛,冷热诊无反应,刺激入洞一过性敏感,故为深龋。对深龋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考虑患者有无明显的主观症状和洞底软龋是否能够去净。患者的症状具有激发痛性质,但程度不严重,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除,洞底软龋能够彻底去净。这类病例,可以双层垫底,一次完成充填治疗。故选A。


第23题 下列操作可减少备洞时器械对牙髓的刺激,除外


A.冷却水降温

B.选用锐利的车针

C.不向洞壁施加压力

D.连续磨除

E.间断磨除


参考答案:D


解析:

连续磨除会产生大量的热,对牙髓造成刺激。


第24题 洞形深度超过多少毫米时,充填光固化复合树脂必须分层光照


A.0.5

B.1.O

C.1.5

D.2.0

E.3.O


参考答案:D


解析:

可见光波一般仅能深入复合树脂2mm,故超过此深度的窝洞应分层固化。


第25题 下列不属于龋病病因范畴的是


A.细菌和牙菌斑

B.创伤

C.宿主

D.时间

E.食物


参考答案:B


解析:

龋病病因四联因素理论:龋病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通过宿主、微生物和饮食的相互作用,经过一定时间龋病就会形成。


第26题 静止龋出现的条件是


A.机体抵抗力增加

B.龋损处致龋的环境消失

C.口腔内致龋菌数量减少

D.口腔唾液流量增加

E.摄糖总量减少


参考答案:B


解析:

静止龋指在龋进展过程中,由于局部环境发生变化,隐蔽部位变为开放状态,致龋因素消失,病变停止进展并再矿化,但已造成的牙体实质性缺损仍保持原状,B选项正确。与机体抵抗力无关,故A错误。口内的致龋菌数量并未减少,而是龋患部位的致龋菌不能聚集,故C错误。唾液流量的增加有很好的冲刷作用,但是对于没有暴露的环境没有用,故D错误。摄糖总量减少没有使龋患环境暴露到自洁区或菌斑无法聚集等致龋环境,故E错误。


第27题 龋齿的发病特点是牙体硬组织呈


A.急性间歇性破坏

B.急性进行性破坏

C.慢性间歇性破坏

D.慢性进行性破坏

E.持续性脱钙


参考答案:D


解析:

龋病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牙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导致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一种疾病,故选D。


第28题 继发性龋形成的原因如下,除外


A.充填物边缘破裂

B.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

C.治疗中未将病变组织除净

D.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

E.使用树脂类材料充填时未进行酸蚀


参考答案:E


解析:

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成为致病条件,产生龋病,称继发龋。


第29题 深龋时患牙对牙髓温度测试的反应是


A.同对照牙,冷刺激人洞时可有一过性敏感

B.冷刺激一过性敏感

C.冷刺激持续性敏感

D.冷刺激延迟性敏感

E.无反应


参考答案:A


解析:

B为可复性牙髓炎,C、D-般为慢性牙髓炎,E为牙髓坏死或根尖炎。


第30题 静止龋出现的条件是


A.机体抵抗力增加

B.龋损处致龋的环境消失

C.口腔内致龋菌数量减少

D.口腔唾液流量增加

E.机体摄糖总量减少


参考答案:B


解析:

龋病发展到某一阶段时,由于病变环境发生变化,隐蔽部位变得开放,原有致病条件发生改变,龋病不再继续进行,龋损仍保持原状,这种特殊龋损称为静止龋。


第31题 临床上Ⅵ类洞指的是


A.所有牙面发育点裂隙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B.发生于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C.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D.发生在前牙切嵴和后牙牙尖等自洁区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D


解析:

A为I类洞,B为Ⅱ类洞,C为Ⅲ类洞。


第32题 龋损的好发牙面居首位的是


A.牙合 面

B.近中邻面

C.前牙唇面

D.远中邻面

E.颊面


参考答案:A


解析:

龋病好发牙面居首位的是 牙合 面,其次是邻面。


第33题

最早定居到获得性膜上的细菌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第34题

深龋洞中能大量分离到的细菌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第35题

龈下菌群和根面龋中最常发现的细菌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第36题

目前认为致龋性最强的细菌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第37题 菌斑细菌致龋的基础是


A.糖代谢

B.蛋白质代谢

C.脂肪代谢

D.无机盐代谢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A


解析:

菌斑中的细菌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但由于菌斑基质的屏障作用,这些酸不易扩散,因而导致局部pH下降,造成牙体硬组织脱矿,最终形成龋齿。


第38题 龋损形成的过程如下,除外


A.硬组织脱矿、崩解

B.色素沉着

C.牙釉质再矿化

D.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E.腐坏牙本质再矿化


参考答案:E


解析:

龋损形成的过程包括硬组织脱矿、崩解,色素沉着,牙釉质再矿化,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第39题 具有抗龋作用的微量元素是


A.镁

B.铂

C.氟

D.硒

E.铅


参考答案:C


解析:

氟的抗龋机制主要是在牙齿表面形成氟磷灰石,具有更强的抗酸能力。


第40题 检查继发龋的最佳方法是


A.探诊

B.叩诊

C.咬诊

D.拍牙片

E.去除充填物


参考答案:D


解析:

龋病治疗后,在充填体的周围或下方再次发生龋坏,称为继发龋。X线照片检查法可识别龋损的部位、范围及有无邻面龋、继发龋。故选D。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