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81题
点突变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点突变是原癌基因内单个碱基的替换。ras基因家族,均以点突变为主,如膀胱癌细胞中克隆出来的c-Ha-ras基因与正常细胞的相比仅有一个核苷酸的差异,故选C。
第382题 下列哪种因素可能使癌基因活化
A.癌基因发生点突变
B.正常基因不表达
C.正常基因表达减弱
D.抑癌基因表达增强
E.细胞分化增加
参考答案:A
解析:
细胞癌基因在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突变,表达产物的质和量的变化,表达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改变,都有可能使细胞转化。从正常的原癌基因转变为具有使细胞转化功能的癌基因的过程称为原癌基因的活化,是功能获得的过程。
第383题 关于病毒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存在于DNA病毒基因组中
B.最初在劳氏(Rous)肉瘤病毒中发现
C.不能使培养细胞癌变
D.又称原癌基因
E.由病毒自身基因突变而来
参考答案:B
解析:
Rous于1911年首先发现鸡肉瘤病毒(RSV)能使鸡胚成纤维细胞在培养中转化,也能在接种鸡后诱发肉瘤。以后的研究证明,它是一种RNA逆转录病毒。它除含有病毒复制所需的基因(如gag、pol及env)外,还含有一种特殊的转化基因,能导致培养的细胞转化( v-onc)。所以,病毒癌基因是存在于病毒(大多是反转录病毒)基因组中能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它不编码病毒结构成分,对病毒无复制作用,但是当受到外界的条件激活时可产生诱导肿瘤发生的作用。并非病毒生长繁殖所必需。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基因。关于病毒癌基因的叙述只有B符合。
第384题 属于抑癌基因的是
A.Rb
B.ras
C.myc
D.erb-2
E.Sis
参考答案:A
解析:
抑癌基因的产物主要包括:①转录调节因子,如Rb、p53。②负调控转录因子,如WT。③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如p15、p16、p21。④信号通路的抑制因子,如ras GTP酶活化蛋白( NF-1),磷脂酶(PTEN)。⑤DNA修复因子,如BRCA1、BRCA2。⑥与发育和干细胞增生相关的信号途径组分,如:APC、Axin等。Rb属于抑癌基因。故选A。
第385题 关于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细胞增生的正调节基因
B.可诱导细胞凋亡
C.能在体外引起细胞转化
D.能在体内诱发肿瘤
E.包括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
参考答案:B
解析:
癌基因又名转化基因,是人类或其他动物细胞(以及致癌病毒)固有的一类基因,它们一旦活化便能促使人或动物的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癌基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病毒癌基因,指反转录病毒的基因组里带有可使受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发生癌变的基因,简写成v-onc;另一类是细胞癌基因,简写成c-onc,又称原癌基因,这是指正常细胞基因组中,一旦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可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换言之,在每一个正常细胞基因组里都带有原癌基因,但它不出现致癌活性,只是在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才变成具有致癌能力的癌基因。癌基因不诱导细胞凋亡。
第386题 关于抑癌基因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
A.发出抗细胞增生信号
B.与癌基因表达无关
C.缺失对细胞的增生、分化无影响
D.不存在于人类正常细胞
E.肿瘤细胞出现时才进行表达
参考答案:A
解析:
抑癌基因也称为抗癌基因,它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生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对于正常细胞,调控生长的基因(如原癌基因等)和调控抑制生长的基因(如抑癌基因等)的协调表达是调节控制细胞生长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这两类基因相互制约,维持正负调节信号的相对稳定。当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自动产生反馈抑制,这时抑制性基因高表达,调控生长的基因则不表达或低表达。癌基因激活与过量表达与肿瘤的形成有关。同时,抑癌基因的丢失或失活也可能导致肿瘤发生。
第387题 血液内存在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代谢终产物的是
A.尿素
B.尿酸
C.肌酐
D.二氧化碳
E.丙酮酸
参考答案:E
解析:
血液中最终代谢产物是指次级代谢产物或初级代谢产物经过中间代谢后产生的产物。脂肪酸、葡萄糖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氨基酸很少参与氧化分解,由于所含成分较复杂(多了氮、硫等原子),代谢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尿素等物质。尿酸是嘌呤的代谢最终产物。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终产物。丙酮酸是糖代谢酵解过程的中间产物,能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第388题 正常人体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A.45%
B.16%
C.10%
D.8%
E.6%
参考答案:D
解析:
人体血液量占人体重量的7%~8%.一个体重50kg的人,其血液量在4000ml左右。
第389题
胆碱酯酶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胆碱酯酶是一种水解酶,它的作用是水解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胆碱能神经(如副交感神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等)末梢释放的一种神经递质。当神经末梢受刺激引起兴奋时,释放乙酰胆碱,与胆碱能受体结合,发挥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作用。故选A
第390题
免疫球蛋白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免疫球蛋白(I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Ig由浆细胞产生,主要存在于生物体血液和其他体液(包括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还可分布在B细胞表面。故选E。
第391题
抗凝血酶 Ⅲ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抗凝血酶 Ⅲ(AT Ⅲ)是一种酶,人体内与凝血系统功能相拮抗的是抗凝血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两者保持动态平。故选B。
第392题 长期饥饿状态下,在血浆中含量明显减少的蛋白是
A.α1球蛋白
B.α2球蛋白
C.β球蛋白
D.γ球蛋白
E.清蛋白
参考答案:E
解析:
人血浆清蛋白是人血浆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约45g/L,占血浆总蛋白的60%。肝脏每天合成12g清蛋白,占肝脏分泌蛋白的50%。短期饥饿情况下,主要由体内的脂肪供给能量。长期不能进食或消耗量过大时,体内的糖原和贮存脂肪已大量消耗之后,将依靠组织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来获得能量,以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消耗顺序一般为糖原、脂肪、蛋白质。所以,长期饥饿状态下,在血浆中含量明显减少的蛋白是清蛋白。血浆蛋白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可分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等5条区带,而用分辨力较高的聚丙烯酰胺凝脉电泳法则可分为34条区带。
第393题 血液非蛋白氮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肌酐
B.肌酸
C.蛋白质
D.尿酸
E.尿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非蛋白氮(NPN)是指血液蛋白质以外的含氮化合物中的氮,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谷胱甘肽、氨基酸、核苷酸、氨等物质中所含的氮,还有一小部分为结构尚未明了的残余氮。其中尿素是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而从尿液中排泄。血尿素的产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创伤、感染、发热、营养不良或接受类固醇皮质激素治疗等高分解状态时,尿素是血液非蛋白氮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选E。
第394题 清蛋白产生的胶体渗透压占血浆胶体总渗透压的
A.55%一60%
B.60%一65%
C.65%一70%
D.70%一75%
E.75%一80%
参考答案:E
解析:
胶体渗透压是血浆中的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包括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其中最主要的是清蛋白。清蛋白占血浆胶体渗透压的75%~80%,主要调节组织与血管之间水分的动态平衡。由于蛋白质分子量较高,与盐类及水分相比,透过膜内速度较慢,使得清蛋白的胶体渗透压与毛细血管的静力压相抗衡,以此来维持正常与恒定的血浆容量。故选E。
第395题 血中哪一种胆红素增加会在尿中出现胆红素
A.非结合胆红素
B.结合胆红素
C.肝前胆红素
D.间接反应胆红素
E.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参考答案:B
解析:
肝细胞损伤时其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除功能均可能受损。由于肝细胞摄取血浆中未结合胆红素能力下降使其在血中的浓度升高,所产生的结合胆红素又可能由于肝细胞肿胀、毛细胆管受压,而在肿胀与坏死的肝细胞间弥散经血窦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亦升高,因其可溶于水并经肾排出,使尿胆红素试验呈阳性。因此,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会在尿中出现胆红素。故选B。
第396题 胆汁中含量最多的有机成分是
A.胆色素
B.胆汁酸
C.胆固醇
D.磷脂
E.黏蛋白
参考答案:B
解析:
胆汁的成分很复杂,除水分和钠、钾、钙、碳酸氢盐等无机成分外,其有机成分有胆盐、胆色素、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和黏蛋白等。胆汁中没有消化酶。胆盐是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形成的钠盐或钾盐,它是胆汁参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胆汁酸主要存在于肠肝循环系统,并通过再循环起一定的保护作用。故选B。
第397题 下列哪种胆汁酸是初级胆汁酸
A.甘氨石胆酸
B.甘氨胆酸
C.牛磺脱氧胆酸
D.牛磺石胆酸
E.甘氨脱氧胆酸
参考答案:B
解析:
胆汁酸(BA),为胆汁的主要有机成分,是几种结构类似的类固醇酸的统称。在人类的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是主要的存在形式,在胆汁的pH环境下,几乎均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存在,称为胆汁酸盐,简称胆盐。初级胆汁酸:由肝细胞直接合成的,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次级胆汁酸:脱氧胆酸、石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牛磺脱氧胆酸、甘氨石胆酸、牛磺石胆酸。上述物质并非肝细胞最初产生的胆汁酸,而是经历了肠道细菌的分解,以及肠肝循环后形成的产物,故冠名为“次级”。甘氨胆酸是初级胆汁酸。故选B。
第398题 胆汁酸合成的关键酶是
A.3α羟化酶
B.6α羟化酶
C.5α羟化酶
D.4α羟化酶
E.7α羟化酶
参考答案:E
解析:
胆固醇在肝内转变为胆汁酸的限速步骤是7α羟化酶催化的羟化作用。7α羟化酶受产物——胆汁酸的反馈调节。因此,设法减少肠道胆汁酸的吸收则可促进肝内胆汁酸的生成,从而降低血胆固醇。维生素C可促进7α羟化酶催化的羟化作用。甲状腺素可通过激活胆汁酸生成中侧链氧化的酶系,促进肝细胞的胆汁酸生成。所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人血胆固醇浓度常偏低,而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病人血胆固醇含量偏高。故选E。
第399题
胆红素在血内运输形式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单核吞噬细胞中生成的胆红素可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浆内主要以胆红素一清蛋白复合体的形式存在和运输。一般说清蛋白与胆红素的结合是可逆的。
第400题
胆红素在肝细胞内存在形式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血中胆红素以“胆红素-清蛋白”的形式送输到肝脏,很快被肝细胞摄取。肝细胞摄取血中胆红素的能力很强。实验证明,注射具有放射性的胆红素后,大约只需18分钟就可从血浆中清除50%。肝脏能迅速从血浆中摄取胆红素,是由于肝细胞内两种载体蛋白Y蛋白和Z蛋白所起的重要作用。故又称“配体结合蛋白”。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