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21题 与DNA结合并阻止转录进行的蛋白质称为
A.正调控蛋白
B.反式作用因子
C.诱导物
D.阻遏物
E.分解代谢基因活化蛋白
参考答案:D
解析:
基因转录有正调控和负调控之分。如细菌基因的负调控机制是当一种阻遏蛋白结合在受调控的基因上时,基因不表达;而从靶基因上去除阻遏蛋白后,RNA聚合酶识别受调控基因的启动子,使基因得以表达,这是正调控。这种阻遏蛋白就是负调控因子。反式作用因子是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分解代谢物基因活化蛋白,这种蛋白可将葡萄糖饥饿信号传递给许多操纵子,使细菌在缺乏葡萄糖时可以利用其他能源。CAP结合DNA是由cAMP控制的。cAMP结合于CAP,诱导CAP发生构象改变,使之能够结合于特定的DNA序列,激活邻近基因的转录。cAMP水平降低时,cAMP与CAP解离,CAP转回到无活性的构象,并与DNA解离,这将关闭葡萄糖以外的其他的与糖代谢相关的操纵子。由于CAP的作用依赖于cAMP,因此,CAP又称为cAMP受体蛋白。阻遏物即阻遏蛋白是基于某种调节基因所制成的一种控制蛋白质,在原核生物中具有抑制特定基因(群)产生特征蛋白质的作用。由于它能识别特定的操纵基因(即操纵子是阻遏蛋白的结合位点),当操纵序列结合阻遏蛋白时会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序列的结合,或使RNA聚合酶不能沿DNA向前移动,阻遏转录,介导负性调节,因而可抑制与这个操纵基因相联系的基因群,也就是操纵子的mRNA合成。
第322题 基因表达中的诱导现象是指
A.阻遏物的生成
B.细菌利用葡萄糖作碳源
C.细菌不用乳糖作碳源
D.由底物的存在引起代谢底物的酶的合成
E.低等生物可以无限制地利用营养物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酶的合成方式和存在时间,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可分为组成酶和诱导酶,组成酶是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它的合成仅受遗传物质控制即受内因控制;诱导酶是在环境中有诱导物(一般是反应的底物)存在时,微生物会因诱导物存在而产生一种酶就是诱导酶,诱导酶的合成除取决于环境中诱导物外,还受基因控制即受内因和外因共同控制。受酶催化的底物常常可以诱导该酶的合成,此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高等动物体内,因有激素的调节作用,底物诱导作用不如微生物体内重要,但是,某些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也受底物的诱导调节。例如,若鼠的饲料中酪蛋白含量从80%增至70%,则鼠肝中的精氨酸酶的活性可增加2倍。在食物消化吸收后,血中多种氨基酸的浓度增加,氨基酸浓度的增加又可以诱导氨基酸分解酶体系中的关键酶,如苏氨酸脱水酶和酪氨酸转氨酶等酶的合成。这种诱导作用对于维持体内游离氨基酸浓度的相对恒定有一定的生理意义。
第323题 关于启动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
A.开始被翻译的DNA序列
B.开始转录生成mRNA的DNA序列
C.开始结合RNA聚合酶的DNA序列
D.阻遏蛋白结合的DNA序列
E.产生阻遏物的基因
参考答案:D
解析:
启动子是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遗传学中是指一段能使基因进行转录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启动子可以被RNA聚合酶辨认,并开始转录。在核糖核酸(RNA)合成中,启动子可以和决定转录的开始的转录因子产成相互作用,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包含核心启动子区域和调控区域,就像“开关”,决定基因的活动,继而控制细胞开始生产哪一种蛋白质。完全的启动子称为规范序列。故选C。
第324题 增强子的作用是
A.促进结构基因转录
B.抑制结构基因转录
C.抑制阻遏蛋白
D.抑制操纵基因表达
E.抑制启动子
参考答案:A
解析:
①增强子能(通过启动子)提高同一条链上的靶基因转录速率。②增强子对同源基因或异源基因同样有效。③增强子的位置可在基因5’-上游、基因内或3’下游序列中。④自身没有5’-或3’-方向性。⑤增强子可远离转录起始点(最多30Kb)。⑥增强子一般具有组织或细胞特异性。
第325题 基因表达调控最重要的环节是
A.基因转录
B.DNA合成
C.转录后加工
D.蛋白质合成
E.蛋白质合成后加工
参考答案:A
解析: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远比原核生物复杂,可以发生在DNA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的修饰、翻译水平和翻译后的修饰等多种不同层次。但是,最经济、最主要的调控环节仍然是在转录水平上。故选A。
第326题 启动子是指
A.DNA分子中能转录的序列
B.与RNA聚合酶结合的DNA序列
C.与阻遏蛋白结合的DNA序列
D.有转录终止信号的序列
E.与顺式作用元件结合的序列
参考答案:B
解析:
启动子是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遗传学中是指一段能使基因进行转录的脱氧核糖核酸( DNA)序列。启动子可以被RNA聚合酶辨认,并开始转录。
第327题 关于乳糖操纵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
A.属于可诱导型调控
B.属于可阻遏型调控
C.结构基因产物抑制分解代谢
D.结构基因产物与分解代谢无关
E.受代谢终产物抑制
参考答案:A
解析:
①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透酶和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子P和一个调节基因I。②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存在时,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处,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作为诱导物诱导阻遏蛋白变构,不能结合于操纵序列,乳糖操纵子被诱导开放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所以,乳糖操纵子的这种调控机制为可诱导的负调控。③CAP的正性调节:在启动子上游有CAP结合位点,当大肠杆菌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环境转变为以乳糖为碳源的环境时,cAMP浓度升高,与CAP结合,使CAP发生变构,CAP结合于乳糖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结合位点,激活RNA聚合酶活性,促进结构基因转录,调节蛋白结合于操纵子后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对乳糖操纵子实行正调控,加速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④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中的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与CAP的正调控两种机制,互相协调、互相制约。
第328题 关于TFⅡD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
A.是唯一能与TATA盒结合的转录因子
B.能促进RNApolⅡ与启动子结合
C.具有ATP酶活性
D.能解开DNA双链
E.抑制DNA基因转录
参考答案:A
解析:
TFⅡD含有TATA结合蛋白(TBP),能识别TATA序列并与之结合。故选A。
第330题 有关类固醇激素作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可进入核内,直接促进转录
B.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激活G蛋白
C.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热休克蛋白
D.激素与受体结合后促进受体解聚
E.其受体具有转录因子功能
参考答案:E
解析:
类固醇激素,又称甾体激素,是一类脂溶性激素。其结构的基本核是由三个六元环及一个五元环合并生成的环戊烷多氢菲。二步作用原理:第一步是激素与胞质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质受体复合物。第二步是与核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从而激发DNA的转录过程,生成新的mRNA,诱导蛋白质合成,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具有转录因子功能。故选E。
第331题
1,4,5-三磷酸肌醇(IP3)可以
A.促进甘油二酯生成
B.使细胞膜钙泵活性增强
C.促进内质网中Ca2+释放至胞液
D.促进Ca2+与CAM结合
E.促进Ca2+与蛋白激酶C结合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于IP3是水溶性的,它可以从质膜扩散到胞质溶胶,以后与内质膜或液泡膜上的IP3-闸门Ca2+通道结合,使通道打开。液泡Ca2+浓度高,Ca2+就顺着浓度梯度由液泡迅速地释放出来,增加胞质Ca2+浓度,于是引起生理反应。这种IP3促使胞库释放Ca2+,增加胞质Ca2+的信号转导,就称为IP3/Ca2+信号传递途径。
第332题
G蛋白游离的α亚基GTP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在静息状态下,G蛋白以异三聚体的形式存在与细胞膜上,并与GDP相结合,而与受体则呈分离状态。当配体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时,触发了受体蛋白分子发生空间构象的改变,从而与G蛋白α亚单位相接触,这导致α亚单位与鸟苷酸的亲和力发生改变,表现为与GDP的亲和力下降,与GTP的亲和力增加,故α亚单位转而与GTP结合。α亚单位与GTP的结合诱发了其本身的构象改变,一方面使α亚单位与β、γ亚单位相分离,另一方面促使与GTP结合的α亚单位从受体上分离成为游离的α亚单位;这是G蛋白的功能状态,能调节细胞内的效应蛋白的生物学活性,GS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实现细胞内外的信号传递。故选E。
第333题
G蛋白结合GDP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当配体与受体结合的信号解除时,完成了信号传递作用的α亚单位同时具备了GTP酶的活性,能分解GTP释放磷酸根,生成GDP,这诱导了α亚单位的构象改变,使之与GDP的亲和力增强,并与效应蛋白分离。最后,α亚单位与β、γ亚单位结合恢复到静息状态下的G蛋白。故选A。
第334题
胰岛D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胰岛D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对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与A细胞分泌胰升血糖素均有抑制作用,且以抑制胰升血糖素占优势,故可防治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中撤除胰岛素后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据Unger及Orci推测认为在正常人中此三种细胞分泌三种激素呈旁分泌作用而相互调节,使血糖维持于正常范围内。故选B。
第335题
EGF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最早发现的生长因子,对调节细胞生长、增生和分化起着重要作用。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蛋白有53个氨基酸残基,三个二硫键,质量6000Da。故选D。
第336题 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可通过下列哪条共同途径传递信息
A.形成动作电位
B.使离子通道开放
C.与受体结合
D.通过胞饮进入细胞
E.使离子通道关闭
参考答案:C
解析:
受体在药理学上是指糖蛋白或脂蛋白构成的生物大分子,存在于细胞膜、胞质或细胞核内。不同的受体有特异的结构和构型。受体在细胞生物学中是一个很泛的概念,意指任何能够同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或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结合并能引起细胞功能变化的生物大分子。
第337题 激素的第二信使不包括
A.PIP2
B.cAMP
C.DG
D.Ca2+
E.IP3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二信使在生物学里是胞内信号分子,负责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第二信使包括: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肌醇三磷酸(lP3)、甘油二酯(DG)、钙离子(Ca2+)。
第338题 通过细胞膜受体发挥作用的激素是
A.雌激素
B.孕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甲状腺素
E.胰岛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胰岛素所结合的细胞表面受体是一种糖蛋白,系α-2β-2杂二聚体,细胞膜外为α亚基,膜内为β亚基。胰岛素与α亚基结合,激活β亚基上酪氨酸激酶,使受体自身磷酸化。胰岛素受体是细胞表面的一种大蛋白质,胰岛素与这种蛋白质分子结合,对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糖分作为能源非常必要。雌激素、孕激素与雄激素等进入靶细胞后直接穿越核膜与核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甲状腺激素属含氮激素,但可进入胞内与核受体结合,糖皮质激素主要是通过结合GRα发挥其生物学效应,GR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组织细胞中,在机体内GR主要存在于细胞胞质中,胰岛素除作用于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外,亦可进入胞内作用。
第339题 蛋白激酶的作用是使
A.蛋白质水解
B.蛋白质或酶磷酸化
C.蛋白质或酶脱磷酸
D.酶降解失活
E.蛋白质合成
参考答案:B
解析:
蛋白激酶又称蛋白质磷酸化酶,一类催化蛋白质磷酸化反应的酶。它能把腺苷三磷酸(ATP)上的γ-磷酸转移到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残基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磷酸化反应是发生在蛋白质的丝氨酸残基上的。
第340题 cAMP可以别构激活的酶是
A.蛋白酶
B.蛋白激酶
C.磷蛋白磷酸酶
D.还原酶
E.转肽酶
参考答案:B
解析:
蛋白激酶有很多种,比较重要包括PKA、PKC、PhK、PTK,其中能被cAMP激活的是蛋白激酶A即PKA,又称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cAPK)。PKA全酶由4个亚基组成(R2C2),包括两种亚基,即对cAMP高亲和力的调节亚基(R)和催化亚基(C)。在没有cAMP时,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形成无酶促活性的R2C2复合体。PKA可被lOnmol/L的cAMP激活,每2分子cAMP与每1个调节亚基结合导致R2C2解离成1个R2亚基和2个C亚基,cAMP与调节亚基的结合解除了对催化亚基的抑制作用,自由的催化亚基因此具有了活性,是一种别构激活。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