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1题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A.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B.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C.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D.设立专人负责各施工区域的卫生防疫工作
E.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六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
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第162题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
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
B.停业、停工、停课
C.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D.宣布疫区
E.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参考答案:E
解析:
第四十二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第163题 法定传染病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应当由下列哪个部门决定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国家疾病控制中心
E.国务院
参考答案:A
解析:
法律防备未列入名录的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发生: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第164题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第166题 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是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
A.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B.流行性出血热
C.登革热
D.血吸虫病
E.艾滋病
参考答案:A
解析:
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虽然只被纳入乙类,但由于其传染性强、危害大,如果先要报批、公布才能实施,难免贻误时机,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法律特别授权,这三种乙类传染病可以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167题 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和物品,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及时采取
A.强制隔离治疗
B.必要的卫生处理
C.报告上级卫生行政机关处理
D.提请卫生防疫部门处理
E.封闭场所并销毁物品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和物品,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卫生处理
第168题 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第169题 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是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条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170题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包括
A.鼠疫、霍乱
B.鼠疫、霍乱、艾滋病
C.鼠疫、霍乱、伤寒和副伤寒
D.鼠疫、霍乱、艾滋病、伤寒和副伤寒
E.鼠疫、艾滋病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鼠疫、霍乱。
第171题 教育部所属综合大学的附属医院发现脊髓灰质炎疫情,应当报告的部门是
A.国家卫生行政部门
B.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所在地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E.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参考答案:D
解析:
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这四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172题 某医疗机构发现了甲类传染病,此时应及时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B.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C.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D.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留下其书面意见可以放行
E.对本医疗机构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必须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参考答案:D
解析:
参见《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第173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传染病责任报告人的是
A.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
D.社会福利机构
E.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参考答案:D
解析:
传染病的责任报告人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
军队系统的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
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
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
第174题 张某,在某医疗机构进行身体检查时被查出患有血吸虫病,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对于张某该医疗机构应当
A.在指定的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B.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C.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D.在指定场所进行隔离治疗
E.强制隔离治疗
参考答案:B
解析:
血吸虫病属于乙类传染病
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第175题 E县张某系霍乱患者,在A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期间,擅自逃出医院回到E县,脱离隔离治疗。为防止霍乱传播,可以协助传染病医院追回张某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的机构是
A.疾病控制中心
B.民政部门
C.司法机关
D.公安机关
E.卫生行政部门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第176题 医疗卫生机构违反条例规定,公开艾滋病病人信息的,应依照哪项法规予以处罚
A.艾滋病防治条例
B.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C.传染病防治法
D.保密法
E.执业医师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艾滋病防治条例》中规定:第五十六条医疗卫生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或者其家属的信息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177题 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是
A.政府领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B.宣传教育,行为干预
C.行为干预,关怀救助
D.统一协调,综合防治
E.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参考答案:E
解析:
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的防范意识。
第178题 进口下列,应当经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批准,但不包括
A.人体血浆
B.人体组织
C.人体细胞
D.人体血液制品
E.人体血液
参考答案:D
解析:
《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七条进口人体血液、血浆、组织、器官、细胞、骨髓等,应当经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批准;进口人体血液制品,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进口药品注册证书。
A.降级
B.撤职
C.开除
D.吊销张某的执业证书
E.通告批评,予以警告
参考答案:E
解析:
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对提供免费咨询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告批评,给予警告。
第180题 下列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造成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不包括
A.血站
B.单采血浆站
C.医疗卫生机构
D.血液制品生产单位
E.卫生行政部门
参考答案:E
解析:
第六十条血站、单采血浆站、医疗卫生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造成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