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1题 12个月,男婴。Ⅱ°烧伤面积10%,体重10kg,额外丢失液量为
A.150ml
B.200ml
C.250ml
D.300ml
E.100ml
参考答案:B
解析:
参照下表计算。2×10×10=200
II°、III°烧伤的补液量的计算
第一个24小时内 第二个24小时内
每1%面积、公斤体重补液量(为额外丢失) 成人1.5ml 儿童1.8ml 婴儿2.0ml 第一个24小时的1/2
晶体液:胶体液 中、重度 2:1 2:1 2:1 同左
特重 1:1 1:1 1:1 同左
基础需水量 2000ml 60-80ml/kg 100ml/kg 同左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成人)+基础需水量]
第62题 9个月男婴Ⅱ度烧伤时每1%面积、公斤体重额外丢失补液量是
A.2.0ml
B.3.0ml
C.1.0ml
D.2.5ml
E.1.5ml
参考答案:A
解析:
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Ⅱ度、Ⅲ度)每公斤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液1.5ml,小儿应补2.0ml。因此A选项为正确答案。
第63题 患者女性,33岁,体重50kg,汽油火焰烧伤,Ⅱ度烧伤面积73%,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总量是
A.7500ml
B.9500ml
C.5500ml
D.8500ml
E.6500ml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50×73×1.5+2000=7475ml。
第64题 患者男性,19岁,右手背部深Ⅱ度烧伤10天,近一天出现乏力、头痛及张口困难,下列的诊治措施不正确的是
A.腰穿脑脊液检查
B.10%水合氯醛30ml保留灌肠
C.白蛋白20g静脉注射
D.手背部烧伤部位清创
E.TAT2万U静脉注射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者诊断为破伤风,E、B、C、D均为其处理措施。
第65题 该患者的烧伤总面积约为
A.5×9%
B.7×9%
C.3×9%
D.6×9%
E.4×9%
参考答案:D
解析:
部位 | 成人各部位面积(%) | 小儿各部位面积(%) |
头颈部 | 9%(9×1)(头部、面部、颈部各占3%) | 9+(12-年龄) |
双上肢 | 18%(9×2)(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 | 9×2 |
躯干 | 27%(9×3)(前躯13%,后躯13%,会阴1%) | 9×3 |
双下肢 | 46%(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9×5+1) | 9×5+1-(12-年龄) |
第66题 该患者Ⅲ度烧伤面积是
A.3×9%
B.5×9%
C.1×9%
D.4×9%
E.2×9%
参考答案:E
解析:
Ⅲ度烧伤:创面苍白或焦黄色,干燥,较硬。多能见到黑紫色树枝样粗大的皮下静脉网,无痛感。本病例Ⅲ度烧伤的部位为双上肢,根据九分法,选E。
第67题 其中Ⅲ度创面的处理原则正确的是
A.休克期过后半个月内切痂
B.开始补液后2小时内切痂
C.休克期常规切痂
D.争取复苏平稳,据情尽早切痂
E.常规分次切痂
参考答案:D
解析:
Ⅲ度创面的处理原则应争取复苏平稳,据情尽早切痂
第68题 患者男性,28岁,体重50kg,Ⅱ度以上烧伤面积40%,其第1个24小时的前8小时内的补液量是
A.2000ml
B.3000ml
C.1000ml
D.2500ml
E.1500ml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50×40×1.5+2000=5000ml,前8小时内补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的一半,因此为2500ml。
第69题
患者男性,体重50kg,躯干部、双臀及双大腿Ⅱ度烧伤,双小腿及双足Ⅲ度烧伤,第一个24小时应补充的胶体量是
A.2700ml
B.3600ml
C.1500ml
D.3200ml
E.1800ml
参考答案:A
解析:
该患者补充的胶体量=(27+5+21+13+7)×50×0.75=2737.5,据题意该患者是特重,晶体液:胶体液按 1:1。躯干部为27,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
第70题 烧伤总面积为
A.48%
B.49%
C.50%
D.51%
E.47%
参考答案:E
解析:
成人烧伤面积计算
头、面、颈部三者各占3%,也就是9%×1=9%(一个9%)。
双上肢即双手、双前臂、双上臂各占5%、6%、7%,也就是18%,即9%×2=18%(二个9%)。
躯干的前躯干、后躯干、会阴部各占13%、13%、1%,也就是9%×3=27%(三个9%)。
双下肢包括臀、双大腿、双小腿和双足,依次各占5%、21%、13%、7%,即双下肢总面积为5%+21%+13%+7%=46%,也就是9%×5+1%(5个9%加上1%)。
此题中该患者烧伤面积=3%+13%+6%+5%+13%+7%=47% 故选E。
第71题 输液计划起算时间
A.下午4时
B.下午5时
C.下午6时
D.下午8时
E.下午2时
参考答案:A
解析:
当不能明确其具体受伤时间时候,液体复苏公式时间点应从送入医院一刻开始算起,为下午4时
第72题 烧伤后第一个24h总量为
A.6200ml
B.6800ml
C.5400ml
D.6000ml
E.5600ml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患者烧伤面积为47%。第一个24小时补液47*60*1.5=4230ml,加上基础需水量2000ml,共6230ml。故选A
第73题 患者男性,18岁。右足和右小腿被开水烫伤,有水疱伴剧痛。创面基底部肿胀发红,该病人烧伤面积和深度的诊断为
A.5%深Ⅱ°
B.10%浅Ⅱ°
C.15%浅Ⅱ°
D.5%浅Ⅱ°
E.10%深Ⅱ°
参考答案:B
解析:
双小腿十三双足七,右足右小腿是10%。
浅Ⅱ度是表皮全层和真皮浅层的损伤,产生水泡、充血、肿胀,明显剧痛。深Ⅱ度是表皮全层和真皮大部分的损伤,有水泡,创面苍白,夹有红色斑点,疼痛迟钝。
第74题 患者男性,55岁,厨师,右上肢烫伤,创面与本人手指并拢时的2只手掌等大,相当于其体表面积的百分比为
A.2.0%
B.3.0%
C.1.0%
D.2.5%
E.1.5%
参考答案:A
解析:
成年男性一手掌约1%,故选A
第75题 患者男性,50岁,烧伤患者,烧伤总面积35%,其中Ⅲ度烧伤面积10%。该患者属于下列哪种烧伤类型
A.重度烧伤
B.小面积烧伤
C.轻度烧伤
D.特重烧伤
E.中度烧伤
参考答案:A
解析:
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度烧伤面积10%~19%,或烧伤面积虽不足30%,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的为重度烧伤。
第76题 患者女性,52岁。上肢被开水烫伤,皮肤见多数较大水疱,其烧伤累及皮肤的深度为
A.真皮深层
B.表皮
C.皮肤及皮下组织
D.皮肤全层
E.真皮浅层
参考答案:E
解析:
Ⅰ度烧伤:为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的损伤。局部红肿,故又称红斑性烧伤。有疼痛和烧灼感,皮温稍增高,3~5天后局部由红转为淡褐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表皮皱缩脱落后愈合。可有短时间色素沉着,不留瘢痕。
浅Ⅱ度烧伤:伤及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局部红肿,有大小不一水疱,内含黄色或淡红色血浆样液体或蛋白凝固的胶冻物。若无感染等并发症,约2周可愈。愈后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不留瘢痕,皮肤功能良好。
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局部肿胀,间或有较小水疱。由于残存真皮内毛囊、汗腺等皮肤附件,仍可再生上皮,如无感染,一般3-4周可自行愈合。愈合后可有瘢痕和瘢痕收缩引起的局部功能障碍。
Ⅲ度烧伤:全层皮肤烧伤,可深达肌甚至骨、内脏器官等。皮肤坏死、脱水后形成焦痂,故又称为焦痂型烧伤。创面蜡白或焦黄,甚至炭化。干燥,无渗液,发凉,针刺和拔毛无痛觉。可见粗大栓塞的树枝状血管网(真皮下血管丛栓塞),以四肢内侧皮肤薄处较为典型。愈合后多形成瘢痕,正常皮肤功能丧失,且常造成畸形。
目前多采用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拟订的分类标准:
轻度烧伤:面积在9%以下的Ⅱ度烧伤。
中度烧伤:总面积在10%—29%之间的Ⅱ度烧伤,或Ⅲ度烧伤面积不足10%.
重度烧伤:烧伤面积在30%~49%,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l9%之间,或烧伤面积不足30%,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全身情况较重或已有休克;②较重的复合伤;③中、重度吸人性损伤。
特重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20%以上。
第77题 患者男性,38岁。不慎跌入热水池中烫伤臀部及双下肢,按新九分法其烧伤面积为
A.46%
B.63%
C.27%
D.54%
E.36%
参考答案:A
解析:
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共计46%。
第78题 患儿男性,11个月。Ⅱ°烧伤面积10%,体重10kg,额外丢失液量为
A.200ml
B.300ml
C.100ml
D.250ml
E.150ml
参考答案:A
解析:
按照患者的烧伤面积和体重计算,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Ⅱ°、Ⅲ°)每千克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液共1.5ml(小儿2.0ml)。故额外丢失量为2×10×10=200ml。
A.3100ml
B.2300ml
C.3900ml
D.2700ml
E.3500ml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者的烧伤面积为6%+6%+21%+13%+1%=47%。其烧伤程度大部分为Ⅱ度,小部分属于Ⅲ度。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60×47×1.5+2000=6230ml。伤后8小时内补充总量的一半,6230÷2=3115ml。故选A。
第80题 男,18岁。右足和右小腿被开水烫伤,有水疱伴剧痛。创面基底部肿胀发红,该病人烧伤面积和深度的诊断为
A.5%深Ⅱ度
B.10%浅Ⅱ度
C.10%深Ⅱ度
D.15%浅Ⅱ度
E.5%浅Ⅱ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双小腿十三双足七,右足右小腿是10%。
浅Ⅱ度是表皮全层和真皮浅层的损伤,产生水泡、充血、肿胀,明显剧痛。
深Ⅱ度是表皮全层和真皮大部分的损伤,有水泡,创面苍白,夹有红色斑点,疼痛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