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医学免疫学题库(163题)


第41题 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Ts细胞:即抑制性T细胞,表达CD8或CD4分子,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释放IL-10、TGF-β、IFN-γ等细胞因子而下调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功能。
Tc,细胞毒性T细胞,也称杀伤性T细胞。表达CD8分子或CD4分子,主要功能是通过特异性识别靶细胞,释放穿孔素、颗粒酶或表达FasL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或凋亡。
TH:免疫调节细胞的一种,辅助型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Th1和Th2在免疫功能上具有合作性,Th1主要辅助细胞免疫,清除胞内细菌病毒及肿瘤细胞,Th2则主要辅助体液免疫,清除胞外细菌、病毒和毒素。Th1对付原虫,Th2对付蠕虫,在变态反应方面Th1和Th2也似互补。Th1启动细胞免疫诱发迟发性超敏反应(DTH),分泌IL-2,IFN-γ;Th2通过促使IgE分泌刺激Bas和Mas活化,诱发速发性超敏反应。


第42题 有特异性抗原受体的细胞是


A.B淋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NK细胞

E.单核细胞


参考答案:A


解析: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以单体形式存在,能结合特异性抗原。


第43题 关于NK细胞正确的叙述是


A.发现具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

B.具有MHC的限制性

C.具有ADCC效应

D.分泌与TH2相同的细胞因子

E.具有抗体产生作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NK细胞(naturalkillercell,自然杀伤细胞)是与T、B细胞并列的第三类群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较少,在外周血中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5%,在脾内约有3%~4%,也可出现在肺脏、肝脏和肠粘膜,但在胸腺、淋巴结和胸导管中罕见。NK细胞较大,含有胞浆颗粒,故称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可非特异直接杀伤靶细胞,这种天然杀伤活性既不需要预先由抗原致敏,也不需要抗体参与,且无MHC限制。


第44题 能够产生抗体的结构是


A.T细胞

B.未活化的B细胞

C.浆细胞

D.NK细胞

E.B细胞


参考答案:C


解析:

B细胞是体液免疫的细胞,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细胞。B细胞成熟后发育成浆细胞,由浆细跑产生抗体。


第45题 T细胞不能


A.产生细胞因子

B.直接杀伤靶细胞

C.参与病毒的免疫应答

D.介导ADCC效应

E.诱导抗体的类别转换


参考答案:D


解析: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是指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表达的IgG Fc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IgG的Fc段结合,杀伤这些靶细胞(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等)。可见,ADCC无T细胞参与。


第46题 浆细胞主要存在于


A.胸腺

B.外周血

C.脾及淋巴结

D.粘膜相关的淋巴细胞

E.骨髓


参考答案:C


解析:

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增殖而形成的一种不再具有分化增殖能力的终末细胞。在分化过程中获得特有的浆细胞抗原,这是浆细胞区别于淋巴细胞的主要膜标志。浆细胞在体内的分布与淋巴细胞大致相似,主要分布在淋巴结和脾脏。


第47题 CD4阳性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特异性杀伤作用

B.吞噬作用

C.辅助作用

D.抑制作用

E.抗原呈递作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CD4和CD8是区分CD4+和CD8+T细胞的标志,CD4和CD8分子分别与MHCII类和I类分子结合,可增强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或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辅助TCR识别抗原,所以又称为T细胞的辅助受体(coreceptor)。


第48题 B细胞不具备的受体


A.E受体

B.有丝分裂素受体

C.C3b受体

D.Fc受体

E.TCR


参考答案:E


解析:

光就题目本身来说,可以用排除法,TCR是Tcellreceptor的简称,特异性地表达在T细胞表面,是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分子,因此可排除其它的选项。
B细胞表面的有丝分裂原受体,包括针对脂多糖,葡萄球菌A蛋白的受体,这些有丝分裂原与其相应受体相结合,引起B细胞发生转化和增殖。B细胞表面表达的CD21分子即CR2,补体受体2,可以与C3b相结合,增强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另外,B细胞表面表达的CD32分子为FcγR,是BCR复合物的抑制性辅助受体。


第49题 T细胞不具有的受体是


A.E受体

B.抗原受体

C.有丝分裂素的受体

D.Tμ或Tγ受体

E.IgGFc受体


参考答案:E


解析:

IgGFc受体是B细胞所具有的受体。


第50题 与绵羊RBC相结合形成E花环的细胞是


A.T

B.B

C.Mφ

D.中性粒细胞

E.肥大细胞


参考答案:A


解析:

人类T淋巴细胞能与绵羊红细胞(SRBC)结合形成花结。称为E花结。近年来E花结试验已被用于人外周血液T细胞计数,作为反映人体内细胞免疫水平的一种方法,但影响E花结试验的因素较多,测定的数值往往波动较大。


第51题 以下哪种分子不存在于T细胞表面


A.CD2

B.CD3

C.CD28

D.TCR

E.CD80


参考答案:E


解析:

T细胞表面标志(1)T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如CD2/E受体(又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LFA-2)CD3、CD4、CD8、CD28。(2)有丝分裂原受体如PHA受体、ConA受体和PWM受体。它们被相应有丝分裂原结合后,能非特异地激活多克隆淋巴细胞。(3)细胞因子受体如IL-2、IL-4、IL-10、IL-12受体等。所以答案应该是E。


第52题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不需要的因素是


A.胸腺微环境的作用

B.受体基因重排

C.神经内分泌的作用

D.阳性和阴性选择

E.骨髓微环境的作用


参考答案:E


解析:

T-淋巴细胞是通过受体(TCR)来识别抗原的。组成T细胞受体的多肽链包括α、β、γ和δ,与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排类似,编码4条多肽链的TCR基因的重排(V-D-J)使T细胞受体产生多样性和特异性。故可利用重排的T细胞受体基因作为T细胞克隆的标志。
T细胞起源于骨髓的淋巴样多能干细胞,在胸腺发育成熟后,成为成熟的初始T细胞(naiveTcell)进入外周循环。进入胸腺的T细胞(称为胸腺细胞)要发生一系列的基因重排并经过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才能成为具有自身限制性和自我耐受的初始T细胞。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很明显不需要骨髓环境(两者的解剖位置不同)


第53题 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A.B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NK细胞

D.CTL细胞

E.LAK细胞


参考答案:D


解析:

CTL,细胞毒T淋巴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CTL是白细胞的亚部,为一种特异T细胞,专门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作用。对某些病毒、肿瘤细胞等抗原物质具有杀伤作用,与自然杀伤细胞构成机体抗病毒、抗肿瘤免疫的重要防线。


第54题 免疫球蛋白的超变区在


A.可变区

B.恒定区

C.铰链区

D.CHl区

E.CH2区


参考答案:A


解析:

免疫球蛋白的两条轻链与两条重链由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四肽链分子,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单体。免疫球蛋白单体中四条肽链两端游离的氨基或羧基的方向是一致的,分别称为氨基端(N端)和羧基端(C端)。在Ig单体分子的N端,轻链的1/2与重链的1/4氨基酸排列顺序随抗体特异性不同而变化,故称这个区域为可变区(V区)。在Ig多肽链的C端,轻链的其余1/2和重链的3/4部分,氨基酸数量、种类、排列顺序及含糖量都比较稳定,故称为恒定区(C区)。

在V区某些特定位置上,其氨基酸残基的组成和排列顺序比可变区内其他位置上的氨基酸残基更易变化,故称这些部位为超变区。


第55题 下列哪种是抗体


A.溶血素

B.植物血凝素

C.过敏毒素

D.细菌素

E.抗生素


参考答案:A


解析:

溶血素作为抗体会与对相应的抗原结合,产生溶血作用。


第56题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A.VL和VH区

B.CHl区

C.铰链区

D.CH3区

E.CD4区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目选A

Ig不同的功能区具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①VH和VL是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V区中与抗原决定簇互补结合的部位;

②CL和CH1带有同种异型的遗传标记;

③CH2是补体结合点,参与补体激活;母体的IgG可借助CH2区通过胎盘主动传递到胎儿体内;

④CH3具有与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的功能;

⑤IgE的CH4可与肥大细胞结合,参与Ⅰ型超敏反应。

在Ig的CH1和CH2之间有一个能自由折叠的区域,即铰链区。铰链区所含氨基酸残基数目不等,此区段富含脯氨酸和双巯键,易于发生伸展和转动,因而①当免疫球蛋白与抗原结合时,此区便发生转动,使抗体分子上的两个抗原结合位点更好地与抗原决定簇相结合;②易于蛋白酶接近,故此区对蛋白酶敏感,使Ig易被蛋白酶水解;③抗体与抗原结合使免疫球蛋白变构,暴露补体结合位点,为补体活化创造了条件。


第57题 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是


A.Fc段

B.Fab段

C.铰链区

D.轻链c末端

E.重链c末端


参考答案:B


解析:

Fab片段: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是决定抗体特异性的部位,Fc片段:与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有密切的关系。


第58题 独特型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差异主要在


A.恒定区

B.铰链区

C.可变区

D.超变区

E.补体结合区


参考答案:D


解析:

独特型抗原:是指不同特异性Ig分子的V区和T、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TCR和BCR)V区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记,其特异性由Ig高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和构型决定。由于每一个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Ig分子均具有不同于其他Ig分子的HVR结构,因此Ig独特型抗原表位的数目十分庞大。


第59题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抗体


A.新生儿从母体得到的IgG

B.胎盘球蛋白

C.IgA

D.抗毒素血清

E.免疫佐剂


参考答案:E


解析:

佐剂是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第60题 免疫球蛋白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L链

B.H链

C.二硫键数目

D.单体数

E.分子量大小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其重链(H链)恒定区抗原特异性的不同,可将重链分为五种,相应的免疫球蛋白分为5类。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