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61题 阑尾残端安全处理的最好方法是
A.结扎
B.结扎和包埋
C.单纯包埋
D.挤压
E.石炭酸烧灼
参考答案:B
解析:
处理阑尾根部:在距离盲肠0.5cm处用钳轻轻夹阑尾后用丝线或肠线结扎阑尾,在于结扎线远侧0.5cm处切断阑尾,残端用碘酒、酒精处理。于盲肠壁上缝荷包线将阑尾残端埋入。所以此题应该选B.结扎和包埋。
第562题
男,70岁,腹部疼痛6天,以右下腹为重,伴呕吐。检査:急性病容,右下腹饱满压痛,肌紧张,血WBC14.5×109/L,腹部透视可见少量气液平面。最可能的诊断为
A.阑尾周围脓肿
B.急性肠梗阻
C.急性胰腺炎
D.急性胆囊炎
E.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阑尾炎病程超过3天,持续高热,腹痛持续存在,但常不剧烈,右下腹可触及有压痛的包块,白细胞居高不下。急性阑尾炎化脓性坏疽时,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出现炎性包块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A.阑尾在盲肠的开口狭小,出现阻塞
B.阑尾黏膜内有丰富淋巴系统,出现肿胀梗阻
C.阑尾动脉为终末血管,出现梗塞缺血坏死
D.阑尾长,阑尾系膜短,出现扭转坏死
E.阑尾蠕动慢而弱,进入的残渣和粪便嵌顿引起坏死
参考答案:C
解析:
阑尾动脉为一细小的终末动脉,可因痉挛收缩而导致阑尾缺血、坏死,使细菌有机可乘,由内向外引起阑尾炎症。
第564题 急性阑尾炎穿孔最易形成弥漫性腹膜炎者为
A.老年人
B.儿童
C.孕妇
D.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E.全身抵抗力低下者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儿在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孕妇将大网膜推起不容易包裹炎症易形成弥漫性腹膜炎。但孕妇的抵抗力要比小孩强,且阑尾受子宫推起,也上移。所以最佳答案应选B。
第565题 男,27岁。腹痛伴恶心5天。5小时前脐周疼痛伴呕吐,继而右下腹疼痛逐渐加剧。查体:右下腹部可触及一直径约5cm肿块,界不淸,明显触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肠癌
B.克罗恩病
C.阑尾周围脓肿
D.溃疡性结肠炎
E.肠梗阻
参考答案:C
解析:
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时,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出现炎性包块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第566题 关于小儿急性阑尾炎,叙述错误的是
A.病情发展快且重
B.右下腹体征明显
C.穿孔率达80%
D.并发疗及死亡率较高
E.宜早期手术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儿大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患儿也不能清楚地提供病史。其临床特点:
(1)病情发展较快且较重,早期即出现高热,呕吐等症状;
(2)右下腹体征不明显,不典型,但有局部压痛和肌紧张,是小儿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3)穿孔率较高,并发症和死亡率也较高。
第567题 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
A.急性胆囊炎
B.消化性溃疡穿孔
C.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肠梗阻
参考答案:C
解析:
最严重并发症是门静脉炎: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门静脉炎症。临床表现有肝肿大和压痛、黄疸、畏寒、高热等。如病情加重会产生感染性休克和败血症,治疗延误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它的后果最严重。
第568题 该患者最佳治疗方法为
A.观察
B.急诊行手术治疗
C.抗炎补液
D.中药治疗
E.对症治疗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例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症状较重,所以,已不能进行保守治疗,此时最佳的治疗是手术。补液也需要进行但不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第569题 该患者可能出现的最严重并发症为
A.门静脉炎
B.肠梗阻
C.化脓性腹膜炎
D.腹腔脓肿
E.水,电解质紊乱
参考答案:A
解析:
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1)腹腔脓肿:在阑尾周围形成的脓肿为阑尾周围脓肿。但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膈下和肠间隙等处。临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腹膜刺激征象,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B型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和定位。一经诊断即应及时手术切开引流。
(2)内、外瘘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一部分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瘘或外瘘;脓液可从瘘管排出。X线钡剂检查可协助了解瘘管的走行和范围,有助于选择扩大引流或切除瘘管的治疗方法。
(3)门静脉炎: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门静脉炎症。临床表现有肝肿大和压痛、黄疸、畏寒、高热等。如病情加重会产生感染性休克和败血症,治疗延误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
第570题 该患手术后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为
A.肠粘连梗阻
B.肠瘘
C.腹腔残余脓肿
D.腹腔出血
E.切口感染
参考答案:E
解析:
以下内容供您参考:
该患者考虑为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为:
阑尾切除术的并发症:
(1)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常在手术后发现,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关键在于预防,应注意阑尾系膜结扎要确切,系膜肥厚者应分束结扎,结扎线距系膜断缘要有一定距离(>1cm),系膜结扎线及时剪除,不要再次牵拉以免松脱。一旦发生出血,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血。
(2)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多发生于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及合并穿孔者。表现为术后3天左右切口胀痛或跳痛,体温升高,局部红肿、压痛明显,甚至出现波动等。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此并发症已较前减少。术中加强切口保护、切口冲洗、彻底止血和消灭死腔等措施可预防切口感染。处理原则:可先行试穿抽出脓液,或于波动处拆除缝线,排出脓液,敞开引流;如位置深在,不能只满足于皮下引流;引流的同时,还应剪除伤口内的丝线头等异物和定期换药。
(3)粘连性肠梗阻:是阑尾切除术后较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多发生于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者,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术后卧床等多种原因有关。早期手术,术后左侧卧位,早期离床活动可适当预防此并发症。一般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及全身支持疗法,梗阻多可缓解。如不缓解,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时,需手术治疗。
(4)阑尾残端炎:阑尾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cm)时,术后可发生残端炎症,表现与阑尾炎相同症状。应行X线钡剂灌肠检查以明确诊断。也偶见于前次术中未能切除病变阑尾,而将其遗留,术后炎症复发。症状较重时应再次手术切除过长的阑尾残端。
(5)粪瘘:很少见。多发生于坏疽性阑尾炎、阑尾根部穿孔或盲肠病变严重者。产生术后粪瘘的原因有多种,阑尾残端单纯结扎,其结扎线脱落;盲肠组织水肿脆弱,术中缝合时裂伤;盲肠原有结核、癌症等。常于术后数日内由切口排出粪臭分泌物,其余与阑尾周围脓肿临床表现类似。粪瘘发生时多已局限化,很少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如远端肠道无梗阻,经换药等非手术治疗多可自行闭合。如经过2—3个月仍不闭合;则需手术治疗。
第571题 急性阑尾炎的体征中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A.右腹肌紧张
B.转移性腹痛和右下腹部压痛
C.右腹Murphy征阳性
D.腰大肌试验阳性
E.闭孔内肌试验阳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急性阑尾炎: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上腹部和脐部周围疼痛,数小时后疼痛转移到右下腹,并在右下腹有显著的触痛,一般诊断不难,但仍存在20%左右的误诊率。根据题意,此题只有B.转移性腹痛和右下腹部压痛符合。
第572题 男,60岁。阑尾切除术后第1天起上腹隐痛,伴发热、寒战,体温高达39.5℃,无腹泻。右下胸叩痛,呼吸音减弱;腹稍胀,右上腹压痛,腹肌软,未及肿块,肠鸣音不亢进。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侧肺炎
B.右侧肺不张
C.膈下脓肿
D.盆腔脓肿
E.小肠梗阻
参考答案:C
解析:
急性腹膜炎或腹腔内脏器官的炎性病变治疗过程中,或腹部手术数日后出现发热,腹痛者,考虑是为膈下脓肿。阑尾穿孔或细菌亦可由门静脉和淋巴系统到达膈下形成膈下脓肿。
第573题 成人阑尾切除术后1天出现烦躁、剧烈腹痛,心率112次/分,血压90/60mmHg,腹胀全腹压痛,肠鸣音弱。为除外腹腔内出血首要的检查是
A.B超
B.CT
C.MRI
D.腹腔穿刺
E.立位腹平片
参考答案:D
解析:
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粪瘘。患者术后1天出现腹痛,全腹压痛,心率快,血压下降,故应除外腹腔内出血,而腹腔穿刺为最简便可行的检查。所以选D。
第574题 直肠肛管交界的齿状线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是
A.齿线上的直肠有神经反射弧
B.齿状线上的直肠易受感染
C.齿状线上下血液供应、神经、淋巴引流各异
D.齿状线、肛管容易受伤
E.齿状线下是外括约肌所在部位
参考答案:C
解析:
齿状线的临床意义:齿状线是直肠和肛管的分界线,线的上、下表层组织、神经、血管,淋巴液回流等都截然不同。为局部的病理变化,症状、诊断、治疗提供了鉴别和处理的科学依据。①表层不同引起癌变不同,线上为直肠癌,多为腺癌。线下为肛管癌,多为鳞状细胞癌,手术时前者应探查肝有无转移,后者查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否;②齿状线是粘膜皮肤的分界线,手术时应认真保护这一关系,若手术破坏,交界线下移,粘膜可翻出肛门外,分泌物污染衣裤,给患者造成痛苦;③神经分布不同,对疼痛反应不同,齿状线上内痔冷冻、结扎,注射治疗都不会疼痛,齿状线下肛裂,感染,血栓外痔等,均可剧烈疼痛;④排便中作用,当粪便下行达齿状线时,产生便意感。一旦遭到破坏,将影响排便感,容易使粪便积滞于直肠内。
第575题 直肠肛管的生理功能是
A.单纯排便
B.吸收少量钠离子及排便
C.吸收多量液体及排便
D.吸收少量钾离子及排便
E.排便及吸收少量液体
参考答案:E
解析:
直肠有排便、吸收和分泌功能。可以吸收少量的水、盐、葡萄糖和一部分药物;也能分泌黏液以利排便。肛管主要功能是排泄粪便。排便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神经反射。直肠下端是排便反射的主要发生部位,是排便功能中的重要环节。
第576题 肛管的括约肌功能主要依靠哪种结构的作用
A.外括约肌的深部
B.内括约肌
C.肛提肌
D.肛管直肠环
E.外括约肌皮下部
参考答案:D
解析:肛管直肠环:由耻骨直肠肌、外括约肌深部、内括约肌和联合纵肌纤维组成一个肌环,在直肠指诊时可清楚们到。此环有重要括约功能,如手术时不慎完全切断,可致肛门失禁。
第577题 直肠肛管的检查体位中哪个是不常用的
A.胸膝位
B.截石位
C.蹲位
D.右侧卧位
E.左侧卧位
参考答案:D
解析:
直肠指检的体位
(1)左侧卧位:病人向左侧卧,左下肢略屈,右下肢屈曲贴近腹部。
(2)胸膝位: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头颈部及前胸部垫枕头,两前臂屈曲于胸前,臀部抬高,两膝略分开。是直肠肛管检查最常用的体位。
(3)截石位:病人仰卧于专门的检查床上,双下肢抬高并外展,屈髋屈膝。此为直肠肛管手术时常用的体位。
(4)蹲位:病人取下蹲大便姿势,嘱略向前倾并做大便用力状,适于检查内痔、脱肛及直肠息肉等。
(5)弯腰前俯位:双下肢略分开站立,身体前倾,双手扶于支撑物上。肛门视诊最常用体位。
胸膝位是直肠肛管检查最常用的体位,手术最常用的体位是截石位。
教材中对此没有做明确描述,考虑为多数检查者为右利手,患者右侧卧位,右手检查时造成不便。故选D。
第579题 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纤维光束结肠镜检查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肛门撕裂引起大便失禁
B.引起直肠大出血
C.交叉感染及癌细胞种植性转移
D.引起直肠穿破
E.引起内痔出血
参考答案:D
解析:
A.肛门撕裂引起大便失禁:不危及生命。
B.引起直肠大出血:依病情决定是否需手术。
C.交叉感染及癌细胞种植性转移:为明确诊断多数情况下不顾及此点。
D.引起直肠穿破:必须手术。(所以此题选择D)
E.引起内痔出血:一般不危及生命。
第580题 齿状线是直肠肛管的重要分界线,许多解剖结构中,不以齿状线为分界的是
A.直肠上动脉与直肠下动脉
B.直肠上静脉丛与直肠下静脉丛
C.直肠与肛管的淋巴引流
D.局部的交感、副交感神经与阴部神经
E.直肠上静脉与直肠下静脉、肛管静脉
参考答案:A
解析:
直肠肛管的动脉血液供应是以齿状线为分界,齿状线以上由直肠上动脉和直肠下动脉供应,齿状线以下由肛管动脉供应。所以正确答案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