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心血管系统试题(551题)


第361题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中毒症状明显

B.病程进展迅速

C.感染迁移多见

D.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E.病原体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


第362题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中毒症状轻

B.病原体以肠球菌为主

C.病程数周至数月

D.感染迁移少见

E.病原体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


参考答案:B


解析: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体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其次为肠球菌。


第363题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心力衰竭

B.心肌脓肿

C.急性心肌梗死

D.化脓性心包炎

E.转移性脓肿


参考答案:A


解析:

心力衰竭为最常见并发症,主要由瓣膜关闭不全所致,主动脉瓣受损者最常发生。


第364题

感染性心内膜炎不包括哪项并发症


A.心力衰竭

B.心肌脓肿

C.细菌性动脉瘤

D.转移性脓肿

E.肺水肿


参考答案:E


解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症
1.心脏①心力衰竭:为最常见并发症,主要由瓣膜关闭不全所致,主动脉瓣受损者最常发生(75%),其次为二尖瓣(50%)和三尖瓣(19%);瓣膜穿孔或腱索断裂导致急性瓣膜关闭不全时可诱发急性左心衰竭;②心肌脓肿:常见于急性患者,可发生于心脏任何部位,以瓣周组织特别在主动脉瓣环多见,可致房室和室内传导阻滞,心肌脓肿偶可穿破;③急性心肌梗死:大多由冠状动脉栓塞引起,以主动脉瓣感染时多见,少见原因为冠状动脉细菌性动脉瘤;④化脓性心包炎:不多见,主要发生于急性患者;⑤心肌炎。
2.细菌性动脉瘤占3%?5%,多见于亚急性者。受累动脉依次为:近端主动脉(包括主动脉窦)、脑、内脏和四肢。一般见于病程晚期,多无症状和仅扪及搏动性肿块。发生于周围血管者易诊断,在脑、肠系膜动脉或其他深部组织者,往往直到破裂出血时始能确诊。
3.转移性脓肿多见于急性,亚急性者少见。以发生于肝、脾、骨骼和神经系统较常见。
4.神经系统约1/3患者有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①脑栓塞:占其中1/2,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最常受累;②脑细菌性动脉瘤:除非破裂出血,多无症状;③脑出血:由脑栓塞或细菌性动脉瘤破裂所致;④中毒性脑病:可有脑膜刺激征;⑤脑脓肿;⑥化脓性脑膜炎:不常见。后三种情况主要见于急性患者,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
5.肾大多有肾损害:①肾栓塞和肾梗死:在急性多见;②免疫复合物所致局灶性和弥漫性肾小球性肾炎:常见于亚急性,后者可致肾衰竭;③肾脓肿:不多见。


第365题 女性,65岁。8周前“感冒”后持续低热,有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史。首先应考虑下列诊断中的


A.结缔组织病

B.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小叶性肺炎

E.大叶性肺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程长,主要累及病变瓣。急性者主要是由毒力强、具有高度侵袭力的细菌侵犯正常瓣膜所致。


第366题

女性,34岁,3周来发热、干咳、食欲缺乏、乏力。检查:心尖部有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与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率100次/分,心律规整,肺(-),肝肋下未触及,脾侧位肋下可触及,Hb88g/l,WBC13×109/l,尿中RBC(++),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室间隔缺损

B.呼吸道感染

C.缺铁性贫血

D.风心病+肝炎

E.风心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参考答案:E


解析:

根据“心尖部有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与舒张期雷鸣样杂音”可判断该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再根据“近2周发热伴脾大,血白细胞增高,轻至中度贫血,尿中有较多红细胞”,该患者可进一步诊断为“风心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367题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生素治疗原则是


A.需联合使用2种抗生素

B.体温正常后需及时停药

C.连续使用足量敏感抗生素

D.应尽量使用抗生素4-8周

E.在血培养结果回报之前避免使用抗生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应用的原则是:早期用药,足量用药,静脉用药为主,选用敏感抗生素。


第368题 有关感染性心内膜炎描述错误的是


A.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伴赘生物形成

B.赘生物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

C.瓣膜为最常累及的部位

D.感染不发生在别的部位

E.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但感染也可发生在间隔缺损部位、腱索或心壁内膜。


第369题

患者男性,28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近半月来发热,T38.3℃,右下睑结膜见一出血点,双肺无啰音,脾肋下可扪及边缘,双下肢皮肤少数紫癜。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75%,血小板150×109/L。应考虑的诊断是


A.过敏性紫癜

B.脾功能亢进

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急性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参考答案:C


解析:

该患者具备风心病史,症状有发热,体征有贫血、心脏杂音、脾大,周围体征,且血象偏高而肺部无明显感染体征,可诊断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370题

女性,32岁。因不明原因发热2周来院门诊。体检:心脏有杂音。拟诊感染性心内膜炎入院为明确诊断抽血培养的最佳时间是


A.先用抗生素3d,体温不退时抽取

B.停用原用的抗生素2d后,抽取3~5次血培养

C.在抗生素应用前,在24小时中,于畏寒发热时抽3次血培养

D.原先抗生素可继续应用,抽取3次血培养

E.停用抗生素1~2周后抽取血培养3次


参考答案:C


解析:

因为使用抗生素会干扰病情诊断,所以应该是在抗生素应用前,在24小时中,本病的菌血症为持续性的,无须在体温升高时采血。


第371题 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


A.淋球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葡萄球菌

E.流感嗜血杆菌


参考答案:B


解析:

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由毒力较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由毒力较低的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由于临床上亚急性占感染性心内膜炎总数的2/3,故总体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故最佳答案为B。


第372题 男性,30岁。原有风心病史,因持续性发热,乏力,纳差来诊。经检查拟诊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体格检查时下列哪个体征不可能出现


A.环形红斑

B.淤点

C.心脏杂音变化

D.心率40次/分,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脾肿大伴脾区摩擦音


参考答案:A


解析:

环形红斑可见于风湿热及SLE,此次患者仅拟诊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其全身感染表现、心脏受累表现,血管损伤表现和免疫反应表现中无环形红斑一项。


第373题

男性,33岁。因高热1周入院,既往尚健康,1年来有注射毒品史。体检:眼结合膜有淤点,心界不大,心率10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两肺听诊阴性,足底可见紫红色结节,有压痛,白细胞计数13×109/l,血红蛋白80g/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8-10个/HP。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B.感染性心内膜炎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斑疼伤寒

E.风湿热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干中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点。青壮年男性有注射毒品史,因高热入院,因高热入院,但AIDS无法解释“眼结合膜有淤点,足底可见紫红色结节,有压痛”。斑疹伤寒患者多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且“足底可见紫红色结节,有压痛”无法解释。急性肾小球肾炎多有水肿和高血压症状,且“眼结合膜有瘀点,足底可见紫红色结节,有压痛”无法解释。风湿热的特征为全身结缔组织的炎症反应,主要累及心脏及关节。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多见于年轻男性。


第374题

体循环或肺循环出现栓塞频率较高的是


A.酒精性心肌病

B.肥厚型心肌病

C.扩张型心肌病

D.围生期心肌病

E.病毒性心肌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选D。

围生期心肌病可以在围生期首次出现,可能使无心脏病的妊娠末期或产后(通常2-20周)女性,出现呼吸困难、血痰、肝大、浮肿等心力衰竭症状,类似扩张型心肌病者称为围生期心肌病。可有心室扩大,附壁血栓。本病的特点之一是体循环或肺循环栓塞的出现频率较高。本病约在每1300-4000次分娩中发生1例。也有人认为本病由于妊娠分娩使原有隐匿的心肌病显现出临床症状,故也有将之归入原发性心肌病的范畴。本病多发生在30岁左右的经产妇。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安静、增加营养、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十分重要。


第375题 下列哪项疾病属于特异性心肌病


A.扩张型心肌病

B.肥厚型心肌病

C.限制型心肌病

D.甲亢性心肌病

E.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参考答案:D


解析:

正确答案是D。
特异性心肌病是指病因明确或系统疾病相关的心肌疾病。特异性心肌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肌病、高血压心肌(有左心室肥大伴扩张型或限制型心力衰竭的特点)、炎症性心肌病(有特异性自身免疫性及感染性)、代谢性心肌病(如糖原贮积症、糖脂质变性、淀粉样变性等)、肌营养不良、神经肌肉病变、过敏及中毒反应(乙醇、儿茶酚胺、蒽环类药物、照射等)、围生期心肌病等


第376题 女性产后多长时间出现心肌病变称为围生期心肌病


A.1~10周

B.2~10周

C.4~8周

D.1~20周

E.5~20周


参考答案:D


解析:

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cardiomyopathy,PPCM)是指既往无心脏病史,于妊娠最后3个月或产后6个月首次发生的以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肌病。


第377题 男,35岁,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电图示心率96次/分,心房颤动。血清钾6.5mmol/L,血清钠130mmol/L。该患者不宜应用


A.硝普钠

B.呋塞米(速尿)

C.螺内酯(安体舒通)

D.地高辛

E.阿司匹林


参考答案:C


解析: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原则是,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一般是限制体力劳动,低盐饮食,应用洋地黄(地高辛)和利尿药。此外常用扩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等长期口服。硝普钠可以扩血管,呋塞米可以利尿排钾,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血栓。而螺内酯是保钾利尿药,会造成血钾增高,考虑患者血清钾6.5mol/L,已经大于正常范围,所以不宜应用,故选C。


第378题 患者男,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5个月,夜间不能平卧2周。超声心动图示:全新扩大,以左侧增大为主,二尖瓣前叶舒张活动振幅降低,瓣口开放小,呈钻石样双峰图形,余未见异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B.肥厚性心脏病

C.扩张型心肌病

D.病毒性心肌炎

E.急性心包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要点:①全心扩大,以左心为主,呈球样改变。②各瓣口开放幅度变小,二尖瓣与左心室形成“大心腔小瓣口”的特征。“M”型显示二尖瓣呈“钻石”样改变,E峰与室间隔距离增大。③室间隔与室壁活动幅度降低④多普勒检查,各瓣口血流速度减慢,二尖瓣和右房室瓣可见返流信号。

B超二尖瓣呈钻石样改变,提示扩张型心肌病。


第379题 患者男性,34岁。气短少尿1周。查体:半坐位。全心扩大,心率134次/分,心音低钝,心尖部2/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两肺湿啰音,肝大,腹腔积液征(+)。UCG:全心扩大,室壁运动明显减弱,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下列哪种药物可首选


A.西地兰

B.毒毛K

C.奎尼丁

D.维拉帕米

E.心律平


参考答案:A


解析:

心肌病变时对洋地黄类药物敏感,应用剂量宜较小,并注意毒性反应。毒毛K毒性剧烈。


第380题 男性35岁。心悸气短1年,下肢浮肿3月。查体:BP90/60mmHg,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心尖部闻及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大。心电图示左束支传导阻滞。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冠心病

B.心肌炎

C.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D.扩张型心肌病

E.心包积液


参考答案:D


解析:

扩张型心肌病起病多缓慢,有时可达10年以上。症状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其中以气短和水肿最为常见。最初在劳动或劳累后气短,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时也有气短,或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常感乏力。
体检见心率加速,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有抬举性搏动,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常可听得第三音或第四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由于心腔扩大,可有相对性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此种杂音在心功能改善后减轻。晚期病例血压降低,脉压小,出现心力衰竭时舒张压可轻度升高。交替脉的出现提示左心衰竭。脉搏常较弱。
心力衰竭时两肺可有啰音。右心衰竭时肝脏肿大,水肿的出现从下肢开始,晚期可有胸、腹腔积液,出现各种心律失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窦房阻滞可导致阿-斯综合征,成为致死原因之一。此外,尚可有脑、肾、肺等处的栓塞。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