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01题
在美国测验专家伊贝尔1965年提出的评价标准中,应淘汰的项目的鉴别指数D值是( )。
A.0.19以下
B.0.20~0.29
C.0.40以上
D.0.30~0.39
参考答案:A
解析:
项目鉴别指数D是指测项目对受测者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其公式为D=PH-PL,PH和PL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或得分率,1965年,美国测验专家伊贝尔根据长期经验提出鉴别力指数评价项目性能的标准,当D在0.19以下时,必须淘汰,说明题目的区分度不高。因此该题的答案选项为A。
第602题 我们通常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名次排队,这些名次属于( )变量。
A.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参考答案:B
解析:
顺序量表比命名量表水平高,其中的数字不仅指明类别,同时也指明类别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程度,如学生的考试名词、工资级别、能力等级、对某事物的喜爱程度等。
第603题
以50为平均数、以10为标准差来表示的标准分数为( )。
A.离差智商
B.T分数
C.标准九分
D.Z分数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标准分数的考察,T分数为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的标准分数,其公式为T=10z+50;离差智商是指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来的标准分数,其公式为IQ=100+15Z;标准九分数是标准分数的一种,以0.5个标准差为单位的1—9的标准划分;Z分数是以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分数。因此该题的答案为B。
第604题
某原始分数的百分等级为55,表示常模样本中有55%的原始分数( )。
A.比该分数低
B.与该分数相等
C.比该分数高
D.与该分数差异不显著
参考答案:A
解析:
一个测验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百分等级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百分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位置越低。因此该题的答案选项为A。
第605题
在吴天敏修订的比内-西蒙量表中,某儿童通过了4岁组的全部题目,5岁组通过3题,6岁组通过2题,7岁组通过1题,其智力年龄为( )。
A.4岁3个月
B.5岁
C.4岁6个月
D.5岁2个月
参考答案:B
解析:
计算中先算出基础年龄,即全部题目都通过的那组题目所代表的年龄,在所有更高年龄水平上通过的题目,用月份计算,加在基础年龄上,儿童的智龄是基础年龄与在较高年龄水平的题目上获得的附加月份之和。每个年龄都有6个测题,答对每题得智龄2个月。则该儿童的智力年龄=4(岁)+3×2(月)+2×2(月)+1×2(月)=4(岁)+12(月)=5(岁)。
第606题
对于中等难度的测验,如果受测者样本具有代表性,其测验总分的分布应接近()。
A.正偏态
B.U型
C.负偏态
D.常态
参考答案:D
解析:
人的心理特征一般呈正态分布(常态分布),即处于中间的人数比较多,两边较少。而对于中等难度的测验来说,大多数的人都能答对,因此如果受测者样本具有代表性,其测验总分的分布应接近常态分布。
第607题
在不同的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同一受测者,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被称之为()。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参考答案:A
解析:
测验的信度是指同一被试在不同的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使用另一套等值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程度,或者指所测量的和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的符合程度。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特征差异的区分能力。
第608题
在百分位常模中,应用最广的表示个体在常模团体中所处位置的是()。
A.百分点
B.百分等级
C.四分位数
D.十分位数
参考答案:B
解析:
百分等级、百分点、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都属于百分位常模。其中,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某一分数的人数百分比,因此它可以表示个体在常模团体中所处的位置,即百分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位置就越低;百分点,也叫百分位数,是指处于某一百分比的人所对应的测验分数;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是百分位数的两个变式。
第609题
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
A.代表性
B.相关性
C.可比性
D.特殊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一般来说,抽取的样本数越大越好,但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误差的大小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等因素。如果总体较小,那么抽取全部即可,如果总体较大,则应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本,因为较小但有代表性的样本比较大但定义模糊的样本所获得的测量结果更准确、更贴近总体。因此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代表性。
第610题
任何测量都应具备两个要素,即参照点和()。
A.代表性
B.等距性
C.等比性
D.单位
参考答案:D
解析:
任何测量都应具备的两个要素分别是参照点和单位。其中,参照点是指计算的起点,参照点不同,量表所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测量结果因此也无法比较;单位是测量的基本要求,如果缺少单位,测量就无法进行。
第611题
其数值只可以进行加减运算,而不能进行乘除运算的量表是()。
A.命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
参考答案:C
解析:
按照量表的精确程度,斯蒂文斯将其分为命名、顺序、等距和等比这四种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具有相等的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因此其数值只可进行加减运算,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第612题
一般来说,()会提高能力倾向测验的成绩。
A.较低的焦虑
B.较高的焦虑
C.一点也不焦虑
D.适度的焦虑
参考答案:D
解析:
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会使人的兴奋性提高,注意力增强,提高反应速度,从而提高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的成绩。过高的焦虑会使工作效率降低,注意分散,思维变得狭窄、刻板,记忆中储存的东西抽取不出来。焦虑对测试成绩的影响可用倒“U”形曲线来表示。
第613题
难度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 P值越大,难度越()。
A.高
B.低
C.大
D.无关
参考答案:B
解析:
难度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难度的指标通常以通过率表示,即以答对或通过该题的人数百分比来表示:P=R/N*100%,其中,P代表项目的难度,N为全体受测者人数,R为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通过人数越多,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第614题
标准十分的平均数为5.5,标准差为()。
A.3
B.2
C.1.5
D.1
参考答案:C
解析:
常见的标准分数有:T分数(以50为平均数,10为标准差) ,标准九分(以5为平均数,2为标准差),标准十分(以5.5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标准二十分(以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
第615题
先将目标总体分成若干层次,再从各层次中随机抽取若干被试的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组抽样
D.分层抽样
参考答案:D
解析:
抽样的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组抽样和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先将目标总体分成若干层次,再从各层次中随机抽取若干受测者,最后把各层的受测者组合成常模样本。
选项A:简单随机抽样是按照随机表顺序选择受测者构成样本,或者将抽样范围内的每个人或每个抽样单位进行编号,再随机抽样;
选项B: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是将已编好号码的个体排成顺序,然后每隔若干个号码抽取一个;
选项C:当总体数目较大,无法进行编号,而且群体又有多样性时,可以对群体进行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样,即分组抽样。
第616题 关于测量,正确的是( )。
A.测量就是心理测量
B.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C.测量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
D.测量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第617题
在心理测验的发展史上,编制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心理测验的是法国心理学家()。
A.高尔登
B.卡特尔
C.比内
D.韦克斯勒
参考答案:C
解析: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其中包括了一个具有30个项目的量表,这个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又称比内-西蒙量表。
第618题
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除了专家判断法和经验推测法外,还可采用一些统计分析方法,如()
A.计算评分者信度
B.计算复本信度
C.因素分析法
D.再测法
参考答案:ABD
解析:
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即该测验是否是所欲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其评估方法:一、专家判断法;二、统计分析法,包括计算评分者信度、计算复本信度和再测法;三、经验推断法。而因素分析法是评估结构效度的方法。
第619题
关于测验的客观性,正确的说法包括()。
A.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
B.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
C.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D.心理测验无法制定标准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测验的编制和实施都经过了标准化,这说明测验是客观的,具体来说:测验项目的标准化反应了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测验计分规则的标准化反映了测验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测验分数转换和解释的标准化反映了测验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第620题
心理测验的目标分析因测验不同而异一般可以分为()。
A.工作分析
B.对特定的概念下定义
C.项目分析
D.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ABD
解析:
目标分析是将测验目标转换成可操作的术语的过程。目标分析因测验不同而异,一般分为三种情况:工作分析、对特定概念下定义、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工作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要对所预测的行为活动做具体分析。对特定概念下定义则是为了测量某种特殊心理品质之前给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下定义。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显示的内容和技能,从中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