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心理咨询基础知识试题(876题)


第501题

真性幻觉的特点包括(   )。


A.产生于主观空间

B.幻觉与相应的感觉器官相联系

C.形象清晰、生动

D.形象与客观事物不一样


参考答案:BC


解析:

真性幻觉具有幻觉一般的特征,即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官。病人的知觉体验清晰、鲜明、生动。知觉体验来源于外界,具有鲜明的定位。病人的知觉体验是通过感官而感觉到的。


第502题 焦虑症的症状可以包括()。


A.无名的提心吊胆

B.坐立不安、来回走动

C.出汗、口干、心悸

D.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焦虑症状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文献中常称为漂浮焦虑(free-floating anxiety)或无名焦虑。2.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例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等。


第503题 异常心理的现代解释始于()世纪。


A.18

B.19

C.20

D.21


参考答案:C


解析:

不同学派对心理异常现象现代说明,关于异常心理的现代解释始于20世纪。


第504题

压力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压力。


A.社会环境性

B.社会性

C.一般单一性

D.叠加性


参考答案:CD


解析:

压力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叠加性压力和破坏性压力。


第505题

判断求助者主客观是否统一,可分析其()。


A.现实检验能力

B.自知力

C.情绪调节能力

D.快感度


参考答案:AB


解析: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障碍的指标。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指患者对自身状态的错误反映,或者说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在临床上,还把有无“现实检验能力”作为鉴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指标,这一点也包含在上述标准中。因为若要以客观现实来检验自己的感知和观念,必须以认识与客观现实的一致性为前提。


第506题 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是()的延伸。


A.分区观点

B.动力学观点

C.结构观点

D.适应观点


参考答案:B


解析:

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是动力观点的延伸,即对心理动力的动态描述。


第507题 案例一:求助者,男性:40岁,公司职员。求助者于两个月前因工作失误,受到领导严厉批评。现在对工作小心谨慎,担心自己工作再次失误,会被领导开除;担心失业后妻子会跟自己离婚,离婚后自己无法单独抚养孩子。经常感觉胸闷气短、口干、出汗、心性、两腿无力,身体不自主地发抖。到医院检查过几次,没有发现器质性疾病。明知自己的各种担心没有必要,但控制不住,为此内心非常痛苦,需要妻子安慰才能摆脱。能照常工作。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该案例中求助者的精神痛苦程度评定得分为()分。


A.0

B.1

C.2

D.3


参考答案:C


解析:

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为1;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为2;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第508题 精神分裂症的特点包括()。


A.缓慢起病,病程迁延

B.通常能维持清晰的意识

C.多起病于青壮年

D.发作期自知力基本丧失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障碍,具有感知、思维、情绪、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能维持清晰的意识和基本智力,但某些认知功能会出现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发作期自知力基本丧失。


第509题 适应障碍的病程一般不超过()。


A.1个月

B.1年

C.3个月

D.6个月


参考答案:D


解析:

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s)在重大的生活改变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适应期,出现的主观痛苦和情绪素乱状态,常会影响社会生活和行为表现。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第510题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


A.防御机制

B.动机冲突

C.性的冲突

D.克制能力


参考答案:C


解析:

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是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的,这两个基本命题,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就是:“精神分析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部分和动作…精神分析认为心灵包含有情绪、思想、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的。” “第二个命题也是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认识到的。”


第511题 ()的心态不会产生压力体验。


A.无法选择

B.左右为难

C.无所适从

D.漠不关心


参考答案:D


解析:

【漠不关心】没有心理冲突,就没有压力体验。压力源的存在、个体的生理状态、心理背景和社会生存环境,都是产生压力的必要条件,但是这些条件本身并不是心理形式的压力。我们体验到的压力,实际上是另一种心理历程,那就是人的内心冲突。从上述意义上说,心理学中所说的压力,乃是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相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


第512题 如果出现注意范围缩小、主动注意减弱,这可能是()。


A.注意减弱

B.自知力不完整

C.注意狭窄

D.内心被披露感


参考答案:C


解析:

注意狭窄指患者的注意范围显著縮小,主动注意减弱,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个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见于意识障碍,也可以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患者。


第513题 关于思维鸣响,正确的说法包括()。


A.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幻觉

B.认为别人能知道自己没表达的思想

C.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妄想

D.能听到自己头脑中思维活动的内容


参考答案:AD


解析:

思维鸣响(audible thought),又称思维回响(thought-echo)。思维鸣响是特殊形式的幻觉,其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思维鸣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第514题 ()是心理学借助“现代医学模式”,主动介入医学领域的结果。


A.社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变态心理学

D.健康心理学


参考答案:D


解析:

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借助“现代医学模式”,主动介入医学领域的结果。是“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


第515题 精神发育迟滞形成的原因是()。


A.内心冲突变形

B.获得性知识的丧失

C.内心冲突强烈

D.早期大脑发育不良


参考答案:D


解析:

【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先天或者生长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使大脑发育不良或者发育受阻,以致智能发育停留某一阶段。


第516题 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


A.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

B.事件不确定性的函数

C.由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程度决定

D.心理不稳定性的函数


参考答案:A


解析:

李心天提出4类标准,第2类:统计学标准。在普通人群中,人们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服从正态分布。这样,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就可根据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


第517题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


A.强迫观念

B.思维插入

C.思维鸣响

D.思维贫乏


参考答案:BD


解析:

思维形式瞳碍:1.思维奔逸2.思维迟缓3.思维贫乏4.思维松驰与思维散漫5.破裂性思维6.思維不连贯7.思维中断8.思维插入与思维被夺9.思维云集10.病理性赘述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12.语词新作13.逻辑倒错性思维。故事巧记13种:有一只小狗很【松弛】【奔逸】,一簸箕(逻辑)水倒错在它身上【逻辑倒错】,浑身湿透所以行动【迟缓】,吓了一跳,思维【贫乏】。它飞到天上晒太阳。天上白云【云集】,它把爪子【插入】云中,云【破裂】【中断】,【不连贯】。它回到地上,它【词语新作】,向别的狗【赘述】它的经历。别的狗认为它象征病理性【病理性象征】。


第518题

人在经历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包括(      )。   


A.急性应激障碍

B.灾难征候群

C.严重心理问题

D.创伤后应激障碍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急性应激障碍是受到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灾难症候群是指经历强大自然灾难后的心理反应。ABD正确;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C错误。


第519题

下列属于违反“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的症状包括(      )。


A.情绪低落

B.情绪倒错

C.强迫动作

D.自罪妄想


参考答案:BC


解析:

虽然人类的精神活动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是他自身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性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情绪倒错和强迫动作的心理过程显然和行为不一致,选BC。


第520题

“灾难征候群”的过程包括(    )。   


A.警觉期

B.惊吓期

C.恢复期

D.康复期


参考答案:BCD


解析:

“灾难征候群”的过程包括:1、惊吓期:受害者面对由灾难而导致的创伤丧失知觉,并且事后往往不能回忆;2、恢复期:此时受害者才渐渐恢复知觉,并出现焦虑、紧张等表现;3、康复期:慢慢从创伤中恢复起来。如有些人经历了汶川地震,虽然自己没受伤,但依然会产生“灾难征候群”。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