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心理咨询基础知识试题(876题)


第441题 思维鸣响属于()。


A.感觉障碍

B.思维内容障碍

C.知觉障碍

D.思维形式障碍


参考答案:C


解析:

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幻觉。幻觉按照产生的特殊条件,分为①功能性幻觉。②思维鸣响(患者可以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③心因性幻觉。


第442题 “非真实感”属于()。


A.感觉障碍

B.感知综合障碍

C.知觉障碍

D.思维内容障碍


参考答案:B


解析:

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叫作“非真实感”(derealization)。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人物像是油画中的肖像,没有生机。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第443题

病理性赘述常见于(    )。


A.精神分裂症

B.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C.焦虑神经症

D.持续性心境障碍


参考答案:B


解析:

病理性赘述的患者在与人交谈过程中,不能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在谈话过程中夹杂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患者并不觉得自己说话啰嗦,反而都认为这些都是其认真交谈和回答问题时必不可少的内容。病理性赘述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第444题

内心被揭露感属于(    )。 


A.假性幻觉

B.感知综合障碍

C.思维形式障碍

D.思维内容障碍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心被揭露感是指患者幻觉性的觉察到自己的思想并未表达却为他人所知,并且十分确信。这是一种思维内容障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第445题

记忆障碍中的“错构”多见于(     )。   


A.神经衰弱症状群

B.抑郁发作

C.脑器质性疾病

D.精神分裂症


参考答案:C


解析:

错构(paramnesia)是一种记忆错误患者在回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时对地点尤其是时间的记忆出现错误或混淆如将此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回忆成在另外时间里发生的。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


第446题

对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有典型参考价值的症状是(    )。  


A.顺行性遗忘

B.逆行性遗忘

C.心因性遗忘

D.选择性遗忘


参考答案:B


解析:

逆行性遗忘—retrograde amnenia对意外事故发生前的事件和经历,有久暂不等的记忆丧失。脑部器质性疾病或脑外伤会导致大脑储存记忆的部位受损,这样就会破坏记忆的形成过程,会使新的记忆巩固不了,刚刚发生的事情就会马上忘掉。


第447题

强大的自然灾害后,人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说明其处在“灾难征候群”的(     )。


A.惊吓期

B.警觉期

C.恢复期

D.康复期


参考答案:C


解析:

灾难征候群(Disaster Syndrome)的产生及其特性有 三个阶段:一是惊吓期,这一阶段里,受害者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就像通常所说 的“失魂落魄”的状态,事情过后,往往对事件不能回忆。二是恢复期,在恢复期中, 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这与通常所说的“后怕”相仿。在 此期间,受害者常常逢人便诉说自己的遭遇,正像电影《祝福》中祥林嫂的表现。三 是康复期,在康复之后,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第448题

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绪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的是()。


A.分裂样

B.偏执性

C.表演性

D.反社会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分裂样主要表现为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绪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A正确;偏执样则表现为敏感多疑,固执己见,B错误;表演样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C错误;反社会样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具有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D错误。


第449题 不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能( )。


A.使压力的强度相对降低

B.使压力的强度相对增加

C.能更好的抵抗压力

D.减少压力造成的不良反应


参考答案:B


解析:

社会支持系统是压力的中介系统之一。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不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其作用相反,故选B。


第450题 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


A.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B.属于思维形式障碍

C.属于感知综合障碍

D.能够进行自我校正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病理性错觉与生理性错觉的区别。病理性错觉的定义,对外界事物或自身歪曲的感知且不能通过验证而被纠正的错觉。而生理性错觉是通过验证能够被纠正是人们存在的正常心理现象。


第451题

适应障碍的病程一般不超过(  )。


A.两周

B.三个月

C.半年

D.两个月


参考答案:C


解析:

适应障碍的发生是由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个体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适应障碍是一种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能影响到社会功能,但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适应障碍病程一般不超过半年。选C。


第452题 癔症多以( )为发病基础,在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病程反复迁移。


A.躯体疾病

B.人格倾向

C.社会环境

D.季节变化


参考答案:B


解析: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精神障碍。


第453题

病理性错觉的症状违背了(   )。


A.主、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

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C.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D.社会适应标准


参考答案:A


解析:

病理性错觉不能接受现实的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错觉常常有恐怖性质。多见于感染、中毒及衰竭等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时。如高热病人看到阳光认为是烈火烧身,听到叩门声认为是开枪声等。违背了主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选A。


第454题 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包括()。


A.个别患者有幻觉症状

B.单一的或一整套相关的妄想

C.病前人格多固执、主观、敏感

D.病程发展迅速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妄想性障碍又称偏执性精神障碍。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出现单一的或一整套相关妄想,并且这种妄想通常是持久的,甚至终身存在。妄想内容有一定的现实性,并不荒谬。个别可伴有幻觉,但历时短暂而不突出。病前人格多具固执、主观、敏感、、猜疑、好强等特征。病程发展缓慢,多不为周围人觉察。有时人格可以保持完整,并有一定的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


第455题

在适应压力的过程中,个体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以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说明其处在“一般适应征候群”的(   )。  


A.警觉阶段

B.搏斗阶段

C.衰竭阶段

D.结束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

适应征候群是指心理压力的生理反应,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警觉阶段,当个体遇到压力情境时会动员身体各个部分进入警觉状态以抵抗压力;二是搏斗阶段,尝试抵抗不断调适自己保持高度生理激动;三是衰竭阶段,紧张刺激所致的威胁继续存在或躯体仍然像存在着威胁那样进行反应抵御下去,该题中个体在适应压力过程中,轻微困扰会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属于搏斗阶段。因此该题的答案为B。


第456题

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绪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这属于(    )。 


A.情绪淡漠

B.情绪迟钝

C.情绪倒错

D.情绪脆弱


参考答案:A


解析:

情绪迟钝指患者对一般情况下,能够引起鲜明情绪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情绪倒错指患者的情绪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情绪脆弱指患者常常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情绪淡漠(apathy)是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对的情绪反应,即使对自己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事情也是如此,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第457题

妄想性障碍又称(  )。


A.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B.偏执性精神障碍

C.精神分裂症

D.持续性心境障碍


参考答案:B


解析:

妄想性障碍又称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组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而病因未明的精神障碍,因此该题的答案为B。


第458题

某人对所熟悉的环境突然感到气氛不对,周围环境已经发生了某种对他不利的变化,使得此人有某种不祥的预感,此种症状称为(    )。  


A.突发性妄想

B.妄想知觉

C.非真实感

D.妄想心境


参考答案:D


解析:

突发性妄想是指个体的妄想产生的非常突然,与以往经历和当前的处境无关;妄想知觉是指患者对正常出现的知觉体验突然赋予妄想性意义,正常知觉与妄想性意义之间无法联系且无法理解;妄想心境是指患者突然产生一种情绪,感到周围发生了某些变化,患者因此出现焦虑紧张、惶恐不安等症状,因此该题的答案为D。


第459题

某年轻女性同时被两个男人追求,其中一人英俊但经济条件差,另一人富有但年龄大,此时该女性难以做出选择是因为面临(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参考答案:D


解析:

双趋冲突是指两个目标都是想实现的,但是一个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另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双避冲突是指两个都想要回避的选择,但是只能避开一种而必须接受一种;趋避冲突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双重趋避冲突是指当个体面临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目标而每个目标都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时发生的冲突情况,本题中该女性已有两个选择,但是每个选择又具有利弊,因此该题的答案为D。


第460题

精神障碍的患者将墙上的裂纹看成狰狞的面孔,这种现象属于(    )。  


A.幻觉

B.妄想

C.错觉

D.视物变形症


参考答案:C


解析:

幻觉是指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妄想是指患者在正确感知周围事物获得清晰映像的情况下,对现实的事物赋予与其相关的妄想性解释;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扭曲的感知为与实际完全不相符的事物,患者将墙上的裂纹扭曲成狰狞的面孔,属于对客观事物的扭曲感知。因此该题的答案选项为C。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