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221题)



第1962题 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


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赞可夫


参考答案:A


解析:

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第1963题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企图用“堵”和“压”的办法去解决,就会产生矛盾,造成反抗;用“大禹治水”的办法,能使学生明白事理,提高认识。这反映的是(  )


A.知行统一原则

B.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疏导原则

D.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参考答案:C


解析: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大禹治水”的教育方法是运用了疏导原则的体现。


第1964题

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杨老师走进初二(5)班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班级卫生还是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因为在班主任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主任的资格。如果你是杨老师,你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我会在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陶冶教育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以及自己的精神情操来接触、感化学生。这种感化由学生对教师的注目而产生。


第1965题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错误。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1966题

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错误。德育要遵循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也不是万能的。只有把耐心说服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使学生经常自觉根据规章制度来调节自己的行动,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第1967题

德育过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法认识学生的德育原则是(  )。


A.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参考答案:A


解析:

“一分为二”即要求辩证看待问题,辩证看待学生的过与失,凭借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故本题选A。 


第1968题

简述德育过程中知行统一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知行统一原则指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贯彻知行统一原则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第1969题

周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体现了哪些道德原则?(9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周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第1970题

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9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第一,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应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最大程度的发展。材料中,周老师针对三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分别给予针对性的评语,有的放矢,符合学生的心理,能力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第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指在德育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材料中,周老师从小赵同学聪明这一积极因素,引导其认识到学习态度不好这一缺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之所在。小张对电脑有强烈的兴趣,周老师从电脑运行相关原理出发,教育小张改变自己的错误认识。小黄语文水平高,周老师用文言评语引导其踏实学习。

第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周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粗暴加以批评指责,而是能够尊重其学生的人格,采取趣味性的评语即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尊严,还在评语汇总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教育。


第1971题

我国中学德育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每一原则的实施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2)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5)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第1972题

材料:

初中生王力擅长绘画,也是个要求上进的学生。但他行为散漫,无纪律,常画些小动物,写上同学的名字来取笑,当班主任李老师批评他时,他低着头,声音颤颤地说::“老师, 我错了,以后再也不… ”, 李老师温和地说: “喜欢画画没错啊,可画家是用画笔来表现思想情感的,应歌颂美的事物。”说到这儿,王力的头又低了下去。李老师接着说:“咱们班想请你负责板报,你要把特长充分发挥出来。”他一听,兴奋地说:“老师,我保证把板报办好!”此后,王力发生了不小变化,办板报也很认真负责。

有一天,宣传委员找到李老师,气呼呼地说:“ 李老师,王力把板报全擦了,还说我们是笨蛋,我们的字配不上他的画,他画得再好,我们也得不了奖。”李老师一进教室便看见王力也在生气,他说他担心班级板报取不上名次。李老师肯定了他热爱集体、精心设计的工作态度,接着又帮助他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育他尊重别人的劳动,树立正确的荣誉观,他频频点头,也承认了错误,并保证重新设计,完善板报。结果板报在全校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

王力的进步是可喜的,但有时还比较散漫,以为只要笔下有功夫,其他无关紧要。在学校举办的新风画展评比中,他以为夺魁稳操胜券,结果只得了第四,便非常失望。李老师问他对评选结果有何感想,他振振有词:“李老师,我认为被评为第四的原因有两条,一是我的画位置摆的不好;二是同学们不会欣赏水墨画。”李老师严肃地说:“你的画立意不够深,境界不够高。从你画上题的诗句来看,语言比较贫乏,文法也不是很通顺。如果你想当画家,应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学好各门功课,打好文化基础。”听完李老师的话,王力脸红了,额头渗出了汗珠。后来,王力像变了一个人,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问题:

材料中班主任李老师的做法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6分) ?请结合案例加以分析。(12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班主任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下德育原则:

①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材料中,李老师从王力一开始的“恶作剧”中发掘其绘画特长,采用师生平等、循循善诱的方式,在板报管理、与同学相处、画展评比活动中,都表现出对王力的充分尊重,认真倾听,从而使王力受到了鼓舞,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②疏导性原则。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面对宣传委员的告状,王力也非常生气的情况,李老师先是倾听了王力的初衷,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并肯定了王力热爱集体、精心设计的工作态度。接着李老师又循循善诱,帮助王力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育他尊重别人的劳动,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从而使王力认识到错误,并重新设计、完善了板报,最终板报得以获奖,体现了疏导性原则。

③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其品德上的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材料中,王力擅长绘画,但是一开始他利用这个有点总是戏弄同学。李老师发现王力的绘画特长后,请他负责班级板报,使王力的绘画特长充分的发挥了积极正向的作用,这也有利于王力在班级事务中培养自身认真负责的品质,促进了他行为习惯的改变。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④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严慈相济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王力对于画展评比获得的名次有错误的认识,李老师帮助王力正确认识其画得奖名次不高的原因,并鼓励他将来成为画家时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学好各科功课”。这既体现了李老师对王力的尊重与信赖,同时也表现了李老师对于王力的严格要求。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第1973题

小美老师关心学生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其做法违背了德育原则中的(  )。


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参考答案:A


解析: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小美老师的做法忽视了严格要求学生。


第1974题

案例中的“我”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8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材料中的我主要贯彻了以下德育原则:

(1)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品德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的我面对情绪冲动的小杨,没有强制他去给王老师道歉,而是寻找机会,充分发挥了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帮助班里取得运动会的好成绩,在老师的表扬下,认识到自己对王老师的失态,自己主动提出去道歉。

(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第1975题

请结合案例加以分析论述(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的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材料中的我十分信赖学生,相信垃圾不是他扔的;十分尊重学生,没有强迫学生去接受我的主张,而是静待机会,加以教育,使学生主动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第1976题

简述贯彻知行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第1977题

简述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长善救失原则也称为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基本要求为:(1)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全面了解和评价学生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2)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的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3)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修养水平。


第1978题

马卡连柯说:“公社的教育方针概括地说,就是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的影响。”与之相对应的德育原则是(  )。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原则


参考答案:D


解析:

集体教育原则指进行德育要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马卡连柯这句话表达了通过集体教育影响个人的思想,故选择D


第1979题

如果你是杨老师,你该怎么办?(18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针对上述情况,我会采取德育原则中的“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来处理,同时运用陶冶教育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这种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以及自己的精神情操来接触、感化学生。深切的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爱,这种感化由学生对教师的注目而产生。


第1980题

在德育过程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地认识学生的德育原则的是(   )。


A.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参考答案:A


解析:

德育必须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品德健康顺利地发展。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