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221题)


第2001题

 班主任李老师接手一个新班后,针对该班纪律散漫学风懈怠的情况,首先运用板报墙壁等媒介做好舆论宣传,建立良好的班风,同时以真诚的爱感化学生,促使学生积极进取。一个学期下来,该班班风学风焕然一新。李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  )


A.个人修养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践锻炼法

D.情感陶冶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中班主任李老师寓教育于情境中,通过运用板报、墙壁等媒介做好舆论宣传,建立良好的班风来感化与熏陶学生,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给学生品德发展以深远的影响。故李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情感陶冶法。


第2002题

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以美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参考答案:B


解析:

从“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可看出本题选B。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影响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方法。


第2003题

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教育法既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也不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而是寓教育于情境之中,通过按教育要求预先设置的情境来感化与熏陶学生,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第2004题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实际锻炼法

B.个人修养法

C.情感陶冶法

D.榜样示范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这句话强调的是道德意志的锻炼,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第2005题

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    )。


A.有效说服

B.树立榜样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参考答案:C


解析:

利用群体约定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6)中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7)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价值辨析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题目中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即体现了群体约定的培养方法。


第2006题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实际锻炼法

B.品德评价法

C.情感陶冶法

D.榜样示范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而题干句意为: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通过种种艰难困苦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体现的是实践锻炼法


第2007题

德育老师带学生参观红谷滩新区,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位老师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

B.锻炼

C.陶冶

D.榜样


参考答案:A


解析: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它包括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参观属于事实说服。因此选择A。


第2008题

学生王林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王林同学遵守纪律应采用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参考答案:A


解析: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其具体方式有: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其中谈话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第2009题

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实际练习法

D.情感陶冶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实际练习法与锻炼法的内涵相同。锻炼法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实际的活动与交往的锻炼,只有在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品德才能形成、发展和完善。我们既要坚持说服教育,又要重视实际锻炼。锻炼法包括:练习、执行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第2010题

 如果你是班主任,根据材料中小芳同学的表现,在对她的教育中,你认为应该贯彻哪些德育原则?运用哪些德育方法?请分别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8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根据材料中小芳同学的表现,对其进行德育时,应当贯彻以下德育原则:

①正面教育原则。正面教育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指明方向,从提高认识入手,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小芳有缺点也有优点,应当对其正面启发,积极疏导,而不是一味地批评。

②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对小芳进行教育时,应当建立在尊重小芳的基础上,同时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她提出合理、明确、适当的要求。

③集体教育原则。教师应当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对小芳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④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在德育中,要依靠和发扬小芳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小芳不断进步。

⑤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对小芳进行教育时,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

⑥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应深入了解小芳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她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而使小芳的品德能够得到最好、最大程度的发展。

(2)对小芳进行教育时,应当运用以下德育方法:

①说服教育法。说服应从小芳的实际出发,注意其个性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说服,同时注意时机和说服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与小芳交流时以诚相待,从而产生稳定、长期的说服效果。

②榜样示范法。对小芳进行教育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其性格特点相似、但行为表现很好的同学作为她学习的榜样,使其通过观察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

③价值辨析。价值辨析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教师可引导小芳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引导其自觉、自愿地选择符合社会道德原则的价值观念,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④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当小芳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时,应当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当小芳在课堂上表现出不良行为时,应当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通过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小芳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逐步改变自己的行为。

⑤锻炼法。良好的习惯与品德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锻炼过程。教师可以让小芳当体育委员或者劳动委员,激发其责任感、主动性、积极性,使其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同学、老师沟通、交流。经过长期的锻炼,小芳一定可以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


第2011题

马老师将乐于助人的小红的照片贴在班级的光荣榜上,这种方法对其他学生的品德教育来说属于(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小红就是马老师为其他学生树立的榜样。


第2012题

中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陶冶教育法

D.说服教育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第2013题

有同学在班上丢了30元压岁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老师通过讲“负荆请罪”的故事,教育拿了钱的同学像廉颇将军一样知错就改,不久犯错误的同学把钱悄悄归还了失主。王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实际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王老师通过讲“负荆请罪”的故事,采用的是榜样示范法。


第2014题

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参考答案:B


解析:

榜样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为: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于是便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体现了榜样法。


第2015题

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以美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心……是以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肄,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  ) 


A.说服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第2016题

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榜样示范法

D.品德陶冶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肯定的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学生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题干中,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品德评价法。


第2017题

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   )。


A.有效说服

B.树立榜样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参考答案:C


解析:

群体约定是指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刘老师与学生讨论了网络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被全班同学认可,属于群体约定。


第2018题

小张在放学回家路上将摔倒昏迷的老人送进医院,及时挽救了老人生命。为此,班主任在班上公开表扬小张的行为,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是运用了德育方法中的(  )。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题干中是把小张作为榜样来影响其他学生的。


第2019题

简述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品德评价法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学生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运用品德评价法的要求:

(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2)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特。

(3)注重宣传与教育。

(4)奖惩结合,奖励为主,惩罚为辅。


第2020题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格言、箴言作为座右铭以自励、自律,使其获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个人修养法

C.环境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题中关键词“自励”指自己勉励或激励自己;“自律”指自己约束自己。二者均属个人修养法。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