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981题
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这是( )
A.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参考答案:B
解析:
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这是长善救失原则。
第1982题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教育个人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这样的德育原则是( )。
A.知行统一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参考答案:D
解析: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教育个人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第1984题
结合材料,阐述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12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全面了解和评价学生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李小刚在数学试卷上写了一段“无标点、别字连篇、字迹潦草”的文字,班主任梁老师并没有责备他,而是给他改了错别字,加了标点,还表扬这是一首很好的诗。这说明梁老师不只看到了李小刚消极的一面,更看到了他积极的一面,对他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2)长善救失,因势利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的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对于不爱学习、成绩差的李小刚,梁老师发现了他的“闪光点”,及时给予了鼓励和表扬,促使他向积极的方面转化。
(3)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修养水平。李小刚在梁老师不断的鼓励和帮助下,学习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增强了学习的信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顺利考上了高中。可见,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教育,但主要靠他们的自我教育、自觉努力。
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矛盾的转化,促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使缺点转化为优点,使落后的因素转化为进步的因素。
第1985题
( )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A.德育原则
B.德育目标
C.德育内容
D.德育模式
参考答案:A
解析:
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第1986题
简述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为: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学校要按照德育任务,向学生提出统一要求,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2)要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主动与各方面加强联系,共同讨论、研究教育学生的问题并取得教育要求上的一致性。
(3)要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A.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疏导原则
参考答案:D
解析:
孔子针对子路对教育作用的不以为然,提出经过加工后的竹子能够射的更远,意为经过教育的人能取得更好的成就,由此改变子路的观点。这符合疏导原则的内涵。
第1988题
凯凯因与同学打架,被老师列为“坏学生”,名字被粘贴在教室板报的“坏学生”名单上,并被要求众承认错误。此后,凯凯不愿去上学。该教师违背了哪项德育原则?( )
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D.教育一致和连贯性原则
参考答案:C
解析: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题干中老师直接给凯凯贴上二“坏学生”的标签,没有做到尊重学生。
第1989题
王老师教育学生有方,他很注意培养班集体,并能统一各方面的力量,做到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他主要贯彻了( )的德育原则。
A.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D.知行统一
参考答案:A
解析: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指的是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的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题干中的统一各方面力量,体现了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第1990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知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D.疏导原则
参考答案:A
解析: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
第1991题
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了德育的( )。
A.正面教育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C.导向性
D.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体现了严格要求的德育原则,“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德育原则。“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材料中班主任贯彻了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值得借鉴与学习,具体表现在:
①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该原则也称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在德育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材料中,班主任鼓励同学们努力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以改变以往的学习现状,使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学习中,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②因材施教原则。该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最大程度的发展。材料中,班主任让每一位学生都写下自己擅长的方面,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使学生在各自所擅长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各自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奖状,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该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班主任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鼓励、信任与关爱,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奖状的含金量,使他们在下个月能够得到“月明星”的称号,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等,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2)该班主任采用了品德评价法、个人修养法、实际锻炼法的德育方法。主要表现在:
①该老师运用了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材料中老师通过选举“月明星”的方式来奖励学生,提升学生的信心,促使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体现了这一德育方法。
②该老师运用了个人修养法。个人修养法即自我教育法,是指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和启发下,根据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之心,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不断完善自身品德的方法。材料中,班主任老师让学生自己找到自己的特长,想想自己在哪方面努力就可以得到它,通过发挥特长成为月标兵,体现了这一德育方法。
③该老师运用了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指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材料中,班主任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达到“月标兵”的标准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每位同学也在老师的要求锻炼下形成了优秀的品质,体现了这一德育方法。
第1993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这句话倡导要多学习、常反省,从而提高个人修养,体现的德育方法是个人修养法。
第1994题
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
参考答案:A
解析: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它包括语言文字说服和事实说服。
第1995题
( )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评价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故选A。
第1996题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参考答案:A
解析:
陶冶教育法的特征就是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题干中“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就体现了利用环境陶冶学生情操的特点。
A.情感陶冶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道德修养法
参考答案:A
解析:情感陶冶法指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该教师创设了一定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体现了情感陶冶法。
第1998题
阎老师既不点名批评又能纠错,这样一个高招包含了哪些德育方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案例中,阎老师既不点名批评又能纠错,这样一个高招包含的德育方法有: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
(1)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运用榜样示范法符合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的年龄特点,也符合人的认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的发展规律。阎老师在看到班上有不少男同学留长发时,没有严加指责,而是去把自己的头发整理了一番,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典范。这更能对学生起到教育的效果,比直接指出要好得多。
(2)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案例中,阎老师首先自己理发,以自己的品德为情境对学生进行陶冶,以感化学生,促进学生思想转变,积极进取。
第1999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实际锻炼法
B.个人修养法
C.榜样示范法
D.品德评价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从;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那么,即使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体现的是榜样示范法。
第2000题
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法
B.示范法
C.锻炼法
D.说服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是学校的物环境,其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是陶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