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221题)


第281题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参考答案:A


解析:

 《学记》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教育文献,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被称为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第282题

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藏息相辅”等重要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大学》


参考答案:B


解析: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藏息相辅”均出自《学记》


第283题

明确提出“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的思想著作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礼记》


参考答案:C


解析::“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出自《学记》,意思是尊敬教师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


第284题

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


A.《大学》

B.《春秋》

C.《学记》

D.《论语》


参考答案:C


解析: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第285题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参考答案:A


解析: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因此也被人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第286题

撰写于我国战国末期,被认为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参考答案:A


解析:

我国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第287题

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参考答案:A


解析:

《学记》是我国宝贵的教育文献,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被称为中国“教育学的雏形”。因此,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学记》。


第288题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


A.《论语》

B.《理想国》

C.《学记》

D.《大教学论》


参考答案:C


解析: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第289题

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参考答案:A


解析:

《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第290题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参考答案:C


解析:“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论语·宪问篇》


第291题

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不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则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


A.具有灵活性

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


参考答案:B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强调了把礼义信这一儒家思想作为教育的内容,忽视了与生产劳动的相结合。


第292题 记录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学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的著作是( )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中庸


参考答案:A


解析: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收录的,集中反映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教育著作。


第293题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出自于(  )。


A.《学记》

B.《论语》

C.《中庸》

D.《大学》


参考答案:B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要在文化上广博地学习,在行为上用礼法约束自己。出自《论语》。


第294题

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诗、书、礼、易、乐、春秋”属于“四教”中的(    )。


A.文

B.行

C.忠

D.信


参考答案:A


解析: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意思是说孔子以文、行、忠、信四方面来教弟子。其中“文”是知识,“行”是品行,“忠”是忠义,“信”是信用。由此可知,“诗、书、礼、易、乐、春秋”是知识,属于“四教”中的“文”。所以本题选A。


第295题

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参考答案:A


解析: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强调有教无类。


第296题

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提倡“学思结合”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参考答案:A


解析:

孔子最早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的思想,也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教育家。


第297题

孔子的教育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参考答案:B


解析: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第298题

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称为(    )。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管理体制

D.学校教育结构


参考答案:B


解析: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第299题

学校教育制度又称学制,它决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  )

①性质 ②任务  ③入学标准  ④修业年限  ⑤课程安排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B


解析: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300题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说法正确。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狭义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