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841题
贺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要求全班学生自费购买他指定的辅导用书,贺老师的这种行为( )。
A.是行使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权利
B.是行使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权利
C.符合自由选择教科书的规定
D.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为人师表”的规定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廉洁从教,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第842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是( )。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终身学习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考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爱岗敬业的体现。
第843题
讽刺、挖苦、歧视学生,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 )的要求。
A.团结协作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为人师表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学教师职业道德》(2008年修订)中“关爱学生”要求教师“不挖苦、讽刺、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第844题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该老师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等规定中有关“廉洁从教”等要求。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规定,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勤恳敬业,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要坚守高尚情操,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而该老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收取课程学习辅导资料的差价,换取不义之财;向学生家长暗示或明要礼物、礼品或礼金;校内教学工作“敷衍塞责”,讲课“留有一手”,有意私下挣取“小博士家教辅导中心”等处的高额兼课酬金和介绍费等。
第845题
林老师是某校初二的语文老师,她对学生要求严格,学生被她提问问题回答不上来就要到教室后面站着听讲,同学们害怕被老师提问。林老师的做法违背了( )的原则。
A.为人师表
B.关爱学生
C.爱岗敬业
D.教书育人
参考答案:B
解析: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要求教师不讽刺、挖苦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第847题
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 )
A.取法乎下
B.取法乎中
C.取法乎上
D.无法即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取法乎上”的策略,指的就是教师的人格修养以价值和人格理想的确立为前提,高处着眼进行修养。教师要成功进行自己的人格修养,必须采取“取法乎上”的策略。
第848题
蒋老师的亲戚开办了一家培训公司,希望蒋老师推荐自己班上的学生参加辅导班,或者提供班上学生的联系方式。面对这种情况,蒋老师应该( )
A.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坚决拒绝亲戚的请求,并说明自己的的理由
C.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适时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
D.仅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不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做到廉洁从教,树立高尚师德,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因此,本题选B。
第849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语文老师教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材料中的语文老师先是课堂上选择故意忽略同学的不同意见,随后发现错误,在全班同学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位老师不会因为之前的错误受到同学们不好的评价,反而因为错误的改正进一步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
(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中要求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在职业道德活动中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要以自己的行为作为他人,特别是学生的楷模。
(3)该语文老师知错能改,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为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榜样。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纠正,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更好的评价了自己,促进了自己的职业发展。
第850题
下图漫画讽刺了某些教师的行为,这种行为所违背的师德规范是( )。
A.依法执教
B.廉洁从教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参考答案:B
解析:
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漫画中某些教师置教育信义于不顾,为了个人利益而作出不良行为,是违背廉洁从教的师德规范的表现。
第851题
运用相关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规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处理好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从法律角度来讲,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二者应该互相尊重,学生要尊师重道,教师要关爱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该材料中,虽然学生在课堂上交头接耳有错在先,但是教师令两名学生互抽对方脸蛋的做法也是不对的,这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而且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局限性,在一些问题上,他们不一定能认识到行为错误的根源,因此在教学中惩罚又是必不可少的。但惩罚不能是体罚,不能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惩罚是一把双刃剑,教师不但要慎用,而且要用得巧、用得恰到好处。教师必须明确一个宗旨,即惩罚不仅仅是为了惩罚学生,而是要让学生从这一件事情中获得某些认知,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从心理上提高对事情的认识,为以后处理类似事件积累经验。这才是惩罚的最终目的。
(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善于批评、惩罚,还要善于巧妙运用表扬、奖励等手段,从而赏罚分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第852题
有位学生将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
A.廉洁奉公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参考答案:B
解析:
王老师的行为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表现,体现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
第853题
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于( )。
A.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
B.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
C.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势
D.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师威信主要包括教师职业威信和人格威信两个方面,其中,教师的人格威信是形成真正的教师威信的基础。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石老师的做法是恰当的.遵循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首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材料中石老师给学生收拾吐过的东西,帮助学生制定计划,号召其他学生帮助他。都体现了石老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心学生的各方面发展。
其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爱岗敬业。材料中石老师不厌其烦地耐心给学生辅导题目,一次次找同学谈心,都体现了他兢兢业业的工作.爱岗敬业的精神。
再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材料中石老师关心帮助偷拿别人东西的同学,通过讲道理,谈心的方式教育学生改正,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品德培养的关注,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第855题
钟老师在班上设立“进步展示台”,分类展示在不同方面有进步的学生。这表明钟老师( )
A.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B.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C.不注重与学生家庭密切联系
D.不主动与教师密切合作
参考答案:A
解析:
钟老师在班上设立“进步展示台”,分类展示在不同方面有进步的学生,说明了钟老师并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使得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充满人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856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材料中数学老师的做法。(14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这位数学老师在三毛的数学成绩提高后,没有探寻原因、鼓励其继续努力,而是故意刁难三毛,然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取笑她,并且在其眼睛周围画黑圈,导致三毛放弃上学。该教师的做法不恰当,违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所要求的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
教师应当爱国守法,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29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因此,该教师违背了“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
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切实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因此,该教师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
教师应当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三毛成绩提高后,该教师的怀疑态度,以及之后的一系列行为,都违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
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做到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语言规范,举止文明。该教师为难、取笑学生的行为是不文明行为,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坚守职业道德,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第857题
孙老师把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赶到操场上,让他们在冷风中把作业写完,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艰辛。这说明,孙老师没有做到( )
A.关爱学生
B.因材施教
C.廉洁从教
D.严谨治学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本题中孙老师即没有做到关爱学生。
第858题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这体现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中的( )。
A.为人师表
B.热爱学生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师要爱岗敬业,做到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不得敷衍塞责。
第859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我”的行为践行了“爱岗敬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提出“爱岗敬业”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我”在充分考虑到莉莉家里的经济条件以及马上转学的实际情况,并未帮她订新教材,而是帮她找了一套用过的教材,体现了“我”“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2)“我”的行为并未践行“关爱学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提出“关爱学生”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我”并未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莉莉。
(3)“我”的行为并未践行“为人师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提出“为人师表”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材料中“我”对莉莉说“不知恩图报、不知好歹”之类的话,语言不规范、不健康。
第860题
刘老师家庭负担重,老人要看病,孩子要读书,于是用假名在培训机构上课,挣钱补贴生活。这种行为( )。
A.不可以,可能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B.可以,刘老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做任何事
C.可以,培训机构聘任刘老师做老师,不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D.不可以,刘老师的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中要求教师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活动,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