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41题
下列不属于学校教育法律关系内容的是( )
A.学校与政府
B.学校与社会
C.学校与教师
D.学校与家长
参考答案:D
解析:
学校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不包括学校与家长。
第342题
教育法律关系是一种( )关系。
A.权利义务
B.规范
C.合同
D.社会契约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第343题
学校之间签订的协作合同,经过协商后修改某些法定义务或履行期限及条件等。这属于( )
A.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
B.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
C.教育法律关系内容的变更
D.教育法律关系没有变更
参考答案:C
解析:
是对教育法律法规概述的考察,教育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变更,即主体、客体、内容的变更。内容的变更是指权利、义务的变更。
第344题
教育法律法规是以( )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
A.社会规范
B.国家强制力
C.党的领导
D.社会主义价值观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育法规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第345题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
A.国家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参考答案:B
解析:
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从本质上说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在我国从事教育活动,就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全体人民的利益,这也是我国教育公共性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
第346题
在教育法律关系中,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的( )
A.主体
B.被监护人
C.公民
D.未成年人
参考答案:A
解析:
是对教育法律法规概述的考察,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也就是在具体的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和组织。我国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分为三类: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教育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主体是学生与教师。
第347题
教育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
A.平等性
B.双边性
C.有偿性
D.隶属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是对教育法律法规概述的考察,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通常是指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因此,教育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是隶属性。
第348题
下列不属于教育单行法律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教育单行法律是规定教育领域某一方面具体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我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而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基本法。
第349题
某区属中学和该区教育局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 )。
A.教育外部的法律关系
B.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
C.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
D.绝对法律关系
参考答案:B
解析:
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是以教育管理部门为核心,向外辐射,与其他主体之间形成的教育法律关系。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通常是指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第350题
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
A.避免损害
B.避免纠纷
C.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D.获得赔偿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育法律救济的目的在于补救相对人受损害的合法权益,为其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护。
第351题
( )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A.纠纷的存在
B.损害的发生
C.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D.侵权行为的发生
参考答案:B
解析:
任何法律上的救济,都要以损害的发生为前提,即使发生了侵权行为但没有造成损害,也不存在救济问题,因此,损害的发生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第352题
王某在某县中学担任英语老师期间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英语老师不足为由不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的权利为由提起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当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应该向主管学校的教育行政机关提出申诉,因此需要向当地县教育局提出申诉.
第353题
教育领域中主要运用的法律救济方式不包括( )
A.行政复议
B.刑事诉讼
C.民事诉讼
D.行政赔偿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教育领域中主要的法律救济方式有教师申诉制度、受教育者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和民事诉讼。不包括刑事诉讼
第354题
李某担任某县高三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李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李某在职学习。李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当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师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上级行政机关申诉理由,主管李某和其学校的上级行政机关是当地县教育局。
第355题
在我国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学校对教师的行政处分决定以及对学生的处分决定,教师或学生如果不服的,无法通过( )方式获得救济。
A.教育行政复议
B.教育申诉
C.民事诉讼
D.行政诉讼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师或者学生对学校的行政处分不服的,不可以通过教育行政复议的方式获得救济,可以通过教育申诉制度进行申诉,如果还是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理,可以通过诉讼救济的渠道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教育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只能是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被申请人只能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学校不属于行政机关。
第356题
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途径,请求政府实行强制性手段。这种方法或途径被称为( )
A.教育法律救济
B.教育援助
C.教育保护
D.教育申诉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第357题
能使相对人在通过其他途径都不能获得满意的救济时,可以得到充分的救济,是一种较为完备的救济途径的是( )。
A.行政救济
B.司法救济
C.学校救济
D.民间救济
参考答案:B
解析:
司法救济又称诉讼救济,是指相对人就特定的侵权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这一渠道使相对人在通过其他途径都不能获得满意的救济时,可以得到充分的补救,因而这是一种较为完备的救济途径。故选择B
第358题
在教育行政诉讼中,对于当事人的起诉,人民法院经审查,应当在接到起诉状之日起( )日内立案或裁定不予受理,当事人对不予受理的裁定不服,可以提起上诉。
A.3
B.5
C.7
D.10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行政诉讼的程序。
第359题
( )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A.教育法律关系
B.教育法律责任
C.教育法律规范
D.教育法律义务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察的是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概述,题干所述为教育法律责任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