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81题
关于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构成,正确的是( )。
A.财政拨款为主,其他渠道为辅
B.自筹经费为主,财政拨款为辅
C.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款为辅
D.自筹经费为主,学校集资为辅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体制。
第382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参考答案:B
解析: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
第383题
某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未经公开招标,直接将当地两所较为薄弱的公办学校移交给一家民办教育集团承办,并规定对该校所有学生按市场价格收费。该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
A.合法,有利于促进学校本身的内涵发展
B.合法,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
C.不合法,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D.不合法,不得以方式或理由规避公开招标的原则要求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第384题
沈某购买用于考试作弊的隐形耳机。以每副1000元的价格向参加高考的学生出售,累计获利1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当地公安机关可对沈某处以罚款的金额是()
A.1千元以上,5千元以下
B.5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
C.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育法》第八十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
(一)组织作弊的
(二)通过提供考试作弊器材等方式为作弊提供帮助或者便利的
(三)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的
(四)在考试结束前泄露、传播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五)其他扰乱考试秩序的行为。
第385题
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根据( )的原则,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集资办学.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危房改造和修缮、新建校舍,不得挪作他用。
A.强制
B.完成任务
C.自愿、量力
D.制定数额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根据自愿、量力的原则,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集资办学.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危房改造和修缮、新建校舍。不得挪作他用。
第386题
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育基本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1995年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387题
教师王某在课堂上使用方言而不是普通话教学,王某的教学行为( )。
A.合法,只要课堂教学效果好,用哪种语言教学无所谓
B.合法,都是当地学生,用方言更易与学生交流
C.不合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D.不合法,违反了教育应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规则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2条规定,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第389题
因经营管理不善,某学校办的校办产业负债20多万。根据《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法》,对这一债务应当承担偿还责任的是( )。
A.政府
B.校办产业
C.学校
D.校长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兴办的校办产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390题
小苏由于在学校一时冲动,犯了错误,学校以安全不能保证为由对小苏停课两日,并且停发了布置作业的短信。该学校的行为侵犯了小苏的(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D.隐私权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的权利。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391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 ),为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A.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
B.以生源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辅
C.以生源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民办中小学为辅
D.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民办中小学为辅
参考答案:A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提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第392题
在某公办学校自主招生的面试环节中,招生负责人利用自己的职权录取了一名不符合招生要求的学生。对此,被招收的学生应由教育行政部门( )。
A.责令退回
B.责令退回并予以罚款
C.面试后再决定是否录取
D.责令退回且不允许其他当地学校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在招收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人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393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学秩序的,由( )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公安机关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2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394题
钱某闯入某乡中心校寻衅滋事,砸坏了一间教室的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于钱某( )。
A.应由乡人民政府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应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C.应由该中心校给予教育行政处罚
D.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拘留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对于钱某,应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395题
夏某常年负责学校校舍和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问题。某日,他发现一间教室的教学设施有漏电危险,但他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之后设施漏电造成人员伤亡,并给学校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某在学校工作年限较长,不予追究
B.应依法追究夏某刑事责任
C.应依法给予夏某行政处分
D.夏某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396题
某初级中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权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是( )。
A.教育行政机关
B.纪检部门
C.公安机关
D.物价部门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397题
张老师责令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小强停课半天写检查,张老师的做法( )。
A.合法,有助于警示其他学生
B.合法,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C.不合法,侵犯了小强的人身权
D.不合法,侵犯了小强的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D
解析:
这种做法不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因此,张老师无权让小强停课,这种做法侵犯了小强的受教育权。
第398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应当实行( )。
A.教学复制人员职务制度
B.管理职员制度
C.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D.教育职员制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
第399题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国家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教育部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对整个教育全局起宏观调控作用。
第400题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展基础教育
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D.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