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701题 对话式口头语言的特点是( )。
A.目的性强
B.依赖性强
C.表达充分
D.对象明确
E.反馈及时
参考答案:BE
解析:
对话式口头语言的特点:第一,依赖性强,即对语言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对话双方共处同一语境,有些话不展开来说,只言片语也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或双方都能理解的意思;第二,反馈及时,对话式属于双向语言传递形式,其信息反馈既及时又明确。
第703题 导游在讲解时,应注意自己的目光要统摄全部听讲解的游客,即可把视线落点放在( )游客的头部。
A.最后边
B.最前面
C.最前面两端
D.最后边两端
参考答案:D
解析:
导游在讲解时,应注意自己的目光要统摄全部听讲解的游客,既可把视线落点放在最后边两端游客的头部,也可不时环顾周围的游客,但切忌只用目光注视面前的部分游客,使其他的游客感到自己被冷落,产生遗弃感。
第705题 导游一般连续注视游客的时间应在( )秒钟,以免引起游客的厌恶和误解。
A.1—2
B.3—4
C.4—5
D.5—6
参考答案:A
解析:
目光接触的长度是指目光接触时间的长短。导游一般连续注视游客的时间应在 1~2 秒钟,以免引起游客的厌恶和误解。
第706题 “黄鹤楼外观为五层建筑,里面实际上有九层,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导游讲到这里,故意把问题打住。这种停顿是( )。
A.语义停顿
B.暗示省略停顿
C.等待反应停顿
D.强调语气停顿
参考答案:D
解析:
强调语气停顿,是指导游讲解时,每讲到重要的内容,为了加深游客内心的印象所做的停顿。
第708题 “请看,江对面的那座山像不像一只巨龟?(停顿)黄鹤楼所在的这座山像不像一条长蛇?(停顿)这就是‘龟蛇锁大江’的自然奇观。”这种停顿是( )。
A.语义停顿
B.暗示省略停顿
C.等待反应停顿
D.强调语气停顿
参考答案:B
解析:
暗示省略停顿,是指导游不直接表示肯定或否定,而是用停顿来暗示,让游客自己去判断。这里通过停顿让游客去思考、判断,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712题 在导游服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形式是( )。
A.副语言
B.口头语言
C.书面语言
D.态势语言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导游服务中,口头语言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导游做好导游服务工作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第715题 导游讲到孔府大门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亦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时,应用( )手势。
A.情意
B.指示
C.象形
D.夸张
参考答案:B
解析:导游在讲解楹联时,可用指示手势来一字一字地加以说明。
第716题
“如果说,九宫山的云中湖是一把优美的琴,那么,喷雪崖就是一根动听的琴弦。”这种比喻是( )。
A.使语言简洁明快的比喻
B.使抽象事物形象化的比喻
C.使自然景物形象化的比喻
D.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的比喻
参考答案:C
解析:
这里将云中湖比喻为一把优美的琴、喷雪崖是一根动听的琴弦,显得既贴切又形象,是使自然景物形象化的比喻。
第717题 “壮族姑娘山歌唱得好,她们的歌声就像百灵鸟呜叫的声音一样优美动听。”这句话里采用了( )修辞手法。
A.比拟
B.比喻
C.引用
D.双关
参考答案:B
解析:
壮族姑娘的歌声是抽象的,这里将其比喻为百灵鸟鸣叫的声音就形象化了。
第718题 不对游客进行正面、直接的说服,而采用间接或旁敲侧击的方式进行劝说。这种劝服技巧是( )。
A.诱导式劝服
B.柔和式劝服
C.暗示式劝服
D.迂回式劝服
参考答案:D
解析:
迂回式劝服是指不对游客进行正面、直接的说服,而采用间接或旁敲侧击的方式进行劝说,即通常所说的“兜圈子”。这种劝服方式的好处是不伤害游客的自尊心,而又使游客较易接受。
第719题 看见游客欲跨人景区禁止踩踏的草坪,导游忙上前笑着说:“小心!再往前一步,真理成错误!”这种提醒属于( )。
A.引申式提醒
B.幽默式提醒
C.迂回式提醒
D.协商式提醒
E.协商式提醒
参考答案:B
解析:
幽默式提醒是导游用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词语对游客进行提醒的方式。导游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提醒,既可使游客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又可使游客在欢愉的气氛中受到启示或警觉。
第720题 通过有意识、有步骤的引导,澄清利弊得失,使游客逐渐信服。这种劝服技巧是( )。
A.诱导式劝服
B.迂回式劝服
C.暗示式劝服
D.协商式劝服
参考答案:A
解析:
诱导式劝服即循循善诱,通过有意识、有步骤的引导,澄清事实,讲清利弊得失,使游客逐渐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