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361题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学中的
A.治病求本原则
B.辨证论治原则
C.因人制宜原则
D.因时制宜原则
E.整体观念
参考答案:B
解析:
B
辨证与论治概念(1)辨病与辨证的关系:聽既辨病又辨证。通过辨证来认识疾病。中医治病,主要着眼于证。(2)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所表现出证候不同,因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异病同治”,是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出现同一性质的证候,因而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证同治同,证异治异,是中医临床论治的基本规律。是“同病异治”聽“异病同治”的依据。
第1362题 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成为证,但不包括下列何项
A.病因
B.病性
C.病位
D.病的表现
E.邪正关系
参考答案:D
解析:
D
证: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聽如风寒表实证。它包含了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关系关系。反映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第1363题 利用环境因素来促进疾病康复的方法称为
A.运动康复
B.自疗康复
C.怡情康复
D.自然康复
E.治疗康复
参考答案:D
解析:
D
自然康复法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相适应的。人们要了解和掌握自然界气候、环境等变化规律,主动地采取养生和预防措施以适应其变化,才能使各种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节 律相应而协调有序,增强正气,避免邪气的侵害,保持健康。
第1364题 “异病同治”的依据是
A.病因相同
B.病种相同
C.病邪相同
D.病机相同
E.某一症状相同
参考答案:D
解析:
D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所表现出证候不同,因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异病同治”,是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出现同一性质的证候,因而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证同治同,证异治异,是中医临床论治的基本规律。是“同病异治”聽“异病同治”的依据。
第1365题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阴阳五行和藏象学说
B.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C.证治异同和整体观念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四诊合参和阴阳五行
参考答案:D
解析:
D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2)人与环境的统一性辨证论治(1)症、证、病的区别(2)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第1367题 抑木扶土法的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乘
C.五行相侮
D.五行相克
E.五行母子相关
参考答案:D
解析:
D
原理治则治法注意点相生补母和泻子“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滋水涵木法聽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聽金水相生法益火补土法(温肾补脾)相克“抑强扶弱”抑木扶土法聽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培土制水法(健脾利水)
第1368题 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A.水和火
B.土和金
C.金和木
D.木和土
E.金和火
参考答案:B
解析:
B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从五行相生的关系来说,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土生金,故土为金之母,金为土之子
第1369题 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解析:
B
白天的上午和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和后半夜相对而言,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阴
第1370题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指的是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协调平衡
D.阴阳相互转化
E.阴阳互为消长
参考答案:D
解析:
D
阴阳转化正常情况下的转化:如:四季、昼夜异常情况下的转化:如:病情变化聽“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第1371题 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是
A.心气
B.心血
C.心阴
D.津液
E.精
参考答案:B
解析:
B
聽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主要依赖于心血、心阴对心神的滋养和心气、心阳的鼓动和振奋作用,心主神明与心主血脉在生理上密切相关,血液是甚至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活动能调节和影响血液循环。
第1372题 依据五行学说,属木的是
A.苦味,青色,筋,目
B.咸味,青色,口,思
C.甘味,青色,骨,耳
D.酸味,青色,风,怒
E.酸味,青色,目,忧
参考答案:D
解析:
D
自聽聽聽聽然聽聽聽聽界聽聽五行人体五色五味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聽五腑聽五官聽五体聽五志聽五声聽五液聽青酸生风东春木肝聽胆聽目聽筋聽怒聽呼聽泪聽赤苦长暑南夏火心聽小肠聽舌聽脉聽喜聽笑聽汗聽黄甘化湿中长夏土脾聽胃聽口聽肉聽思聽歌聽涎聽白辛收燥西秋金肺聽大肠聽鼻聽皮聽悲聽哭聽涕黑咸藏寒北冬水肾聽膀胱聽耳聽骨聽恐聽呻聽唾聽
第1374题 据五行相生理论确定的治法是
A.佐金平木法
B.抑木扶土法
C.泻南补北法
D.培土制水法
E.金水相生法
参考答案:E
解析:
E
原理治则治法注意点相生补母和泻子“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滋水涵木法聽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聽金水相生法益火补土法(温肾补脾)相克“抑强扶弱”抑木扶土法聽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培土制水法(健脾利水)
第1375题 辅助心脏,对血液运行具有推动和调节作用的是
A.胃的生理功能
B.肺的生理功能
C.脾的生理功能
D.肝的生理功能
E.肾的生理功能
参考答案:B
解析:
B
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在肺相合生成宗气,贯心脉以行心血,肺气正常是血液正常循行的必要条件。
第1377题 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有密切联系的两脏是:
A.心与脾
B.肝与脾
C.肺与肝
D.肝与肾
E.脾与肾
参考答案:A
解析:
A
心与脾的关系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方面。血液生成脾运化水谷精微,以生化血液。脾气旺盛,则血之生化功能正常,血液充盛心有所主。心主血,营气和津液化赤为血。心之阳气可以温养脾土,使脾阳不衰,保证了脾生化血液之正常。血液运行心气推动血液循环,脾气统摄血液行于脉中,推动力和固摄力的协调平衡,从而维持血液正常循行。
第1378题 具有“满而不能实”生理特点的是
A.六腑
B.五脏
C.奇恒之腑
D.脏腑
E.经络
参考答案:B
解析:
B
脏腑的生理功能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泄,满而不实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泄而不藏,实而不满。奇恒之腑:形同腑为中空的器官,功似脏具有藏精之用。
第1380题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基础是
A.心主血
B.心主脉
C.心主血脉
D.心主神志
E.心为“阳中之阳”
参考答案:D
解析:
D
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即心有主宰生命活动和主宰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聽 聽 聽聽心所藏之神,既是广义之神,又包括了狭义之神。聽 聽 聽 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的生理功能,但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故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