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试题(1645题)


第1401题 冲任二脉的作用有


A.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B.任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C.冲脉与妊娠有关

D.任脉与妊娠有关

E.冲脉和任脉同起于胞中


参考答案:ADE


解析:

A,D,E
任脉:①调节阴经气血。“阴脉之海”;聽②“任主胞胎”。冲脉:①调节十二经气血。“十二经脉之海”;聽②“冲为血海”。


第1402题 偏阳质者易于表现为:


A.疲劳

B.急躁

C.喜热

D.喜静

E.少动


参考答案:B


解析:

B
偏阳质是指具有代谢相对亢奋、身体偏热、多动、好兴奋等特性的体质类型。发病:阳气偏亢,多动少静,对风、暑、热、燥等阳邪具有易感性,聽外感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易从阳化热聽伤阴。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病症。在用药上宜凉润,忌用辛香燥热。


第1403题 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等症的是( )


A.摄食不足

B.饮食不洁

C.暴饮暴食

D.饮食偏寒偏热

E.饮食五味偏嗜


参考答案:C


解析:

C
饮食太多或暴饮暴食,超过脾胃助消化能力,则会损伤脾胃之气,由于食物不能及时腐熟运化,则可导致脘腹胀痛拒按,厌食,嗳腐吞酸泻下臭秽等症,此种病症多见于小儿


第1404题 七情内伤致病多损伤的脏是( )


A.心、肝、脾

B.心、肺、脾

C.心、肝、肾

D.心、肺、肝

E.肺、脾、肾


参考答案:A


解析:

A
七情致病直接伤及五脏。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情志所伤,又以心、肝、脾为多见。


第1405题 下列病邪致病最易出现发热恶风、汗出等症状的是( )


A.风邪

B.寒邪

C.火邪

D.湿邪

E.燥邪


参考答案:A


解析:

A
1、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聽聽聽聽③风为百病之长。外感风邪,邪正相争于肌表,故发热、恶风,汗出


第1406题 暑、火、燥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


A.为阳邪

B.炎热

C.伤津

D.动血

E.生风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伤津耗气聽③暑多挟湿。聽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聽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耗气伤津。故“壮火食气”。聽聽聽聽③火易生风动血。故“热极生风”。④火易发肿疡。


第1407题 偏阳质的人易感的病邪有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热邪


参考答案:ACE


解析:

A,C,E
偏阳质发病:阳气偏亢,多动少静,对风、暑、热、燥等阳邪具有易感性,聽外感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易从阳化热聽伤阴。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病症。在用药上宜凉润,忌用辛香燥热。


第1408题 常用体质分类法的体质类型有


A.阴虚质

B.偏阴质

C.阳虚质

D.偏阳质

E.阴阳平和质


参考答案:BDE


解析:

B,D,E
人体正常体质大致可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三种类型。


第1409题 阴偏衰的病机特点是


A.机体阴液不足

B.滋养,宁静功能减退

C.阳相对偏盛

D.阴相对不足

E.虚热内生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A,B,C,D,E
阴偏衰概念:指机体阴气不足,精、血、津液等阴液亏少,以及由于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气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制约阳热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形成:多由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等所致。阴液不足,一般以肝肾之阴为主,尤其是肾阴,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聽表现: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颧红消瘦,盗汗,咽干口噪,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第1410题 阳偏衰的病机多表现为


A.虚寒证

B.虚热证

C.实寒证

D.气虚证

E.寒热错杂


参考答案:A


解析:

A
阳偏衰聽概念:即阳虚,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聽特点: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一般以脾肾之阳虚为主,尤以肾阳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第1411题 因脏腑功能衰退而内生湿、痰、瘀血等病理产物的病证,属于


A.实证

B.虚证

C.因虚致实证

D.由实转虚证

E.真虚假实证


参考答案:C


解析:

C
因虚致实: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正虚,--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凝结阻滞,导致疾病由虚转化致实。


第1412题 颊红烦躁,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属于


A.阳胜格阴

B.阴胜格阳

C.阴阳偏盛

D.阴阳偏衰

E.阴阳消长


参考答案:B


解析:

B
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临床可见: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症状,又可见阳浮于外之证,如身热反不恶寒,面颊泛红等假热之象。


第1413题 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决定疾病的


A.虚实

B.表里

C.上下

D.内外

E.寒热


参考答案:A


解析:

A
邪正盛衰病机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这种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同时也影响着病证的虚实变化。


第1414题 津液不足的常见症状有


A.咽干口渴

B.唇焦舌燥

C.小便短少

D.大便干结

E.舌红少津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A,B,C,D,E
津液不足:。表现:常见口、鼻、皮肤干燥。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大吐、大泻、多尿时所出现的目陷、螺瘪,甚则转筋等;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热病后期或久病伤阴,所见到的舌光红无苔或少苔,唇舌干燥而不引饮,形瘦肉脱,肌肤毛发枯槁,甚则肉瞤,手足震颤蠕动等。


第1415题 实证多出现在


A.邪盛与正盛之时

B.邪盛与正衰之时

C.邪盛与正气未衰之时

D.邪衰与正盛之时

E.邪衰与正衰之时


参考答案:AC


解析:

A,C
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痰、实、水、血等滞留于体内而引起的病症。


第1416题 属于“邪气盛则实”的是


A.阴盛则寒

B.阳虚则寒

C.阳盛则热

D.阴损及阳

E.阳损及阴


参考答案:AC


解析:

A,C
聽概念:聽指病邪侵袭人体,导致机体阴阳双方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性质:阳邪侵袭人体可形成机体阳气偏胜;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阴邪侵袭人体,可形成机体阴气偏胜。特点:“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发展趋势:“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临床表现:实寒、实热。


第1417题 气机失调表现形式有


A.气滞

B.气逆

C.气陷

D.气脱

E.气闭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A,B,C,D,E
聽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第1418题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有


A.阴阳学说

B.整体观念

C.八纲辨证

D.辨证论治

E.五行学说


参考答案:BD


解析:

B,D
本题考查对中医学基本特点的掌握。中医学认为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是其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贯穿于中医对生理、病理、诊法、辩证、治疗等方面的认识:辩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第1419题 “证”是指


A.疾病的体征与症状

B.对疾病的症状与体征的调查

C.对疾病的症状与体征的分析

D.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E.对疾病全过程规律的认识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主要在于考查对“证”含义的掌握。中医学认为,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第1420题 下列属于疾病名称的是


A.湿热

B.肝郁

C.感冒

D.气虚

E.瘀血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本题考查对“症”、“证”、“病”含义的理解。湿热、瘀血属于病因范畴;肝郁、气虚为病机或证名;只有感冒属于疾病的病名。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