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21题 “治未病”是指
A.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B.外避病邪和既病防变
C.未病先防和早期诊治
D.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E.调养正气和控制疾病传变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第1422题 下列不属于调养正气的方法是
A.加强锻炼
B.外避病邪
C.起居有常
D.调摄精神
E.饮食有节
参考答案:B
解析:
B
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1)重视精神调养(2)加强身体锻炼锻炼(3)注意生活起居(4)人工免疫
第1423题 康复的基本原则包括
A.形神共养
B.自然康复
C.调养气血阴阳
D.体育娱乐康复
E.针推康复
参考答案:AC
解析:
A,C
1、康复原则:(1)形神共养:养形重在养精血保胃气,养神重在调神护神(2)调养气血阴阳:调养气血聽聽调整阴阳聽聽协调脏腑聽聽疏通经络2、常用的康复方法(1)药物康复和康复器械的辅助疗法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2)针灸推拿气功康复法(3)体育娱乐康复法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聽(4)自然康复法
第1424题 下述疾病现象中属于阴的是
A.面色鲜明
B.咳声有力
C.脉象滑数
D.声低气微
E.脉象洪大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考查对阴阳属性的掌握。中医学认为,寒冷的、晦暗的、内守的、下降的等均属于阴;温热的、明亮的、外向的、上升的等均属于阳。面色鲜明、咳声有力、脉象滑数、脉象洪大具有阳的属性;声低气微具有阴的属性,故本题答案为D。
第1425题 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参考答案:E
解析:
E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用阴阳概括和区分事物的属性,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具有实际意义。
第1426题 相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主要是依据
A.发病的时间不同
B.发病地域不同
C.疾病的阶段不同
D.发病的原因不同
E.患者的体质有异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A,B,C,D,E
相同的疾病治疗不同即同病异治,其主要依据是证的不同,发病的原因、时间、地域不同,或疾病的阶段不同,或患者的体质不同,皆可导致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第1427题 “证”从哪几方面揭示了病理变化的本质
A.疾病的原因
B.病变的部位
C.疾病的性质
D.邪正关系
E.疾病的传变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A,B,C,D
中医学认为,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第1428题 以五行学说指导诊断,临床见面赤、脉洪,其病位在
A.心
B.脾
C.肝
D.肺
E.肾
参考答案:A
解析:
A
以五行的属性归类、推演,色赤、脉洪、心脏与五行中的“火”相对应.故本题的答案为A。脾病当面黄、脉缓,肝病为面青、脉弦,肺病见面白、脉浮,肾病则面黑、脉沉。
第1429题 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的病证,属于
A.相乘传变
B.子病犯母
C.母病及子
D.反克传变
E.相侮传变
参考答案:B
解析:
B
本题旨在考查对五行相生规律的认识。据五行相生规律,肝属未,为火之母;心属火,为木之子,故二者之间存在着母子关系。当“心”子病变时影响于“肝”母,则属子病犯母,或称子盗母气。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430题 “寒者热之”的治病方法是阴阳哪种关系的具体应用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相互交感
参考答案:A
解析:
A
阴胜则寒属实寒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而阴阳的对立制约体现在他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相互抑制,相互约束。
第1431题 《内经》认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体现出阴阳的
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本题考查对阴阳可分性的理解。阴阳的可分性是指属阴或属阳的事物,其中的任何一方又可再分阴阳,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正体现了阴阳是可分的这一特性。
第1432题 在医学领域中,下列属阳的功能是
A.滋润
B.抑制
C.凝聚
D.收敛
E.推动
参考答案:E
解析:
E
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于医学领域,即把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第1433题 成人牙齿松动、过早脱落的根本原因在于
A.肾阳亏乏
B.命门虚寒
C.肾精亏损
D.肾阴虚衰
E.肾气不固
参考答案:C
解析:
C
中医理论认为,精生髓,生血。若精不足,则髓不足。成人牙龄松动、过早脱落乃牙髓不足的表现,即精亏损的体现。而肾又藏精,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1434题 属于相乘传变关系的是
A.肺病及肾
B.肺病及心
C.心病及肝
D.肝病及肾
E.脾病及肾
参考答案:E
解析:
E
本题在于考查对脏腑间五行属性关系的掌握。脾属土,肾属水,土能克水,脾病及肾属于土对水的异常克制,即相乘关系的传变。
第1435题 下列关于五行生克规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木为土之所胜
B.木为水之子
C.火为土之子
D.水为火之所胜
E.金为木之所胜
参考答案:B
解析:
B
水能生未,故木为水之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436题 金的“所胜”之行是
A.土
B.水
C.火
D.木
E.气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在于测试对五行相克关系的掌握。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均存在“克我”、“我克”两个方面。“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由于金克木,故金的“所胜”者为木。
第1437题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推动血渍运行
B.受盛和传化水谷
C.促进水液输布与排泄
D.促进水液输布与排泄
E.化生和贮藏精气
参考答案:E
解析:
E
本题主要在于测试对五脏共同生理功能的掌握。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受盛和传化水谷”为六肠的共同生理特点。A.、C.、D.答案分别是心、肺、肾等脏的生理功能。
第1438题 主通调水道的脏器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在于测试对五脏生理功能的掌握。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促进水液的输布与排泄。
第1439题 患者见腹胀、纳差、便溏,并伴心悸、失眠、多梦、舌淡、脉细弱无力等,应属哪些脏腑功能失常所致
A.心脾两虚
B.心血不足
C.脾肾阳虚
D.脾气虚弱
E.心肝血虚
参考答案:A
解析:
A
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则出现腹胀、纳差等;心主血脉、主神志,若心血不足,则见心悸、失眠等症。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1440题 患者索体虚弱,易于感冒,并见自汗、活动则气喘、呼多吸少等表现,应属
A.肺气虚弱
B.脾气虚弱
C.肺失宣肃
D.肾不纳气
E.肾阳虚
参考答案:D
解析:
D
肾主纳气,能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防止呼吸表浅。患者易于感冒、自汗、活动则气喘,属气虚所致,而呼多吸少,此乃肾不纳气的具体体现,故本题的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