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监理工程师【案例分析】章节练习精炼题库(64题)


第41题 背景资料: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承包商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的施工合同约定:项目成套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工程合同价为500万元,开工日期为6月1日,合同工期为280天;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5%。工程项目开工前,承包商编制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天)并得到总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工期提前或拖后时,奖励或罚款1万元/天。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基础施工时,地基局部存在软弱土层,因等待地基处理方案导致承包商窝工60个工日、甲机械闲置4个台班,地基处理产生人材机费用6000元,共造成厂房基础作业时间延长6天。

事件2:7月10日~7月11日,用于主体结构的施工机械出现故障;7月12日~7月13日,该地区供电全面中断。施工机械故障和供电中断导致主体结构工程停工4天,工人窝工120工日,乙机械闲置4个台班。

事件3:在室外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因遭遇台风侵袭,导致进场的部分生产设备和承包商采购尚未安装的门窗损坏,承包商窝工40个工日。承包商重新购置门窗的材料费用7000元,作业时间延长2天。业主方花费2天时间修复损坏的设备,费用为5万元。

事件4:鉴于工期拖延较多,征得监理人同意后,承包商增加投入2万元,使设备安装与收尾工程进行搭接5天,并采取加快施工措施使收尾工作作业时间缩短2天,发生赶工费2.5万元(含规税)。 部分人材机单价如下: 人工费:人工费100元/工日,窝工补偿50元/工日; 甲机械:台班费1200元/台班,台班折旧费为700元/台班; 乙机械:租赁费1500元/天。 管理费和利润为人材机费用之和的15%,规费和税金综合费率为15%。

问题: 1.分别说明承包商能否就上述事件1~4向业主提出工期和(或)费用索赔,并说明理由。

2.承包商在事件1~4中得到的工期索赔各为多少天?工期索赔共计多少天?该工程的实际工期为多少天?工期奖(罚)款为多少万元?

3.分别计算承包商在事件1~4中得到的费用索赔各位多少元?费用索赔总额为多少元?(费用以元为单位取整)

4.事件4中,从经济角度分析施工方的采取的赶工是否合理。



参考答案:↓


解析:

1.事件1: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因为地基局部存在软弱土层,属于应由业主承担的风险,且基础施工是关键工作。

事件2:7月10日~7月11日不能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因为施工机械出现故障,应是承包商承担的责任,由此导致的费用和工期损失不能索赔。 7月12日~7月13日可以索赔工期和费用。因为停电的风险属于应由业主承担的风险,且主体工程施工是关键工作。

事件3:(1)可以提出工期补偿。 因为台风属于不可抗力,造成的工期延误属于业主应承担的风险,且设备安装工程属于关键工作。室外装饰装修属于非关键工作,总时差90天,耽误2天不影响工期。

(2)承包商可提出重新购置门窗费用7000元的费用索赔。因为不可抗力造成的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坏,业主应承担风险。 事件4:不可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因为是承包商自己为赶工采取的措施。

2.承包商在事件1~4中得到的工期索赔:

事件1工期索赔6天;

事件2工期索赔2天:

事件3工期索赔2天;

事件4工期索赔0天。

工期索赔总计:10天。

实际工期为:280+2+10-5-2=285天

工期奖励为:(原计划工期+可索赔工期-实际工期)×奖罚标准=(280+10-285)×1=5万元。

3.承包商在事件1~4中得到的费用索赔计算:

事件1:(60×50+4×700)×(1+15%)+6000×(1+15%)×(1+15%)=14605元

事件2:(60×50+1500×2)×(1+15%)=6900元

事件3:7000×(1+15%)=8050元

事件4:不可索赔费用。

总索赔额:14605+6900+8050=29555元

4.事件4中:承包商增加投入2万元,使设备安装与收尾工程进行搭接5天的措施合理,因为增加2万元投入,可以提前5天完工,获得工期奖励5万元,实际收益增加5-2=3万元。 采取加快施工措施使收尾工作作业时间缩短2天,发生赶工费2.5万元不合理,因为增加的2.5万元只能获得2万元的工期奖励,实际收益是减少5000万元。


第42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项目由A、B、C三个分项工程组成,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确定中标人,合同工期5个月。各月计划与实际完成工程量及综合单价见下表。

承包合同规定:

1.开工前发包方向承包方支付合同价(扣除暂列金额)的20%作为材料预付款。预付款从工程开工后的第2个月开始分3个月均摊抵扣。

2.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发包方每月支付承包方应得工程款的90%。

3.措施项目工程款在开工前和开工后第1个月末分两次平均支付。

4.分项工程累计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或减少)计划完成工程量的15%时,该分项工程超出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调整系数为0.95(或1.05)。

5.措施项目费以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的2%计取,其他项目费20.86万元,其中暂列金额10万元,规费综合费率7.5%(以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之和为基数),增值税税率9%。

6.竣工结算时扣留工程实际总造价的5%作为质保金。

问题:

1.工程合同价为多少万元?

2.列式计算材料预付款、开工前承包商应得措施项目工程款。

3.计算第1、2月造价工程师应确认的工程支付款各为多少万元?

4.假定该工程实际发生的措施费与计划一致,暂列金额中只在4月份支付了承包商索赔费用6万元,其他费用均与计划一致,计算该工程的实际总造价及质量保证金。(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解析:

1.工程合同价=(分项+措施+其他)×(1+规费费率)×(1+税金率)=[(1100×180+1550×480+3050×375)×(1+2%)+208600]×(1+7.5%)×(1+9%)=273.73万元

2.材料预付款:(208.58+4.17+20.86-10)×(1+7.5%)×(1+9%)×20%=52.40万元 或:[273.73-10×(1+7.5%)×(1+9%)]×20%=52.40万元

开工前措施款:4.17×(1+7.5%)×(1+9%)×50%×90%=2.20万元

3.1、2月份工程进度款计算:

第1月份: 630×180×(1+7.5%)×(1+9%)×90%/10000+4.17×(1+7.5%)×(1+9%)×50%×90%=14.16万元

第2月份: A分项:630+600=1230m3<(500+600)×(1+15%)=1265m3

则(600×180)/10000×(1+7.5%)×(1+9%)=12.65万元

B分项:750×480×(1+7.5%)×(1+9%)/10000=42.18万元

A与B分项小计:12.65+42.18=54.83万元

进度款:54.83×90%-52.40/3=31.88万元

4.工程实际总造价=(分项+措施+其他)×(1+规率率)×(1+增值税率)=[(1230×180+1750×480+2550×375×1.05)/10000+4.17+10.86+6]×(1+7.5%)×(1+9%)=266.66万元

工程质量保证金=266.66×5%=13.33万元


第43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项目业主采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的计价方法,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中标人。招投标文件中有关资料如下:

(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含有甲、乙两个分项,工程量分别为4500m3和3200m3。清单报价中甲项综合单价为1240元/m3,乙项综合单价为985元/m3

(2)措施项目清单中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临时设施等四项费用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为基数,费率为3.8%。

(3)其他项目清单中包含零星工作费一项,暂定费用为3万元。

(4)规费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和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之和为基数,规费费率为4%。增值税率为9%。

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以后,招投标双方按规定及时签订了合同,有关条款如下:

1.施工工期自2020年3月1日开始,工期4个月。

2.材料预付款按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的20%计,于开工前7天支付,在最后两个月平均扣回。

3.措施费(含规费和税金)在开工前7天支付50%,其余部分在各月工程款支付时平均支付。

4.零星工作费于最后一个月按实结算。

5.当某一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增加10%以上时,超出部分的工程量单价调价系数为0.9;当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减少10%以上时,全部工程量的单价调价系数为1.08。

6.质量保证金从承包商每次的工程款中按 5%比例扣留。 承包商各月实际完成(经业主确认)的工程量,见下表。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1)5月份由于不可抗力影响,现场材料(乙方供应)损失1万元;施工机械被损坏,损失1.5万元。

(2)实际发生零星工作费用3.5万元。

问题:

1.计算材料预付款。

2.计算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和预付措施费金额。

3.列式计算5月份应支付承包商的工程款。

4.列式计算6月份承包商实际完成工程的工程款。

5.承包商在6月份结算前致函发包方,指出施工期间水泥、砂石价格持续上涨,要求调整。经双方协商同意,按调值公式法调整结算价。假定3、4、5三个月承包商应得工程款(含索赔费用)为850万元;固定要素为0.3,水泥、砂石占可调值部分的比重为10%,调整系数为1.15,其余不变。则6月份工程结算价为多少? (金额单位为万元;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解析:

1.分部分项清单项目合价:4500×0.124+3200×0.0985=873.20万元

材料预付款:873.20×20%=174.64万元

2.措施项目清单合价:873.2×3.8%=33.18万元

预付措施费:33.18×50%×(1+4%)×(1+9%)×(1-5%)=18.806×(1-5%)=17.87万元

3.5月份应付工程款: (1100×0.124+1100×0.0985+33.18×50%÷4+1.0)×(1+4%)(1+9%)×(1-5%)-174.64÷2=249.90×1.04×1.09×0.95-87.32=181.80万元

4.6月份承包商完成工程的工程款:

甲分项工程(4050-4500)/4500=-10%,故结算价不需要调整。

则甲分项工程6月份清单合价:850×0.124=105.40万元。

乙分项工程(3800-3200)/3200=18.75%,故结算价需调整。

调价部分清单合价: (3800-3200×1.1)×0.0985×0.9=280×0.08865=24.82万元

不调价部分清单合价:(1000-280)×0.0985=70.92万元

则乙分项工程6月份清单合价:24.82+70.92=95.74万元

6月份承包商完成工程的工程款: (105.4+95.74+33.18×50%×1/4+3.5)×1.04×1.09=236.68万元

5.原合同总价: (873.2+33.18+3.0)×1.04×1.09=1030.87万元

调值公式动态结算: (850+236.68)×(0.3+0.7×10%×1.15+0.7×90%×1.0)=1086.68×1.0105=1098.09万元

6月份工程结算价: (236.68+1098.09-1030.87)×0.95-174.64×0.5=303.9×0.95-87.32=201.39万元


第44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项目,业主与承包人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合同中估算工程量为5300m³,单价为180元/m³。 合同工期为6个月。有关付款条款如下:

(1)开工前业主应向承包商支付估算合同总价20%的工程预付款;

(2)业主自第一个月起,从承包商的工程款,按5%的比例扣留保修金;

(3)当累计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或低于)估算工程量的10%时,可进行调价,调价数为0.9(或1.1)。

(4)每月签发付款最低金额为15万元;

(5)工程预付款从承包人获得累计工程款超过估算合同价的30%以后的下一个月起,至第 5个月均匀扣除。 承包人每月实际完成并经签证确认的工程量见下表。

问题:

1.工程预付款为多少?工程预付款从哪月起扣留每月应扣工程预付款为多少?

2.每月工程量价款为多少?应签证的工程款为多少?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多少?



参考答案:↓


解析:

1.估算合同总价为:5300×180/10000=95.4万元

工程预付款金额为:95.4×20%=19.08万元

工程预付款应从第3个月起扣留,因为第1、2两个月累计工程款为: 1800×180/10000=32.4万元>95.4×30%=28.62万元 每月应扣工程预付款为:19.08÷3=6.36万元

2.每月进度款支付:

(1)第1个月: 工程量价款为:800×180/10000=14.40万元

应签证的工程款为:14.40×(1-5%)=13.68万元

(2)第2个月: 工程量价款为:1000×180/10000=18.00万元

应签证的工程款为:18.00×(1-5%)=17.10万元 13.68+17.10=30.78万元

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30.78万元

(3)第3个月: 工程量价款为:1200×180/10000=21.60万元

应签证的工程款为:21.60×(1-5%)=20.52万元

应扣工程预付款为:6.36万元 20.52-6.36=14.16万元

(4)第4个月: 工程量价款为:1200×180/10000=21.60万元

应签证的工程款为:21.60×(1-5%)=20.52万元

应扣工程预付款为:6.36万元

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20.52-6.36+14.16=28.32万元

(5)第5个月: 累计完成工程量为5400m³,比原估算工程超出100m³,但未超出估算工程量的10%,所以仍按原单价结算。

第 5 个月工程量价款为:1200×180/10000=21.60万元

应签证的工程款为:21.6×(1-5%)=20.52万元

应扣工程预付款为:6.36万元 20.52-6.36=14.16万元

(6)第6个月: 累计完成工程量为5900m³,比原估算工程超出600m³,已超出估算工程量的10%,对超出的部分应调整单价。 应按调整后的单价结算的工程量为:5900-5300×(1+10%)=70m³

第6个月工程量价款为:[70×180×0.9+(500-70)×180]/10000=8.874万元

应签证的工程款为:8.874×0.95=8.43万元

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14.16+8.43=22.59万元


第45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由A、B、C三个子项工程组成,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中A、B两个子项工程的工程量分别为2000㎡、1500㎡。C子项工程暂估价90万元、暂列金额100万元。中标施工单位投标文件中A、B子项工程的综合单价分别为1000元/㎡、3000元/㎡,措施项目费40万元。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4个月,合同中约定:

①预付款为签约合同价(扣除暂列金额)的10%,在第2~第3个月等额扣回;

②开工前预付款和措施项目价款一并支付;

③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

④质量保证金为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在工程进度款支付时逐次扣留,计算基数不包括预付款支付或扣回的金额;

⑤子项工程累计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计划完成工程量15%,超出部分的工程量综合单价调整系数为0.90;

⑥计日工单价为人工150元/工日,施工机械2000元/台班。规费综合费率8%(以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之和为基数),增值税税率9%(上述费用均不含进项税额)。 C子项工程的工程量确定为1000㎡后,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协商后确定的综合单价为850元/㎡。 A、B、C子项工程月计划完成工程量见表6。

工程开工后第1个月,施工单位为清除未探明的地下障碍物,增加人工100个工日、施工机械10个台班。第3个月,由于设计变更导致B子项工程的工程量增加150m2

问题:

1.分别计算签约合同价、开工前建设单位支付的预付款和措施项目工程款。

2.设计变更导致B子项工程增加工程量,其综合单价是否调整?说明理由。 3.分别计算1~3月建设单位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 4.分别计算实际应支付的竣工结算款金额和工程竣工结算价款总额。 (单位:万元,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参考答案:↓


解析:

1.签约合同价=[(2000×1000+1500×3000)/10000+40+90+100]×(1+8%)×(1+9%)=1035.94万元。

开工前建设单位支付的预付款:[1035.94-100×(1+8%)×(1+9%)]×10%=91.82(万元)

措施项目工程款=40×(1+8%)×(1+9%)=47.09万元。

开工前建设单位支付的措施项目工程款=47.09×(1-3%)=45.68万元。

2.B子项工程的综合单价不调整。 理由:(150/1500)×100%=10%<15%,故不调整。

3.1月份施工单位完成的工程款=[2000×1000+(100×150+10×2000)]/10000×(1+8%)×(1+9%)=239.56万元。

1月份建设单位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239.56×(1-3%)=232.37万元。

2月份施工单位完成的工程款=750×3000/10000×(1+8%)×(1+9%)=264.87万元。

2月份建设单位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264.87×(1-3%)-91.82/2=211.10万元。

3月份施工单位完成的工程款=[(750+150)×3000+500×850]/10000×(1+8%)×(1+9%)=367.88万元。

3月份建设单位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367.88×(1-3%)-91.82/2=310.93万元。

4.施工单位4月份完成的工程款=500×850/10000×(1+8%)×(1+9%)=50.03万元。

实际应支付的竣工结算款=50.03×(1-3%)=48.53万元。

工程竣工结算价款总额=47.09+239.56+264.87+367.88+50.03=969.43万元。


第46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建设单位通过招标与甲施工单位签订了土建工程施工合同,包括A~I共9项工作,合同工期200d;与乙施工单位签订了设备安装施工合同,包括P、Q共2项工作,合同工期70d。 经甲乙双方协调,并经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作B、C和H均需使用土方施工机械,由于机械调配原因,施工单位仅安排一台土方施工机械进行工作B、C和H的施工作业。

事件2:甲施工单位施工的设备基础(工作F)验收时,项目监理机构发现设备基础预埋件位置与运抵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设备尺寸不一致。经查,是因设计单位原因所致。 设计单位修改了设备基础设计图纸并按程序进行了审批与会签,甲施工单位按照变更后的设计图纸进行了返工处理,发生费用5万元。处理该变更用时20d。甲施工单位在合同约定的时限内通过项目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费用补偿5万元和工程延期20d的要求。

事件3:受到事件2的影响,乙施工单位窝工损失2万元。乙施工单位在合同约定的时限内通过项目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费用补偿2万元和工程延期20d的要求。

事件4:工作G经项目监理机构验收后进行了覆盖,项目监理机构又对工作G的施工质量提出复验要求,甲施工单位不同意复验,项目监理机构坚持要求复验,甲施工单位进行剥离后,复验结果表明工程质量合格。

问题:

1.事件1中,在不改变施工总工期和各项工作工艺关系的前提下,甲施工单位应如何安排B、C和H三项工作的施工顺序?为完成B、C和H三项工作,土方施工机械在施工现场的最少闲置时间是多少天?

2.写出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处理该设计变更的程序。

3.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甲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补偿和工程延期要求?分别说明理由。

4.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乙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补偿和工程延期要求?分别说明理由。

5.事件4中,甲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析:

1.(1)事件1中,在不改变施工总工期和各项工作工艺关系的前提下,甲施工单位应按C→B→H的顺序安排B、C和H三项工作的施工顺序。

(2)为完成B、C和H三项工作,土方施工机械在施工现场的最少闲置时间是10d。

2.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处理设计变更的程序如下:

(1)对变更费用和工期影响作出评估;

(2)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费用及工期变化;

(3)会签《工程变更单》;

(4)监督甲施工单位返工处理。

3.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甲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补偿和工程延期要求的判断及理由:

(1)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费用补偿5万元。

理由:返工处理费用是由非甲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

(2)项目监理机构不应批准工程延期20d(或:应批准工程延期10d)。

理由:工作F的工作时间增加是由非甲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但工作F有10d的总时差(只影响工期10d),故应批准工程延期10d。

4.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乙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补偿和工程延期要求的判断及理由:

(1)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费用补偿2万元。

理由:窝工损失是由甲施工单位(非乙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

(2)项目监理机构不应批准工程延期20d(或:应批准工程延期10d)。

理由:工作F的工作时间增加20d,但只影响工作P晚开始10d,故应批准工程延期10d。

5.事件4中,甲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妥当的判断及理由:

(1)甲施工单位的做法不妥。

理由:甲施工单位不得拒绝项目监理机构的复验要求。

(2)项目监理机构的做法妥当。

理由:项目监理机构对隐蔽工程质量有疑问时,应坚持进行剥离复验。


第47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合同,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d),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匀速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合同约定开工日期前10d,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递交了书面申请,请求将开工日期推迟5d。理由是,已安装的施工起重机械未通过有资质检验机构的安全验收,需要更换主要支撑部件。

事件2:由于施工单位人员及材料组织不到位,工程开工后第33天上班时工作F才开始。为确保按合同工期竣工,施工单位决定调整施工总进度计划。经分析,各项未完成工作的赶工费率及可缩短时间见下表。

事件3:施工总进度计划调整后,工作L按期开工。施工合同约定,工作L需安装的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由于设备到货检验不合格,建设单位进行了退换。由此导致施工单位吊装机械台班费损失8万元,L工作拖延9d。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费用补偿和工程延期申请。

问题:

1.事件1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工程推迟开工?说明理由。

2.指出上图所示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和总工期。

3.事件2中,为使赶工费最少,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施工总进度计划(写出分析与调整过程)?赶工费总计多少万元?计划调整后工作L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为多少天?

4.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费用补偿和工程延期?分别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项目监理机构不应批准工程推迟开工。

理由:施工单位原因造成开工日期推迟。

2.上图中所示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为A→B→F→I→K→M(或①→②→③→⑥→⑦→⑨→⑩)。

总工期=10+15+45+10+20+15=115d

3.事件2中,为使赶工费最少,施工单位应分别缩短工作K和工作F的工作时间5d和2d,这样才能既实现建设单位的要求又能使赶工费用最少。

分析与调整过程为:

(1)由于事件2的发生,导致工期拖延7d。

(2)第33天后,可以赶工的关键工作包括F、I、K、M,由于工作K的赶工费率最低,首先压缩工作K,工作K可以压缩10d。如果直接压缩工作K 7d,结果就改变了关键线路,关键线路变成了A→B→F→J→M,即将关键工作K变成了非关键工作。为了不使关键工作K变成非关键工作,第一次压缩工作K 5d。

(3)经过第一次压缩后,关键线路就变成了两条,即A→B→F→J→M和 A→B→F→I→K→M。此时有四种赶工方案,见下表。

(4)第二次选赶工费率最低的工作F压缩2d,这样就可以确保按合同工期竣工。

赶工费总计=5×1.0+2×1.2=7.4万元

计划调整后工作L的总时差=115-(10+20+35+25+15)=115-105=10d

计划调整后工作L的自由时差=10-0=10d

4.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8万元的费用补偿。

理由:是建设单位采购的材料出现质量检测不合格导致的机械台班损失,应由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不应批准工程延期。

理由:工作L不是关键工作,且该工作的总时差为10d,工作L拖延9d未超过其总时差,不会影响工期。


第48题 背景资料: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匀速进行。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准备期间,由于施工设备未按期进场,施工单位在合同约定的开工日前第5天向项目经理机构提出延期开工的申请,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给予书面回复。

事件2:施工准备完毕后,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后认为:施工许可证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征地拆迁工作满足工程进度需求,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已到位,但其他开工条件尚不具备。总监理工程师不予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

事件3:工程开工后第20天下班时刻,项目监理机构确认:A、B工作已完成;C工作已完成6d的工作量;D工作已完成5d的工作量;B工作未经监理人员验收的情况下,F工作已进行1d。

问题: 1.总监理工程师是否应批准事件1中施工单位提出的延期开工申请?说明理由。

2.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13),该工程还应具备哪些开工条件,总监理工程师方可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

3.针对上图所示的施工进度计划,确定该施工进度计划的工期和关键工作。并分别计算C工作、D工作、F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4.分析开工后第20天下班时刻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分别说明对总工期及紧后工作的影响,此时,预计总工期延长多少天?

5.针对事件3中F工作在B工作未经验收的情况下就开工的情形,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总监理工程师不应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延期开工申请。

理由:

(1)施工单位自身原因不能按期开工。

(2)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规范文本)》规定,如果承包人不能按时开工,应在不迟于协议约定的开工日期前7d以书面形式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延期开工的理由和要求,本案例是提前了5d,不符合规定,所以不应批准。

2.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13),该工程还应具备以下开工条件,总监理工程师方可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

(1)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2)机具、施工人员已进场;

(3)前期施工需要的主要工程材料已落实;

(4)进场道路及水、电、通讯等已满足开工要求。

3.该施工进度计划的工期75d,关键工作为A、D、E、H、K。

C工作自由时差=9+15+24-9-12=27d,总时差=75-9-12-9-8=37d。

D工作为关键工作,因此,自由时差为0,总时差为0。

F工作的自由时差=27-9-9-9=0,总时差=75-9-9-9-15-12=21d。

4.A工作已完成,对总工期及紧后工作的无影响。

B工作已完成,对总工期及紧后工作的无影响。

C工作已完成6d的工作量,拖延了5d,拖延的时间既没有超过总时差,也没有超过自由时差,对总工期及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无影响。

D工作已完成5d的工作量,拖延了6d,D工作为关键线路,预计会使总工期延长6d,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6d。

F工作推迟1d,不影响总工期,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1d。

施工总工期预计延长6d。

5.事件3中,B工作的完成时F工作开始的前提。项目监理机构应就B工作未经验收的情况下就开始F工作施工的情况,下达F工作的《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先对完成的B工作进行报验。


第49题 背景资料: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合同工期15个月,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项目监理机构对A工作进行验收时发现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整改。

事件2:在第5个月初到第8个月末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使施工进度受到较大影响。截止第8个月末,未完工作尚需作业时间见表。

施工单位按索赔程序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工程延期的要求。

事件3: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仍按原合同工期完成,施工单位需要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加快后续工程进度。经分析得到的各工作有关数据见表。

问题:

1.该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工作和非关键工作分别有哪些?C和F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多少?

2.事件1中,对于A工作出现的质量问题,写出项目监理机构的处理程序。

3.事件2中,逐项分析第8个月末C、E、F工作的拖后时间及对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并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时间为多少?说明理由。

5.针对事件3,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而采取的最佳调整方案是什么?相应增加的费用为多少?



参考答案:↓


解析:

1.该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工作为A、B、D、E、G、I,非关键工作为C、F、H。

C工作总时差=9-6=3d,自由时差=3d。

F工作总时差=13-7-3=3d,自由时差=2d。

2.事件1中,对于A工作出现的质量问题,项目监理机构的处理程序:

(1)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整改;

(2)跟踪、检查施工单位返工整改情况;

(3)签收施工单位在自检后填报的《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

(4)重新验收 A 工作。

3.事件2中,第8个月末C、E、F工作的拖后时间及对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及理由。

(1)C工作拖后时间为3个月,对工期和后续工作均无影响。

理由:C工作应该在6月末完成,现在需要在9月末完成,因此,C工作拖后时间为3个月;C工作的总时差为3个月,不会影响工期;C工作的自由时差为3个月,不会影响后续工作。

(2)E工作拖后时间为2个月,使工期和后续工作均延期2个月。

理由:E工作应该在9月末完成,现在需要在11月末完成,因此,E工作拖后时间为2个月;由于E工作为关键工作,所以会使工期和后续工作均延期2个月。

(3)F工作拖后时间为2个月,对总工期和后续工作均无影响。

理由:F工作应该在7月末完成,现在需要在9月末完成,因此,F工作拖后时间为2个月;F工作总时差为3个月,拖后2d不会影响总工期,自由时差为2个月,拖后2d不影响后续工作。

4.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时间为2个月。

理由:处于关键线路上的E工作拖后2个月,影响总工期2个月,其他工作没有影响工期。

5.针对事件3,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而采取的最佳调整方案是:I工作缩短1个月,E工作缩短1个月。

相应增加费用=14+18=32万元。


第50题 背景资料: 某实施施工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与甲施工单位签定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开工日期为2014年3月1日,工期为302d,建设单位负责施工现场外道路开通及设备采购;设备安装工程可以分包;甲施工单位通过筛选与乙施工单位签定了安装分包合同。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d)

工程实施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由于施工现场外道路未按约定时间开通,致使甲施工单位无法按期开工。2018年2月21日,甲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申请,要求开工日期推迟3d,补偿延期开工造成的实际损失3万元。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情况属实。

事件2:C工作是土方开挖工程。土方开挖时遇到了难以预料的暴雨天气,工程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甲施工单位及时报告了项目监理机构。为处理安全事故隐患,C工作实际持续时间延长了12d。甲施工单位申请顺延工期12d、补偿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事件3:F工作是主体结构工程,甲施工单位计划采用新的施工工艺,并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了具体方案,经审批后组织了实施。结果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但F工作实际持续时间延长了5d,甲施工单位申请顺延工期5d。

事件4:甲施工单位将设备安装工程(J工作)分包给乙施工单位,分包合同工期为56d。乙施工单位完成设备安装后,单机无负荷试车没有通过,经分析是设备本身出现问题。经设备制造单位修理,第二次试车合格。由此发生的设备拆除、修理、重新安装和重新试车的各项费用分别为2万元、5万元、3万元和1万元,J工作实际持续时间延长了24d。乙施工单位向甲施工单位提出索赔后,甲施工单位遂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顺延工期和补偿费用的要求。

问题:

1.事件1中,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答复甲施工单位的要求?说明理由。

2.事件2中,收到甲施工单位报告后,项目监理机构应采取什么措施?应要求甲施工单位采取什么措施?对于甲施工单位顺延工期及补偿经济损失的申请如何答复?说明理由。

3.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应按什么程序审批甲施工单位报送的方案?对甲施工单位的顺延工期申请如何答复?说明理由。

4.事件4中,单机无负荷试车由谁组织?项目监理机构对于甲施工单位顺延工期和补偿费用的要求如何答复?说明理由。根据分包合同,乙施工单位实际可获得的顺延工期和补偿费用分别是多少?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析:

1.(1) 事件1中,监理单位的答复:同意推迟3天开工(或:同意2014年3月4日开工),同意赔偿损失3万元。

(2)理由:场外道路没有开通属建设单位责任,且甲施工单位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提出了申请。

2.(1) 事件2中,监理单位应采取的措施:下达《施工暂停令》。 对甲施工单位提出的要求:撤出危险区域作业人员,制订消除隐患的措施或方案,报项目监理机构批准后实施。

(2) 就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监理单位的答复:由于难以预料的暴雨天气属不可抗力,施工单位的经济损失不予补偿;理由:因C工作延长12d,只影响工期1d,故只批准顺延工期1d。

3.(1)事件3中,甲施工单位改进施工工艺应遵循的审批程序:审查报送方案,组织专题论证,经审定后予以签认。

(2)对甲施工单位的延期申请,监理单位的答复:不同意延期申请。 理由:改进施工工艺属甲施工单位自身原因。

4.(1)事件4中,单机无负荷试车由甲施工单位组织。

(2)监理单位对甲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的答复:同意补偿设备拆除、重新安装和试车费用合计6万元; C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2d后,J工作持续时间延长24d,只影响工期1d,同意顺延工期1d。 理由:因设备本身出现问题,不属于甲施工单位的责任。

(3) 乙施工单位可得到的补偿是:乙施工单位可顺延工期24d,可获得费用补偿6万元。因为第一次试车不合格不属于乙施工单位责任。


第51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确定某承包商中标。甲乙双方签订的承包合同包括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工程量和投标综合单价见表1。

工程合同工期12个月,措施费84万元,其他项目费100万元,规费费率为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费、其他项目费之和的4%,税金率为11%。有关工程付款的条款如下:

(1)工程预付款为合同价的20%,在合同签订后15日内一次支付,措施费在前6个月的工程进度款中均匀支付。

(2)工程进度款每三个月结算一次。

(3)在各次工程款中按5%的比例扣留工程质量保修金。

施工期间第4~6月分项工程结算价格综合调整系数为1.1。

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分项工程各月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均为匀速进展)。

第6个月末检查工程进度时,B工作完成计划进度的1/2,C工作刚好完成,D工作完成计划进度的1/30。

问题:

1.计算各分项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费、每月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费,把计算结果填入分部分项工程费表中。并列式计算工程预付款。

2.根据第6个月末检查结果,在施工进度计划图上绘制前锋线,并分析第6个月末B 、C、D三项工作的进度偏差。如果后6个月按原计划进行,分析说明B、D工作对工期的影响。

3.若承包方决定在第6个月后调整进度计划以确保实现合同工期,应如何调整(有关分项工程可压缩的工期和相应增加的费用见表2)?说明理由。

4.按实际进度情况结算,第4~6月应签发工程款为多少万元(假设期间元其他项目费发生,A工作按批准进度计划完成)?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解析:

1.分部分项工程费表见表3。

工程合同价=(2769.52+84+100)万元×(1+4%)×(1+11%)=3409.54万元

工程预付款=3409.54万元×20%=681.91万元

2. 施工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

B工作的进度拖后1个月,C工作的进度正常,D工作的进度拖后2个月。

如果后6个月按原计划进行,B工作对工期没有影响,D工作对工期的影响是拖后2个月,使总工期拖后2个月。

3.为确保实现合同工期,应压缩F工作2个月。

理由:施工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为A→D→F,只有压缩关键工作A、D、F,才可以起到压缩工期的效果,在第6个月后,只有D和F工作可以压缩,按照网络优化选择赶工费最低的关键工作进行压缩赶工原则,F工作的每月赶工费最低,可压缩F工作2个月,满足合同工期要求。

4.第4~6月签发工程款=[3/4×(720×1/2+337.52+480×1/3)×1.1+84/6×3]万元×(1 +4%)×(1+11%)×(1-5%)=821.91万元


第52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编制的某工程网络图,如下图所示,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各工作的持续时间和估计费用,见下表。

问题:

1.根据上图,计算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各工作的时间参数,确定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的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

2.若施工合同规定:工程工期93d,工期每提前一天奖励施工单位3万元,每延期一天对施工单位罚款5万元。计算按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实施时的综合费用。

3.若该网络进度计划各工作的可压缩时间及压缩单位时间增加的费用,见下表。确定该网络进度计划的最低综合费用和相应的关键路线,并计算调整优化后的总工期(要求写出调整优化过程)。



参考答案:↓


解析:

1.计算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

关键线路:①→③→⑥→⑦→⑧(或关键工作为B、F、J;或在图中直接标出)

工期:98d(或在图中标出)

2.计算综合费用: 原始方案估计费用:18+40+25+15+40+120+16+37+10+64+16=401万元

延期罚款:5×(98-93)=25万元

综合费用为:401+25=426万元

3.第一次调整优化:在关键线路上取压缩单位时间增加费用最低的F工作为对象压缩2d。增加费用:2×2=4万元

第二次调整优化:工作A、C、H、J与B、F、J同时成为关键工作,选择H工作和F工作为调整对象,各压缩2d。增加费用:2×(1.5+2)=7万元

第三次调整优化:工作A、C、H、J与B、F、J仍为关键工作,选择A工作和F工作为调整对象,各压缩1d。增加费用:1×(2+2)=4万元

优化后的关键线路为:①→②→④→⑦→⑧(或关键工作为A、C、H、J)和①→③→⑥→⑦→⑧(或关键工作为B、F、J)

工期:98-2-2-1=93d

最低综合费用:401+4+7+4=416万元


第53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施工合同,工期36个月。施工进度计划见下图。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第2个月,施工中遇到勘察报告未提及的地下障碍物,需要补充勘察并修改设计,A工作延误1个月,B工作延误2.5个月,施工的机械设备闲置15万元,人员窝工损失12万元,施工单位提出工期顺延2.5个月,费用补偿27万元。

事件2:施工至第19个月末,进度检查发现,L工作拖后3个月,K工作正常,N工作拖后4个月。

事件3:第20个月初,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按期完成工程,施工单位计划将R和S工作组织流水施工,R和S工作均分为3个施工段,流水节拍如下表所示。

问题:

1.针对事件1,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各为多少?说明理由。

2.事件1发生之后,请指出关键线路,计算D工作和G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3.针对事件2,请指出L、K、N工作拖后对总工期的影响,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3,计算R和S工作的流水步距、流水工期,以及该工程项目的最终完工时间,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析:

1.监理机构不应批准工程延期。

理由:A工作有1个月总时差,延误1个月未超过其总时差,故不影响工期;B工作有3个月总时差,延误2.5个月,未超过其总时差,故不影响工期。

费用补偿27万元。

理由:施工中遇到勘察报告未提及的地下障碍物属于建设单位应承担的责任,损失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2.发生事件1后,关键线路有两条C→F→H→K→R→S→U;A→E→H→K→R→S→U。

D工作:总时差6个月,自由时差5个月。

G工作:总时差2个月,自由时差0。

3.L、K、N工作拖后对总工期影响的判断:

L工作:总时差1个月,拖后3个月,超过总时差2个月,故对总工期影响2个月。

K工作:正常,对总工期没有影响。

N工作:总时差5个月,拖后4个月,未超出其总时差,故对总工期没有影响。

4.采用错位相减取大差法计算R、S工作的流水步距如下:

K=3个月。

流水工期=3+(1+1+2)=7个月。

考虑事件2时延误的2个月工期,R、S工作,原计划工期9个月,现在组织流水施工后调整为7个月,缩短2个月,U工作可以早开始2个月,综合考虑P、Q和T工作的总时差,工期可以缩短2个月,再考虑前期延误的2个月工期,最终完工时间仍为36个月。


第54题 背景资料: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5所示(时间单位:月),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匀速施工;各项工作费用按持续时间均匀分布。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监理机构在第3个月末统计的1~3月份已完工程计划费用(BCWP)和已完工程实际费用(ACWP)见表5。

工作A、B、C的计划费用分别为200万元、500万元、240万元。

事件2: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一项设计变更,该变更导致工作J推迟施工1个月,增加工程费用20万元,造成施工单位人员窝工损失9万元。为此,施工单位通过项目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延期1个月、费用补偿29万元的申请。

事件3:因施工机械设备调配原因,施工单位计划将工作Q推迟3个月开始施工,且后续工作相应顺延,遂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了调整后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提出延期申请。

问题:

1.依据图5,确定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总工期及关键工作,工作J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多少个月?

2.事件1中,截止第3个月末,拟完工程计划费用累计额为多少万元?费用偏差和进度偏差(以费用额表示)分别为多少万元?并判断费用是否超支和进度是否拖后?

3.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工程延期?说明理由。批准的费用补偿为多少万元?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3,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延期申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析:

1.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总工期:10+6+8+9+2=35个月。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关键工作:B-H-L-N-S;工作J的总时差:1个月。

工作J的自由时差:0。

2.截止第3个月末: 拟完工程计划费用累计额(BCWS)=(200/5+500/10+240/6)×3=390万元。

已完工程计划费用累计额(BCWP)=120+150+140=410万元。

已完工程实际费用累计额(ACWP)=140+160+130=430万元。

截止第3个月末费用偏差=BCWP-ACWP=410-430=-20万元,费用超支20万元,费用是超支。

截止第3个月末进度偏差=BCWP-BCWS=410-390=20万元,进度提前20万元,进度没有拖后。

3.项目监理机构不应批准工程延期。

理由:因工作J有总时差1个月,延期1个月不影响总工期,故工期索赔不应批准。

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费用补偿为29万元。理由:因设计变更属于建设单位应承担的责任。

4.项目监理机构不应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延期申请。

理由:施工机械设备调配属于施工单位应承担的责任。


第55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巡视时发现,正在焊接钢骨架的一名电焊工资格未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查认可。

事件2:受疫情影响,施工所需工程材料不能正常供应。施工项目经理组织调整施工组织设计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的同时,便直接安排施工。

事件3:工程材料进场后,专业监理工程师指派监理员审查了施工单位报送的相关质量证明文件。确认符合要求后,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中签署了审查意见。

事件4:施工过程中,项目监理机构发现设计图纸有误。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修改图纸后直接交由施工单位执行。

事件5: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将专项施工方案及审核、验收及整改等相关资料纳入档案管理,工程监理单位将监理实施细则、专项施工方案审查、验收及整改等相关资料纳入档案管理。

【问题】

1.事件1中,针对巡视发现的问题,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进行哪些工作?若电焊工的资格不符合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提出哪些要求?

2.事件2中,施工项目经理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3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施工单位需报送哪些质量证明文件?

4.指出事件4中总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5.事件5中,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还应分别将哪些资料纳入各自档案管理?



参考答案:↓


解析:

1.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进行的工作:通知该电焊工立即停止操作,检查其技术资质证明。

若审查认可,可继续进行操作;若无技术资质证明,不得再进行电焊操作。对其完成的焊接部分进行质量检查。

若电焊工的资格不符合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要求:对其完成的焊接部分进行质量检查,质量检查不合格,要求具有资质经过项目监理机构认可的电焊工进行返工处理,进一步审查合格方可。

2.施工项目经理的做法不妥当。

理由:施工单位编制调整的施工组织设计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认后(编制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名,施工单位公章),与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一并报送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需要修改的,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书面意见退回修改;符合要求的,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已签认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监理机构报送建设单位。才可以安排施工,不能直接安排施工。

3.专业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

(1)专业监理工程师指派监理员审查了施工单位报送的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理由:应该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

(2)确认符合要求后,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中签署了审查意见。

理由:还需要有项目监理机构盖章。并应按有关规定、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约定,对用于工程的材料进行见证取样、平行检验。

施工单位需报送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性能检测报告以及施工单位的质量抽检报告。

4.总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修改图纸后直接交由施工单位执行。

正确做法:项目监理机构收到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变更申请后,正确的处理程序如下:

①由建设单位转交原设计单位修改工程设计文件;

②收到设计文件后,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变更费用及工期影响作出评估;

③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共同协商确定工程变更费用及工期变化,会签工程变更单;

④项目监理机构根据批准的工程变更文件监督施工单位实施工程变更。

5.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施工单位还应将专家论证、交底、现场检查纳入档案管理。工程监理单位还应将专项巡视检查纳入档案管理。


第56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总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主体结构施工时,建设单位收到用于工程的商品混凝土不合格的举报,立刻指令施工总包单位暂停施工。经检测鉴定单位对商品混凝土的抽样检验及混凝土实体质量抽芯检测,质量符合要求。为此,施工总包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暂停施工后人员窝工及机械闲置的费用索赔申请。

事件2:施工总包单位按施工合同约定,将装饰工程分包给甲装饰分包单位。在装饰工程施工中,项目监理机构发现工程部分区域的装饰工程由乙装饰分包单位施工。经查实,施工总包单位为按时完工,擅自将部分装饰工程分包给乙装饰分包单位。

事件3:室内空调管道安装工程隐蔽前,施工总包单位进行了自检,并在约定的时限内按程序书面通知项目监理机构验收。项目监理机构在验收前6h通知施工总包单位因故不能到场验收,施工总包单位自行组织了验收,并将验收记录送交项目监理机构,随后进行工程隐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总监理工程师以“未经项目监理机构验收”为由下达了《工程暂停令》。

事件4:建设单位为使用方便,直接委托甲装饰分包单位对地下室进行了重新装修,在没有设计图纸的情况下,应建设单位要求,甲装饰分包单位在地下室承重结构墙上开设了两个1800mm×2000mm的门洞,造成一层楼面有多处裂缝,且地下室有严重渗水。

问题:

1.事件1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施工总包单位的索赔申请?分别说明理由。

2.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对事件2的处理程序。

3.事件3中,施工总包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4.对于事件4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和甲装饰分包单位是否应承担责任?分别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建设单位的做法不妥当。

理由:建设单位的停工指令应通过总监理工程师下达。

事件1中,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施工总包单位的索赔申请。

理由:事件1属于建设单位(或非施工单位)的责任。

2.项目监理机构对事件2的处理程序:

(1)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暂停令,停止乙装饰分包单位的施工,并同时报告建设单位;

(2)要求总包单位提供乙装饰分包单位资质材料,经审核符合要求可以继续施工,否则责令退出施工现场;

(3)经有资质的法定检测机构对已装修部位的工程质量进行鉴定,合格者予以验收,不合格者应进行处理;

(4)具备恢复施工条件后,由总包单位申请复工,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达到复工要求时,下达复工令;

(5)将处理结果报告建设单位。

3.事件3中,施工总包单位的做法妥当。

理由:工程具备隐蔽条件或达到专用条款约定的中间验收部位,承包人进行自检,并在隐蔽或中间验收前48h以书面形式通知工程师验收。

若监理工程师未能按时提出延期要求,又未按时参加验收,承包人可自行组织验收。

承包人经过验收的检查、试验程序后,将检查、试验记录送交工程师。

本次检验视为工程师在场情况下进行的验收,工程师应承认验收记录的正确性。

事件3中,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不妥当。

理由:(1)如果监理工程师不能按时进行验收的,应在施工总包单位通知的验收时间前24h,以书面形式向施工总包单位提出延期验收要求,但延期不能超过48h。本案例是6h之前书面提出延期要求,不符合规定。

(2)总监理工程师以“未经项目监理机构验收”为由下达了《工程暂停令》不妥,应该是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可以要求重新检验。

4.对于事件4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建设单位应承担责任。

理由:建设单位不得要求甲装饰分包单位在没有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建设单位不得擅自要求甲装饰分包单位变动房屋承重结构。

对于事件4中发生的质量问题,监理单位应承担责任。

理由:监理单位应该阻止建设单位和甲装饰分包单位的错误行为。

对于事件4中发生的质量问题,施工总包单位不应承担责任。

理由:建设单位直接委托甲装饰分包单位的行为属于新合同,与原施工总包单位没有关系。

对于事件4中发生的质量问题,甲装饰分包单位应承担责任。

理由:甲装饰分包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


第57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编写项目监理规划后,在建设单位主持的第一次工地会议上报送建设单位代表,并介绍了项目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会议结束时,建设单位代表要求项目监理机构起草会议纪要,总监理工程师以“谁主持会议谁起草”为由,拒绝起草。

事件2:基础工程经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已隐蔽,但总监理工程师怀疑隐蔽的部位有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将其剥离后重新检验,并由施工单位承担由此发生的全部费用,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

事件3: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拆模后,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总监理工程师立即向施工单位下达了《工程暂停令》,随后提出了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案,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事件4: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时发现,施工单位未按批准的大跨度屋盖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随即报告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及时下达了《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未停工整改仍继续施工。于是,总监理工程师书面报告了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发出的当天,屋盖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坍塌,造成人员伤亡。

事件5:按施工合同约定,施工单位选定甲分包单位承担装饰工程施工,并签订了分包合同。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单位资金周转困难,未能按分包合同约定支付甲分包单位的工程款。为了不影响工期,甲分包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支付申请。项目监理机构受理并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即向甲分包单位签发了支付证书。

问题:

1.事件1中,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2中,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3.事件3中,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4.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指出事件4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是否应承担责任?说明理由。

5.指出事件5中项目监理机构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的不妥之处与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项目监理规划在第一次工地会议上报送建设单位代表。

正确做法:《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定,监理单位应在第一次工地会议前将项目监理规划报送建设单位。

(2)不妥之处:项目监理规划完成后直接报送建设单位代表。

正确做法:监理规划编写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才可报送建设单位。

(3)不妥之处:第一次工地会议上仅介绍了项目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够全面。

正确做法:总监理工程师还需要:

①介绍监理单位驻现场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其分工;

②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4)不妥之处:总监理工程师以“谁主持会议谁起草”为由,拒绝起草会议纪要。

正确做法:第一次工地会议纪要应由项目监理机构负责起草,并经与会各方代表会签。 

2.事件2中,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不妥当。

理由:无论监理工程师是否参加了验收,当其对某部分的工程质量有怀疑,均可要求承包人对已经隐蔽的工程进行重新检验。施工单位接到通知后,应按要求进行剥离或开孔,并在检验后重新覆盖或修复。重新检验表明质量合格,建设单位承担由此发生的全部追加合同价款,赔偿施工单位损失,并相应顺延工期;检验不合格,施工单位承担发生的全部费用,工期不予顺延。

3.事件3中,总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与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出现质量缺陷后总监理工程师立即向施工单位下达了《工程暂停令》。

正确做法:出现质量缺陷后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发《监理通知》。

(2)不妥之处:总监理工程师随后提出了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案,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正确做法:施工单位提出经设计等相关单位认可的处理方案。

4.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应承担责任。

理由:施工单位不服从监理单位管理,拒绝执行监理单位《工程暂停令》,违章作业,不按照审核施工方案施工,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施工单位应承担全部责任。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监理单位不承担责任。

理由:监理单位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及时发现施工单位违章作业,下达了《工程暂停令》,及时通知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项目监理机构已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项目监理机构已履行了监理职责。

5.事件5中项目监理机构做法的不妥之处:项目监理机构受理并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即向甲分包单位签发了支付证书。

理由:建设单位未经承包单位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甲分包单位支付各类工程款项,分包人完成施工任务的报酬只能依据分包合同由承包单位支付。


第58题 背景资料: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监理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监理规划中明确的部分工作如下:

(1)论证工程项目总投资目标;

(2)制定施工阶段资金使用计划;

(3)编制由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和设备的进场计划;

(4)审查确认施工分包单位;

(5)检查施工单位试验室试验设备的计量检定证明;

(6)协助建设单位确定招标控制价;

(7)计量已完工程;

(8)验收隐蔽工程;

(9)审核工程索赔费用;

(10)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书;

(11)参与工程竣工验收;

(12)办理工程竣工备案。

事件2:建设单位提出要求:总监理工程师应主持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每周一次的工地例会以及所有专业性监理会议,负责编制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负责工程计量,主持整理监理资料。

事件3:项目监理机构履行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职责,审查了施工单位报送的安全生产相关资料。

事件4: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施工单位使用的起重机械没有现场安装后的验收合格证明,随即向施工单位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问题:

1.针对事件1中所列的工作,分别指出哪些属于施工阶段投资控制工作、哪些属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对不属于施工阶段投资、质量控制工作的,分别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建设单位所提要求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3.事件3中,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施工单位报送资料中的哪些内容?

4.事件4中,《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应对施工单位提出哪些要求?



参考答案:↓


解析:

1.属于施工阶段投资控制工作的有:(2)、(7)、(9)、(10);

属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的有:(4)、(5)、(8)、(11)。

不属于施工阶段投资、质量控制工作:

(1),理由:属于前期决策阶段工作内容;

(3),理由:属于施工阶段进度控制工作内容;

(6),理由:属于施工招标阶段的工作;

(12),理由:属于建设单位工作内容。

2.事件2中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总监理工程师应主持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 正确做法:第一次工地会议应由建设单位主持召开。

(2)不妥之处:总监理工程师负责编制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 正确做法:监理实施细则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写,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3)不妥之处: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工程计量。 正确做法:由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本专业的工程计量工作。

(4)不妥之处:总监理工程师应主持召开所有专业性监理会议。 正确做法:可根据需要,分别由总监理工程师或专业监理工程师主持召开专业性监理会议。

3.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

4.《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应对施工单位提出下列要求:

(1)指令施工单位停止使用该起重机械。

(2)由施工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共同验收。


第59题 背景资料: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约定的承包范围包括A、B、C、D、E五个子项目,其中,子项目A包括拆除废弃建筑物和新建工程两部分,拆除废弃建筑物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乙施工单位。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由于拆除废弃建筑物的危险性较大,乙施工单位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召开了有甲施工单位与项目监理机构相关人员参加的专家论证会。会后,乙施工单位将该施工方案送交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总监理工程师认为该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便签字同意实施。

事件2:建设单位要求乙施工单位在废弃建筑物拆除前7日内,将资质等级证明与专项施工方案报送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事件3:受金融危机影响,建设单位于2018年1月20日正式通知甲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缓建尚未施工的子项目D、E。而此前,甲施工单位已按照批准的计划订购了用于子项目D、E的设备,并支付定金300万元。鉴于无法确定复工时间,建设单位于2018年2月10日书面通知甲施工单位解除施工合同。

问题:

1.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2.指出事件2中建设单位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3.事件3中,建设单位是否可以解除施工合同?说明理由。如果甲施工单位不同意解除合同而继续子项目D、E的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应做哪些工作?

4.事件3中,若解除施工合同,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甲施工单位应得到哪些费用补偿?



参考答案:↓


解析:

1.事件1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乙施工单位将专项施工方案送交项目监理机构。

正确做法:应由甲施工单位将专项施工方案送交项目监理机构。

(2)不妥之处:总监理工程师认为专项施工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便签字同意实施。

正确做法:专项施工方案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应签字后实施。

2.事件2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建设单位要求乙施工单位报送。 正确做法:应该由建设单位报送。

(2)不妥之处:在废弃建筑物拆除前7日内报送。 正确做法:应该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报送。

(3)不妥之处:报送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正确做法:应当报送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4)不妥之处:只报送了资质等级证明与专项施工方案。 正确做法:还应报送拟拆除建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物的说明;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3.建设单位是可以解除施工合同。

理由:由于主观和客观情况的变化,有时会发生原合同的全部履行或部分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的情况,可以解除合同。但是,建设单位不能单方面解除,应与施工单位共同协商解除。 如果甲施工单位不同意解除合同而继续子项目D、E的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应就甲施工单位按施工合同规定应得到的款项与建设单位、甲施工单位进行协商,并按合同规定确定甲施工单位应得到的全部款项,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和甲施工单位。

4.若解除施工合同,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甲施工单位应得到的费用补偿包括:

(1)承包单位已完成的工程量表中所列的各项工作所应得的款项;

(2)按批准的采购计划订购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的款项;

(3)承包单位撤离施工设备至原基地或其他目的地的合理费用;

(4)承包单位所有人员的合理遣返费用;

(5)合理的利润补偿;

(6)施工合同规定的建设单位应支付的违约金。


第60题 背景资料: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分别与甲、乙施工单位签订了土建工程施工合同和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合同,与丙单位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甲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时间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工程开工报审表》,总监理工程师在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后,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查时发现:施工机具已进场准备就位;施工测量人员正在进行测量控制桩和控制线的测设;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不会影响工程进度。为此,总监理工程师签署了同意开工的意见,并报告了建设单位。

事件2: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时发现,甲施工单位现场施工人员准备将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用于工程。经询问,甲施工单位认为该新型建筑材料性能好、价格便宜,对工程质量有保证。项目监理机构要求其提供该新型建筑材料的有关资料,甲施工单位仅提供了使用说明书。

事件3:项目监理机构检查甲施工单位的某分项工程质量时,发现试验检测数据异常,便再次对甲施工单位试验室的资质等级及其试验范围、本工程试验项目及要求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考核。

事件4:为了解设备性能,有效控制设备制造质量,项目监理机构指令乙施工单位指派专人进驻丙单位,与专业监理工程师共同对丙单位的设备制造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事件5:工程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甲施工单位统一汇总甲、乙施工单位的工程档案后提交项目监理机构,由项目监理机构组织工程档案验收。

问题

1.事件1中,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同意开工的意见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处理事件2的程序。

3.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还应从哪些方面考核甲施工单位的试验室?

4.事件4中,项目监理机构指令乙施工单位派专人进驻丙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5.指出事件5中建设单位要求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同意开工的意见,不妥当。

理由:在开工之前测量控制桩、线必须查验合格,并且还应满足《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第5.1.8条规定的开工条件时,总监理工程师才能在开工报审表上签署同意开工的意见。

2.项目监理机构处理事件2的程序:要求承包单位报送相应的施工工艺措施和证明材料,组织专题论证,经审定后予以签认。

3. 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还应从以下方面考核甲施工单位的试验室:

(1)法定计量部门对试验设备出具的计量检定证明;

(2)试验室的管理制度;

(3)试验人员的资格证书。

4.事件4中,项目监理机构指令乙施工单位派专人进驻丙单位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设备监造人员原则上由设备采购单位派出,本案例中,业主与丙单位签订设备采购合同,应由项目监理机构派监理人员进驻丙单位。

5.事件5中建设单位要求的不妥之处及理由。

(1)不妥之处:建设单位要求甲施工单位统一汇总甲、乙施工单位的工程档案。

理由:由于建设单位分别与甲、乙施工单位签订了土建工程施工合同和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档案就应由甲、乙施工单位分别整理汇总。

(2)不妥之处:建设单位要求将工程档案提交项目监理机构;由项目监理机构组织工程档案验收。

理由:工程档案应提交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对工程档案进行验收。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