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81题 在质量管理排列图中,对应于累计频率曲线 80%~90% 部分的,属于( )影响因素。
A.一般
B.次要
C.主要
D.其他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将累计频率在0~80%范围内的因素定为A类因素,即主要因素;累计频率在80%~90%范围内的因素定为B类因素,即次要因素;累计频率在90%~100%范围内的因素定为C类因素,即一般因素。A类因素是需要加强控制、重点管理的对象;对B类因素可按常规管理;对C类因素则可放宽管理,以利于将主要精力放在改善A类因素上。
第582题 采用直方图法对工程质量进行统计分析时,其主要的用途是( )。
A.分析产生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
B.分门别类地对施工质量状态进行调查
C.对施工质量问题进行状态描述
D.观察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正常、稳定受控
参考答案:D
解析:
直方图又称频数分布直方图,是用来反映产品质量数据分布状态和波动规律的统计分析方法。直方图的主要用途是:判断工序的稳定性;推断工序质量规格标准的满足程度;分析不同因素对质量的影响;计算工序能力等。
第584题 在控制图中出现了“链”的异常现象,根据规定,当连续出现( )链时,应开始调查原因。
A.五点
B.六点
C.七点
D.八点
参考答案:B
解析:“链”是指点子连续出现在中心线一侧的现象。出现五点链,应注意生产过程发展状况;出现六点链,应开始调查原因;出现七点链,应判断工序异常,需采取处理措施。选项 B 正确。
第585题 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通过抽样取得数据,将其描在控制图中,如果点子( )则表明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不会产生不合格品。
A.出现七点链
B.呈周期性变动
C.全部落在中心线一侧
D.随机落在上、下控制界限内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抽样取得数据后,将样本统计量描在图上来分析生产过程状态。如果点子随机落在上、下控制界限内,则表明生产过程正常并处于稳定状态,不会产生不合格品;如果点子超出控制界限,或点子排列有缺陷,则表明生产状况有异常,生产过程处于失控状态。
第586题 按抽样检验方式分,常用的抽样检验方案有( )。
A.标准型抽样检验方案
B.多次抽样检验方案
C.分选型抽样检验方案
D.调整型抽样检验方案
E.计数值标准型抽样检验方案
参考答案:ACD
解析:常用的抽样检验方案有:标准型抽样检验方案、分选型抽样检验方案、调整型抽样检验方案。选项 A、C、D 正确。
A.d1 = c1
B.d1 < c2
C.d2 < c2
D.d2 = c2
E.d1 + d2 < c2
参考答案:ABE
解析:计数值标准型二次抽样检验的程序是:第一次抽检 n1 后,检出不合格品数为 d1,则当 d1 ≤ c1 时,接受该检验批;d1 ≥ r1 时,拒绝该检验批;c1 < d1 < r1 时,抽检第 二个样本。第二次抽检 n2 后,检出不合格品数为 d2,则当(d1 + d2)≤ c2,接受该检 验批;(d1 + d2)> c2 时,拒绝该检验批。选项 A、B、E 正确。
第588题 关于因果分析图法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一张因果分析图可以分析多个质量问题
B.通常采用 QC 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有利于集思广益
C.因果分析图法专业性很强,QC 小组以外的人员不能参加
D.分析时要充分发表意见,层层分析,排除所有可能的原因
E.通过因果分析图可以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从而掌握质量能力状态
参考答案:BD
解析:
应用因果分析图法进行质量特性因果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个质量特性或一个质量问题使用一张图分析。
(2)通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集思广益,共同分析。
(3)必要时可邀请QC小组以外的有关人员参与,广泛听取意见。
(4)分析时要充分发表意见,层层深入,列出所有可能的原因。
(5)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由各参与人员采用投票或其他方式,从中选择1~5项多数人达成共识的最主要原因。
第589题 在施工质量统计分析方法中,排列图法可用于( )的数据状况描述。
A.质量偏差
B.质量缺陷
C.质量稳定程度
D.质量受控状况
E.造成质量问题原因
参考答案:ABE
解析:
排列图法又称为主次因素分析法或帕累托图法,是用来分析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有效方法。如图4.2-5所示,排列图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若干个连起来的直方形和一条曲线组成。左侧纵坐标是频数或件数,右侧纵坐标是累计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至右排列。直方图形的高度表示影响因素的影响大小,将其累计频率(百分数)点连成一条折现,即为帕累托曲线。
第590题 在施工质量统计分析方法中,直方图一般用来( )。
A.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B.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C.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D.整理统计数据,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
E.分析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
参考答案:BDE
解析:
直方图又称频数分布直方图,是用来反映产品质量数据分布状态和波动规律的统计分析方法。直方图的主要用途是:判断工序的稳定性;推断工序质量规格标准的满足程度;分析不同因素对质量的影响;计算工序能力等。
第591题 下列施工质量统计分析方法中,可用于过程评价或过程控制的有( )。
A.排列图
B.相关图
C.直方图
D.控制图
E.因果分析图
参考答案:CD
解析:
可用于过程评价或过程控制的有直方图控制图
第592题 控制图法是施工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之一,其用途包括( )。
A.过程控制
B.评价过程能力
C.找出薄弱环节
D.过程分析
E.掌握质量分布规律
参考答案:AE
解析:
控制图又称为管理图,是一种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有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利用控制图分析质量波动原因,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称为控制图法。
第593题 工程建设活动中,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是( )阶段。
A.工程设计
B.工程施工
C.工程决策
D.工程竣工验收
参考答案:B
解析: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最终形成的阶段,也是工程质量和工程使用价值最终形成和实现的阶段。选项 B 正确。
第594题 下列施工质量控制的工作中,属于事前质量控制的是( )。
A.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
B.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
C.进场材料抽样检验试验
D.分析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D
解析:
事前强调预防控制
第595题 对于重要的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应严格执行( )的“三检”制度。
A.事前检查、事中检查、事后检查
B.自检、互检、专检
C.工序检查、分项检查、分部检查
D.操作者自检、质量员检查、监理工程师检查
参考答案:B
解析:“三检”制度,即作业活动结束后,作业者必须自检;不同工序交接,相关人员必须进行交接检查;施工单位专职质检员的专检。选项 B 正确。
第596题 下列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中,属于施工技术准备的是( )。
A.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B.布置施工机械
C.规划施工场地
D.报审施工组织设计
参考答案:D
解析:
施工技术准备
1)熟悉与会审图纸
施工单位收到拟建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后,应尽快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和自审图纸,写出自审图纸记录。自审图纸记录应包括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和对设计图纸的有关建议。
施工图会审会议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参加。图纸会审时,首先由设计单位的工程主设人向与会者说明拟建工程的设计依据、意图和功能要求,并对特殊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提出设计要求。然后,施工单位根据自审图纸记录以及对设计意图的了解,提出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和建议,形成“图纸会审纪要”,与会各方会签、盖章,作为与设计文件同时使用的技术文件和指导施工的依据。
2)编制和报审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为了正确处理人与物、主体与辅助、工艺与设备、专业与协作、供应与消耗、生产与储存、使用与维修以及它们在空间布置、时间排列之间的关系,施工单位必须根据拟建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要求,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能够切实指导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在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内部审批工作后,报请项目监理机构审查,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应报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按审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施工。
第597题 为了做好作业技术交底,应由( )编制技术交底书,并经项目负责人批准。
A.专业监理工程师
B.总监理工程师
C.项目技术负责人
D.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参考答案:C
解析:
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技术交底书,并经项目负责人批准
第598题 下列施工质量控制点中,属于从施工技术参数角度进行重点控制的是( )。
A.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力控制
B.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
C.大模板施工时的模板稳定控制
D.装配式构件吊装中的稳定控制
参考答案:B
解析:
施工技术参数。如混凝土的外加剂掺量、水胶比、坍落度、抗压强度、回填土含水量、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混凝土冬期施工受冻临界强度、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出厂时的强度等技术参数,都属于应重点控制的质量参数与指标。
第599题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单元是( )。
A.施工过程的质量验收
B.项目竣工质量验收
C.检验批和分项工程
D.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
参考答案:C
解析:
施工质量验收应包括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施工质量验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验批应根据施工组织、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工程量、楼层、施工段划分,检验批抽样数量应符合有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
(2)分项工程应根据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划分。
(3)分部工程应根据专业性质、工程部位划分。
(4)单位工程应为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工程施工前,应由施工单位制定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并应由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建设单位确认后实施。
第600题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逐级划分为( )。
A.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B.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和隐蔽工程
C.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D.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和隐蔽工程
参考答案:C
解析:
施工质量验收应包括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施工质量验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验批应根据施工组织、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工程量、楼层、施工段划分,检验批抽样数量应符合有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
(2)分项工程应根据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划分。
(3)分部工程应根据专业性质、工程部位划分。
(4)单位工程应为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工程施工前,应由施工单位制定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并应由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建设单位确认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