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章节精编习题(925题)


第301题 加工成型的钢筋笼、钢筋网和钢筋骨架等应水平放置,()。


A.码放高度不得超过2m;码放层数不宜超过2层

B.码放高度不得超过2m;码放层数不宜超过3层

C.码放高度不得超过3m;码放层数不宜超过2层

D.码放高度不得超过3m;码放层数不宜超过3层


参考答案:B


解析:

加工成型的钢筋笼、钢筋网和钢筋骨架等应水平放置。码放高度不得超过 2m,码放层数不宜超过3 层。


第302题 预制混凝土桩起吊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达到设计强度的()以上。


A.90%

B.85%

C.80%

D.75%


参考答案:D


解析:

预制混凝土桩起吊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应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 % 。


第303题 沉桩作业应由具有经验的()指挥。


A.专职安全员

B.旁站监理

C.技术工人

D.技术负责人


参考答案:C


解析:

沉桩作业应由具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指挥。

作业前指挥人员必须检查各岗位人员的准备工作情况和周围环境,确认安全后,方可向操作人员发出指令。


第304题 附近有10kV电力架空线时,必须保证钻机与电力线的安全距离大于()m。


A.4

B.4.5

C.5

D.6


参考答案:D


解析:

不得在高压线线路下施工。施工现场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施工中应设专人监护,确认钻机的安全距离在任何状态下均符合表2.7-1的要求。


第305题 相邻桩之间净距小于5m时,应待邻桩混凝土强度达到()MPa后,方可进行钻孔施工。


A.3

B.5

C.8

D.10


参考答案:B


解析:

钻孔应连续作业。相邻桩之间净距小于5m时,邻桩混凝土强度达5MPa后,方可进行钻孔施工;或间隔钻孔施工。


第306题 钻孔桩成孔后或因故停钻,应将钻具置于地面上,保持孔内护壁泥浆的(),以防塌孔。


A.黏度

B.高度

C.密度

D.相对密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成孔后或因故停钻时,应将钻具提至孔外置于地面上,保持孔内护壁泥浆的高度防止塌孔,孔口采取防护措施。

钻孔作业中发生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等故障时,必须立即停钻。

钻机有倒塌危险时,必须立即将人员和钻机撤至安全位置,经技术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第307题 施工场地应能满足钻孔机作业的要求,浅水区域应采用()施工。


A.筑岛法

B.围堰法

C.沉井法

D.导管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施工场地应能满足钻孔机作业的要求。旱地区域地基应平整、坚实;浅水区域应采用筑岛方法施工;深水河流中必须搭设水上作业平台,作业平台应根据施工荷载、水深、水流、工程地质状况进行施工设计。


第308题 顶进小型箱涵穿越铁路路基时,可用调轨梁或()加固线路。


A.低高度施工便梁

B.调轨梁加固

C.横梁加盖

D.纵横梁加固


参考答案:B


解析:

铁道线路加固方法与措施:

①小型箱涵,可采用调轨梁或轨束梁的加固法。

②大型即跨径较大的箱涵,可用横梁加盖、纵横梁加固、工字轨束梁或钢板脱壳法。

③在土质条件差、地基承载力低、开挖面土壤含水量高、铁路列车不允许限速的情况下,可采用低高度施工便梁方法。


第309题 箱涵顶进穿越铁路路基时,应在()开挖和顶进。


A.列车运行间隙

B.列车降速运行时

C.列车通过时

D.交通高峰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③在列车运行间隙或避开交通高峰期开挖和顶进,列车通过时,严禁挖土作业,人员应撤离开挖面。


第310题 为了防止钢筋笼上升,当灌注的混凝土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


A.降低混凝土灌注速度

B.改善混凝土流动性能

C.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

D.在首批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


参考答案:A


解析: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钢筋骨架上浮:

①主要原因:

a.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使孔内混凝土过早结块,当混凝土面上升至钢筋骨架底时,结块的混凝土托起钢筋骨架。

b.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砂粒回沉在混凝土面上,形成较密实的砂层,并随孔内混凝土逐渐升高,当砂层上升至钢筋骨架底部时托起钢筋骨架。

c.混凝土灌注至钢筋骨架底部时,灌注速度太快,造成钢筋骨架上浮。

②预防措施:
除认真清孔外,当灌注的混凝土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灌注速度。

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然后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第311题 下列选项中,非造成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原因的是()。


A.地质勘探资料存在问题

B.混凝土温度变形

C.钻孔深度误差

D.钻孔孔径误差


参考答案:B


解析: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1 ) 钻孔灌注桩孔深、孔径质量控制

2 ) 钻孔垂直度控制

3 ) 塌孔与缩径控制

4 ) 孔底沉渣控制

5 ) 水下混凝土灌注和桩身混凝土质量控制

  ( 1 ) 初灌时埋管深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 2 ) 灌注混凝土时堵管

  ( 3 )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钢筋骨架上浮

  (4 ) 桩身混凝土强度低或混凝土离析

  ( 5 ) 桩身混凝土夹渣或断桩

  (6 ) 桩顶混凝土不密实或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6 ) 混凝土灌注过程因故中断


第312题 钻孔灌注桩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导管底端至孔底的距离应为()m。


A.0.6~0.7

B.0.5~0.6

C.0.3~0.5

D.0.2~0.3


参考答案:C


解析:

灌注导管底端至孔底的距离应为0.3~0.5m,初灌时导管首次埋深应不小于1.0m。

在计算混凝土的初灌量时,除计算桩长所需的混凝土量外,还应计算导管内积存的混凝土量。


第313题 钻孔灌注桩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导管首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小于()m。


A.0.7

B.0.8

C.0.9

D.1.0


参考答案:D


解析:

灌注导管底端至孔底的距离应为0.3~0.5m,初灌时导管首次埋深应不小于1.0m。

在计算混凝土的初灌量时,除计算桩长所需的混凝土量外,还应计算导管内积存的混凝土量。


第314题 钻孔灌注桩单桩混凝土灌注时间宜控制在()内。


A.1.2倍混凝土初凝时间

B.1.5倍混凝土初凝时间

C.1.2倍混凝土终凝时间

D.1.5倍混凝土终凝时间


参考答案:B


解析: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拔管应由专人负责指挥,并分别采用理论灌入量计算孔内混凝土面和重锤实测孔内混凝土面,取两者的低值来控制拔管长度,确保导管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6m。

单桩混凝土灌注时间宜控制在1.5倍混凝土初凝时间内。


第315题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不仅要满足其强度增长需要,还应通过()控制,防止其开裂。


A.温度

B.应变

C.湿度

D.应力


参考答案:A


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关键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促进混凝土强度正常发展的同时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温度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开裂。


第316题 大体积混凝土构筑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与中心、与室外的温差不超过()℃。


A.10

B.20

C.25

D.30


参考答案:B


解析:

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之间、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0℃。


第317题 锚垫板和螺旋筋安装位置应准确,保证预应力筋与锚垫板面()。


A.共线

B.对称

C.平行

D.垂直


参考答案:D


解析:

锚垫板和螺旋筋安装位置应准确,保证预应力筋与锚垫板面垂直。锚板受力中心应与预应力筋合力中心一致。


第318题 张拉施工质量控制应做到“六不张拉”,以下不属于”六不张拉“的是()


A.没有预应力筋出厂材料合格证

B.配套件不符合设计要求

C.张拉前交底不清

D.没有编制张拉施工方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张拉施工质量控制应做到“六不张拉”,即:

没有预应力筋出厂材料合格证,

预应力筋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

配套件不符合设计要求,

张拉前交底不清,

准备工作不充分、安全设施未做好,

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不张拉。


第319题 张拉后,应及时进行孔道压浆,宜采用()压浆。


A.高压法

B.化学法

C.真空辅助法

D.超声波辅助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张拉后,应及时进行孔道压浆,宜采用真空辅助法压浆,并使孔道真空负压稳定保持在0.08~0.1MPa。


第320题 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时,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且不得低于()MPa。


A.25

B.30

C.35

D.20


参考答案:B


解析:

压浆后应及时浇筑封锚混凝土。封锚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0%,且不得低于30MPa。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