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章节精编习题(925题)


第261题 关于简支梁板吊运方案的要求,正确的有()。


A.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论证、批准

B.应进行吊车等机具的安全性验算

C.起吊过程中构件内产生的应力验算必须符合要求

D.应对施工现场条件和拟定运输路线上的社会交通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

E.按照起重吊装的有关规定,选择吊运工具、设备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1)编制吊运(吊装、运输)专项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论证、批准。
(2)吊运方案应对各受力部分的设备、杆件进行验算,特别是吊车等机具安全性验算,起吊过程中构件内产生的应力验算必须符合要求。梁长25m以上的预应力简支梁应验算裸梁的稳定性。

(1)应按照起重吊装的有关规定,选择吊运工具、设备,确定吊车站位、运输路线与交通导行等具体措施。


第262题 关于简支梁板安装就位的技术要求,正确的有()。


A.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规定或根据计算决定

B.移运、停放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

C.不得吊错板梁的上、下面,防止折断

D.每片梁板就位后,应及时设置保险垛或支撑

E.构件安装就位即可焊接连接钢筋或浇筑混凝土固定构件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选项E错误。梁、板就位后,应及时设置保险垛或支撑将构件临时固定,对横向自稳性较差的T形梁和I形梁等,应与先安装的构件进行可靠的横向连接,防止倾倒。


第263题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常用施工方法有()。


A.支架法

B.顶推法

C.移动模架法

D.悬臂拼装法

E.悬臂浇筑法


参考答案:ACE


解析:

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常用的施工技术有支(模 )架法和悬臂浇筑法。


第264题 关于支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要求,正确的有()。


A.支架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要求

B.安装支架时,应设置预拱度

C.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

D.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止支架均匀下沉的措施

E.有简便可行的落架拆模措施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支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1)支架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要求,必要时,应采取加强处理或其他措施。地基处理后,应做地基承载试验,若沉降量超标,则对地基重新处理,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2)应有简便可行的落架拆模措施。落架时宜分级循环、对称、有序进行,严控单次卸落量。
(3)各种支架和模板安装后,宜采取预压方法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
(4)安装支架时,应根据梁体和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
(5)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
(6)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止支架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7)支架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按规定审批程序报批,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施工中需修改或补充时,应履行原审批程序。


第265题 关于移动模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要求,正确的有()。


A.模架长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B.模架应利用专用设备组装,在施工时能确保质量和安全

C.内、外模板就位时,其平面尺寸、高程、预拱度的误差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D.5级(含)以上大风,禁止移动模架系统

E.浇筑分段工作缝,宜设在弯矩零点附近


参考答案:ABC


解析:

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1)模架长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2)模架应利用专用设备组装,在施工时能确保质量和安全。
(3)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零点附近。
(4)箱梁内、外模板在滑动就位时,模板平面尺寸、高程、预拱度的误差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5)混凝土内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设置应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6)移动模架首次拼装后,需做预压加载试验,后续使用无须预压试验。
(7)6级(含)以上大风,禁止移动模架系统。做好移动模架行走状态、立模状态和混凝土浇筑状态应力监控,控制移动模架的变形在合理范围内,确保施工安全和桥梁结构安全。


第266题 悬臂浇筑用挂篮结构中,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的有()。


A.吊带变形量

B.自锚固系统

C.斜拉水平限位系统

D.上水平限位

E.施工、行走时的抗倾覆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挂篮结构主要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挂篮质量与梁段混凝土的质量比值控制在0.3~0.5,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0.7。
②允许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的总和)为20mm。
③施工、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④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⑤斜拉水平限位系统和上水平限位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第267题 关于连续梁(T构)的合龙、体系转换和支座反力调整的规定,符合规范的有()。


A.合龙段的长度宜为3m

B.合龙宜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进行

C.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

D.应在合龙段预应力筋张拉、压浆完成并解除各墩临时固结后进行体系转换

E.体系转换时,支座反力调整应以高程控制为主,反力作为校核


参考答案:BCE


解析:

连续梁(T构)的合龙、体系转换和支座反力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合龙段的长度宜为2m。
②合龙前应观测气温变化与梁端高程及悬臂端间距的关系。
③合龙前应按设计要求,将两悬臂端合龙口予以临时连接,并将合龙跨一侧墩的临时锚固放松或改成活动支座。
④合龙前,在两端悬臂预加压重,并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逐步撤除,以使悬臂端挠度保持稳定。
⑤合龙宜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进行。
⑥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以尽早施加预应力。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或纤维混凝土,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
⑦连续梁的梁跨体系转换,应在合龙段及全部纵向连续预应力筋张拉、压浆完成,并解除各墩临时固结后进行。
⑧梁跨体系转换时,支座反力的调整应以高程控制为主,反力作为校核。
⑨梁墩临时锚固的放松,应均衡对称进行,逐渐均匀释放。在放松过程中,应注意各梁段的高程变化。


第268题 关于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安装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A.应在一跨梁全部安装完成后再浇筑湿接头混凝土

B.临时支座顶面的相对高差不应小于2mm

C.对湿接头处的梁端,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凿毛处理

D.永久支座应在设置湿接头底模之后安装

E.湿接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d


参考答案:CE


解析:

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安装
(1)临时支座顶面的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mm。
(2)施工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在一联梁全部安装完成后再浇筑湿接头混凝土。
(3)对湿接头处的梁端,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凿毛处理。永久支座应在设置湿接头底模之前安装。湿接头处的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与梁体的接触面应密贴并具有一定的搭接长度,各接缝应严密、不漏浆。负弯矩区的预应力管道应连接平顺,与梁体预留管道的接合处应密封;预应力锚固区预留的张拉齿板应保证其外形尺寸准确且不被损坏。
(4)湿接头的混凝土宜在一天中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浇筑,且一联中的全部湿接头应一次浇筑完成。湿接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d。
(5)湿接头应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孔道压浆;浆体达到强度后应立即拆除临时支座,按设计要求的程序完成体系转换。同一片梁的临时支座应同时拆除。
(6)仅为桥面连续的梁、板,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第269题 关于挂篮结构设计的说法,符合规定的有()。


A.挂篮前吊点不得使用精轧螺纹钢吊杆连接

B.挂篮上下钢结构不得用未穿过混凝土结构的精轧螺纹钢吊杆直接连接

C.禁止挂篮后锚处设置配重块平衡前方荷载

D.挂篮质量与梁段混凝土质量比不得超过0.75

E.允许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的总和)为25mm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挂篮设计与组装要求
(1)挂篮结构主要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挂篮质量与梁段混凝土的质量比值控制在0.3~0.5,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0.7。
②允许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的总和)为20mm。
③施工、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④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⑤斜拉水平限位系统和上水平限位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2)挂篮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在下列任一条件下不得使用精轧螺纹钢筋吊杆连接挂篮上部与底篮:
a.前吊点连接。
b.其他吊点连接:上下钢结构直接连接(未穿过混凝土结构);与底篮连接未采用活动铰;吊杆未设外保护套。
②禁止挂篮后锚处设置配重平衡前方荷载。


(3)挂篮组装后,应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并应按设计荷载做载重试验,以消除非弹性变形。获得分级荷载下的弹性变形数据,为箱梁悬浇施工线形控制提供依据。


第270题 钢梁制造企业应向安装企业提供下列文件()。


A.产品合格证

B.拼装简图

C.材料尺寸记录

D.工厂试拼装记录

E.杆件发运和包装清单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钢梁制造企业应向安装企业提供下列文件:

①产品合格证。
②钢材和其他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
③施工图,拼装简图。
④工厂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
⑤焊缝无损检验报告和焊缝重大修补记录。
⑥产品试板的试验报告。
⑦工厂试拼装记录。
⑧杆件发运和包装清单。


第271题 钢梁工地安装,应根据()等条件选择安装方法。


A.河流情况

B.交通情况

C.跨径大小

D.钢梁重量

E.起吊能力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钢梁工地安装,应根据跨径大小、河流情况、交通情况和起吊能力等条件选择安装方法。


第272题 关于钢梁的落梁就位要点有()。


A.钢梁就位前应清理支座垫石,其标高及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B.固定支座与活动支座的精确位置应按设计图并考虑安装温度、施工误差等因素确定

C.落梁前后应检查其建筑拱度和平面尺寸、校正支座位置

D.落梁后应检查支架、临时墩安全性能

E.连续梁落梁步骤应符合设计要求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落梁就位要点
(1)钢梁就位前应清理支座垫石,其标高及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固定支座与活动支座的精确位置应按设计图并考虑安装温度、施工误差等因素确定。
(3)落梁前后应检查其建筑拱度和平面尺寸、校正支座位置。
(4)连续梁落梁步骤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273题 钢梁现场涂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防腐涂料应有良好的附着性、耐蚀性,其底漆应具有良好的封孔性能

B.上翼缘板顶面和剪力连接器均不得涂装,在安装前应进行除锈、防腐蚀处理

C.首层底漆于除锈后4h内开始,8h内完成

D.涂料、涂装层数和涂层厚度应符合施工要求

E.涂装时构件表面不应有结露,涂装后4h内应采取防护措施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现场涂装施工要求
(1)防腐涂料应有良好的附着性、耐蚀性,其底漆应具有良好的封孔性能。
(2)上翼缘板顶面和剪力连接器均不得涂装,在安装前应进行除锈、防腐蚀处理。
(3)涂装前应先进行除锈处理。首层底漆于除锈后4h内开始,8h内完成。涂装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涂料说明书的规定。当产品说明书无规定时,环境温度宜在5~38℃,相对湿度不得大于85%;当相对湿度大于75%时应在4h内涂完。
(4)涂料、涂装层数和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规定层数达不到最小干漆膜总厚度时,应增加涂层层数。
(5)涂装应在天气晴朗、4级(不含)以下风力时进行,夏季应避免阳光直射。涂装时构件表面不应有结露,涂装后4h内应采取防护措施。


第274题 桥梁泄水管下端伸出构筑物底面距离符合要求的是()mm。


A.80

B.150

C.170

D.180


参考答案:B


解析:

 泄水管下端至少应伸出构筑物底面100〜 150m。


第275题 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的面层厚度不应小于()mm。


A.50

B.70

C.80

D.100


参考答案:C


解析:

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的面层厚度不应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铺装层内应配有绑扎钢筋网或焊接钢筋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100mm,必要时可采用纤维混凝土。


第276题 聚合物改性沥青热熔型防水涂料施工环境气温不宜低于()℃。


A.-10

B.-5

C.0

D.5


参考答案:A


解析:

防水涂料严禁在雨天、雪天、风力大于或等于5级时施工。

聚合物改性沥青溶剂型防水涂料和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环境气温宜为-5~35℃;

聚合物改性沥青水乳型防水涂料施工环境气温宜为5~35℃;

聚合物改性沥青热熔型防水涂料施工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0℃;

聚合物水泥涂料施工环境气温宜为5~35℃。


第277题 在设置伸缩缝处,栏杆与桥面铺装()。


A.钢筋混凝土栏杆断开

B.钢结构栏杆不断开

C.预制拼装栏杆不断开

D.都要断开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设置伸缩缝处,栏杆与桥面铺装都要断开。


第278题 预制桥头搭板安装时应在与地梁、桥台接触面铺()mm厚水泥砂浆垫层。


A.10~20

B.20~30

C.30~50

D.50~80


参考答案:B


解析:

预制桥头搭板安装时应在与地梁、桥台接触面铺20~30mm厚水泥砂浆,搭板应安装稳固不翘曲。预制板纵向留灌浆槽,灌浆应饱满,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铺筑路面。


第279题 栽砌卵石护坡应选择长径扇形石料,长度宜为()mm。


A.100~150

B.150~250

C.250~350

D.350~450


参考答案:C


解析:

栽砌卵石护坡应选择长径扇形石料,长度宜为250~350mm。

卵石应垂直于斜坡面,长径立砌,石缝错开。

基脚石应浆砌。


第280题 桥面防水层施工前,对基层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有()。


A.强度

B.表面粗糙度

C.基层平整度

D.混凝土含水率

E.粘结强度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基层要求
(1)基层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2)当采用防水卷材时,基层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应为1.5~2.0mm;当采用防水涂料时,基层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应为0.5~1.0mm。对局部粗糙度大于上限值的部位,可在环氧树脂上撒布粒径为0.2~0.7mm的石英砂进行处理,同时应将环氧树脂上的浮砂清除干净。

(3)混凝土的基层平整度应小于或等于1.67mm/m。

(4)当防水材料为卷材及聚氨酯涂料时,基层混凝土的含水率应小于4%。当防水材料为聚合物改性沥青涂料和聚合物水泥涂料时,基层混凝土的含水率应小于10%。


(5)基层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处理宜采用抛丸打磨。基层表面的浮灰应清除干净,并不应有杂物、油类物质、有机质等。

(6)水泥混凝土铺装及基层混凝土的结构缝内应清理干净,结构缝内应嵌填密封材料。嵌填的密封材料应粘结牢固、封闭防水,并应根据需要使用底涂。

(7)当防水层施工时,因施工原因需在防水层表面另加设保护层及处理剂时,应在确定保护层及处理剂的材料前,进行沥青混凝土与保护层及处理剂间、保护层及处理剂与防水层间的粘结强度模拟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规程要求后,方可使用与试验材料完全一致的保护层及处理剂。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